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路径探析

2022-12-17包家官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班集体

卞 辉 包家官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5)

班集体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载体,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是弘扬集体文化、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高校班集体存在着集体主义趋于淡化、班级模式受到冲击、班级组织活动较少、班集体建设缺乏规划等问题[1],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个体发展的多维需要,推动高校创新班集体建设的工作理念,创新班集体建设的工作方式。“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引领共产党人不断改革创新、坚持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奉献一切的精神底色。“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2]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奋斗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班集体,引导大学生学习“红船精神”的主要内容,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培养有担当、有理想、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积极奉献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红船精神”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

(一)“红船精神”的历史发展

1921年8月初,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那就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为处在黑暗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曙光,使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是一条普通的游船,我们将它称为“红船”,这条普通的游船所见证的建党精神即“红船精神”,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一样,帮助共产党人突破重重困难,激励他们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红船精神”使中国革命有了新面貌。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从压迫中解放出来。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曾深刻指出,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有的遗产[3]。追本溯源,“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借鉴马克思列宁主义,探索出的一条崭新的道路和新的思想武器。一群有志之士,凭借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救亡图存的献身精神,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刻苦奋斗的精神,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其次,“红船精神”指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性地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中国步入新的发展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国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万难、不懈拼搏,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引领国家富强、促进民族繁荣的必要途径,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

最后,“红船精神”将引领新时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梦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继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实践。展望新时代,我国已经站在强起来的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红船精神”的思想内涵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领导中国革命、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力量。“红船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其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一是创新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国家增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在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面临许多新的考验,我们要始终秉着不断创新的精神,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二是奋斗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基石,是取得成功的根本。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不怕艰苦、团结拼搏、奋斗不止的超强信念。我们党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历经千险而不畏惧,屡遭困难而不后退,追求梦想而不放弃,以打垮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豪气,始终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三是奉献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献精神一直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奉献即助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

二、“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时代价值

高校的班集体可以定义为:在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的规范下,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积极向上的领导核心以及良好的纪律和舆论,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促进集体进步和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自我完善,有凝聚力的教育组织载体[4]。班集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5]。在新时代,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校班集体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而“红船精神”作为党的先进文化思想,将其融入高校班集体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奋斗为帆,为班集体建设树立理念

“红船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我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之源,是增强大学生能力素质、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来源,也是奋发向上的集体建设的理念源泉。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所有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共同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6]。将奋斗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可以使班级形成一种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优良班级文化,从而使班集体确立更加坚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行为规范;使班级同学之间更加奋进、团结,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创新为桨,为班集体建设提供动力

创新精神是“红船精神”的首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与发展的灵魂所在。在新时代,由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班集体的建设处于文化融合发展的阶段。秉着创新精神,探索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的班集体增添新的活力,将班集体的建设与新时代的理念相融合,从而开创新的班集体建设机制。同时,将“红船精神”开创性地融入班集体建设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时代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契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三)奉献为舵,为班集体建设指明方向

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归根到底,高校班集体建设是为了给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以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作为班集体的目标,以集体意识的发展带动个人意识的发展,从而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担当。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应主动承担起奉献社会的责任,将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作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红船精神”融入班集体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班集体,从而使班集体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功能,形成更加优良的班级学风。基于此,可以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促使大学生树立更加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更加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刻不容缓。怎样用“红船精神”指导班集体建设,要遵循什么逻辑?要采取什么路径?这都是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所要面对的课题。

(一)弘扬“红船精神”,奠定信念基石,建设奋斗型班集体

第一个阶段,宣传“红船精神”,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红船精神”。在这个阶段,高校可以有选择地将“红船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来。例如当我们讲述“红船精神”的发展史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一个绝佳的切入口;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要将“红船精神”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起来进行解读,专业基础课的老师在引导大学生深入研究、敢于创新时,可以运用“红船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培养奋斗理念、参与劳动实践。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学术沙龙、读书会、朗诵比赛、演讲活动、趣味运动会等,还可以参观“红船精神”革命纪念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多元化、常态化地宣扬“红船精神”,努力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的日常教育中。

