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初探

2022-12-16刘宏鹏李元张爱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2期
关键词:共性专业课学期

刘宏鹏,李元,张爱君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宁夏 银川 750004)

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阶段的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阶段是衔接基础课和医院临床检验工作的桥梁,是学生职业理想和信念养成的关键时期。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课与理论课占比约1:1。实验课教学不仅是训练专业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专业理想和信念的重要载体。

“医学检验技术”中占学时最多的五大专业课分三个学期开设,分别是第5学期《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第6学期《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7学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发现其中都蕴含着一定专业特色的共性思政内容。这些体现专业特色的共性思政内容,恰恰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根和灵魂。

如何使这些专业共性思政内容深深扎根学生心里,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养成优良职业道德,自觉规范实践和操作,则需要对各门专业课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2]。其设计逻辑是:站在专业的角度,挖掘专业特色思政元素,提炼共性思政内容,系统设计思政路径,循序渐进深化思政内涵,像拧螺丝一样环环相扣的强化专业思政效果,使五大专业课实验教学向着共同的思政目标同向同行,实现“1+1+1+1+1>5”的协同效应。

2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2.1 共性思政内容挖掘

专业课共性思政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是各专业课实验中共有的思政内容。深入挖掘这些共性思政点,对培育专业思维、养成专业习惯、激发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至关重要,也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基础。

2.2 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融入策略

优秀的课程思政是化有形为无形[6],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思政的痕迹,却在心里埋下了理想和信念的种子,不自觉中指引和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如何将思政元素与实验内容、实验操作自然的融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7]。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共性思政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融入策略,在学生心里埋下无形的种子,培育其生根、发芽、结果。

以表1中的第一个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对标本、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立德为先”的正确价值观。)为例,介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融入策略。

表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实验教学共性思政内容

2.3 设计教学教案框架,实施一体化课程思政

对第5学期《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第6学期《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第7学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这些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教案,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实施课程思政。

以将表1中的第一个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对标本、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医乃仁术、医者仁心、立德为先”的正确价值观。)融入《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课为例,设计一体化教学教案框架。举例如下。

表2 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融入策略

表3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教案--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示例

不同课程按照上述教案设计框架进行,替换具体实验内容即可。五门课程三个学期,约几十次实验教学,反复强化共性思政内容,扎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 小结

一个品格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训练和长期积累[8]。“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在专业特色共性思政内容上,纵向点点深入、反复强化,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课程间的协同和叠加效应,充分显示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优势,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优良的职业品格。

猜你喜欢

共性专业课学期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共性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