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记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
2022-12-17
打开王传喜办公室的文件柜,近300 本工作笔记摆放得整整齐齐,笔记本里面留下了1999 年至2022年、20 多个春夏秋冬的时间印迹,记录他带领代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振兴乡村的心路历程。
20 多年前,代村因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逐渐落后,人心散、治安乱、环境差,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老大难村。在这个最困难的时候,以王传喜为班长的新班子临危受命,扛起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担子。
把脉问诊“除顽疾”
刚一上任,没有“传喜”,却有传票,村里欠债380 万元,大半年的时间里,共收到法院传票126 张。
面对巨额债务,王传喜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告诉债权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只要村集体欠的钱,我们新班子都认。”在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的同时,他还用自己的收入还集体的账,就这样分期分批还清了全部债务。
2005 年,王传喜带领全村主动适应市场化、城镇化要求,把土地流转到村集体进行统一运作,完善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主体的生产关系,走上了新型集体化发展道路,为代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锻造过硬“铁班子”
“党员干部就要带头吃苦吃亏。”这是王传喜经常给村“两委”成员说的话。他是这样要求的,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王传喜带头向全村党员群众“约法三章”:村里工程绝不允许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因沾亲带故徇私,干部选用绝不让直系亲属沾光。“两委”成员公开承诺:绝不假公济私,绝不侵占集体资产,绝不让党的惠民政策“缺斤少两”。
他坚持每天早6 点晨会,经常工作到下半夜。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不能这么拼命,而他却很平淡地说:“任务多,责任大,必须加班加点。”
他的工资标准始终坚持最低档,上级发放的补助、奖金都交给村集体。党的十九大以来,他义务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理论200余场,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在他的影响下,村“两委”历经数次换届,除两人到龄退休外,全部连选连任,无一人因经济问题“栽跟头”。
赢得群众“好口碑”
走进代村,一排排小洋楼鳞次栉比,沿街商铺琳琅满目,20多年间,王传喜坚持发展产业项目“拔穷根”,带领群众先后建设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代村商城等产业项目,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2021 年,代村各产业总产值38 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 亿元。
“村子走上了富裕路,也要让村民走上幸福路。”王传喜说。多年来,他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信念,坚持发展成果群众优先共享,推动实施了“富美代村”“健康代村”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代村医院、诚信中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实施“新安居工程”,始终以5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分配给新增适龄人口;老年人可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并按月领取优待金,每年投入民生保障资金达数千万元。在他的努力下,代村实现了“幼有早育、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善扶”的民生目标,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2 万元,比20 年前增长了30多倍,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乡村振兴“走在前”
2018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王传喜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带动村庄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培育文明村风、优化乡村治理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中央宣传部授予王传喜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称其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面对总书记亲切关怀,王传喜既感到非常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怎样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王传喜用4 年时间给出了新答案——建设“田园新城”。他推进实施了以代村为中心,覆盖周边11个村庄、2.6 万农民,集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生态居住于一体的“田园新城”。在他的推动下,对标国际标准、体现沂蒙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孵化平台——“农企园”拔地而起,吸引了20 多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年生产加工各类蔬菜20 万吨,产品辐射全国、远销日韩。
作为一名农村党组织书记,王传喜始终不忘20 多年前的初心。他说:“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越来越高,我决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组织的信任,要尽最大努力带领大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