第二个阶段,明确发展目标,确定班集体的奋斗方向。“红船精神”有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奋斗。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质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高校基本单位的班集体,其终极目标就是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红船精神”指导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到强起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班集体建设也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先弘扬“红船精神”,引导大学生了解其内涵和价值,然后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实践、求职、实习,帮助学生将“红船精神”融入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第三个阶段,将“红船精神”融入班风与学风的建设中。团结文明、积极向上的班风和严谨刻苦、勤思善问的学风是高校优秀校风形成的基础,是一个班集体在新时代富有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首先在班集体建设中,需要一个优秀的人选来引领全班,班主任这一角色尤为重要。班主任需要有创新、奋斗、奉献的精神,以身作则,选拔并带领好班级学生干部,将班级全体同学拧成一股绳,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乐观学习、积极上进的精神,打造一个奋进、乐学、有爱的优秀集体。要完善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班级秩序。没有制度与纪律约束的集体将是松散的、涣散的,健全的集体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纪律[7]。班集体的纪律和秩序,一旦被班级成员所认可,会慢慢深入他们的思想,逐渐由外在强制向内在自觉转变,使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从而提高了自身素质,进入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学习了解“红船精神”,到确定班集体的奋斗方向,最终建设优秀的班风与学风,“红船精神”对班集体建设的影响在不断深化,为高校大学生奋发拼搏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基础。

(二)弘扬“红船精神”,寻找动力源泉,建设创新型班集体

“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创新精神。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天才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独创性或独立性,其次是它具有的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度,最后是这思想与理想对当代历史的影响,天才永远以其创造开拓新的、未之前闻,或无人逆料的现实世界。”[8]很少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一切都是自身努力的成果,天才是和人的努力直接挂钩联系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责任。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结合各种互动手段的改进,及时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寓教于学、寓学于教[5]。新时代班集体建设,要引领学生们不断创新,敢为人先。

第一,开展学习“红船精神”系列活动,建设创新型班集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观看红船主题的影视作品、听关于红船的学术报告、写红船的征文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同时,可以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里安排一些与“红船精神”有关的内容,为党课增加特色;还可以通过引导班级的党员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带领身边的同学发扬和实践“红船精神”,从而为党和人民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第二,弘扬“红船精神”,建设创新型班集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的最主要人选是大学生,为了引导大学生积极创新,高校要注重对创新型班集体的建设,通过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杯”“挑战杯”等活动,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还要开展以整个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比赛。例如,在保护环境、信息领域的一些发明创新,对社会现状的一些深入探讨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团结意识。

第三,弘扬“红船精神”,贯彻奋斗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各种技能为基础,通过开展各种竞赛,如软件开发大赛、财会职业能力大赛、护理技能大赛、建筑建模大赛等涉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竞赛,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鼓励大学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更加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善于思考,敢于开拓,最终推陈出新,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实践里形成自己的看法、方法和做法。

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因素,以“红船精神”为主导,建设创新型班集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

(三)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奉献理念,建设服务型班集体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担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年轻人的能力与担当。当今不少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差,思想过于功利化,缺乏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发扬“红船精神”,建设服务型班集体,逐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第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型班集体。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相协调、相统一。在高校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和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实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次要树立育人成才的观念,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从多个角度、多项内容全方位地引导、培育和服务学生,把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作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任务。班集体建设要引导大学生涵养优秀的道德品质,齐心协力建设一个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的新时代班集体。

第二,以“红船精神”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信息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共享和信息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也会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不少大学生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意识。弘扬“红船精神”,建设服务型班集体,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同服务社会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将“红船精神”作为班级文化,通过思想理论课和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将服务奉献精神常态化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班级成员参加各种公益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管是做公益劳动、文化宣讲还是志愿服务,都能够增进班集体的团结、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

奉献精神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体现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奉献精神是每一个大学生重要而又光荣的使命,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忠诚维护公平正义,将奉献铭记于心,以志存高远的豪情、百折不挠的坚韧、奉献为荣的情怀,勤奋学习,立足本职,做弘扬奉献精神的标兵[9]。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班集体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人心齐,泰山移
温暖的班集体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