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外语教育工作者蹈厉奋发迈向新百年

2022-12-16

税务与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外语思政

姜 帅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发布的会议公报和通过的历史决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辉煌伟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要求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的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的坚强意志和强大能力,感动和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作为党领导下继承了红色基因的人民教师,在学习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倍感党的光荣与伟大。然而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开始思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不忘初心?我们如何答好新百年征程为我们设计的考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回答好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不但要记住昨天的苦难辉煌,还要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不懈奋斗。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教书育人,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吗?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到不忘初心,就要有担当,就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项内容之一。党中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也是外语课堂的重要讲授内容。因此,要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弘扬出去,外语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坚定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我们既要将外语的表达教会、教通,还要把中国的文化讲好、讲透。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后来人既有意愿又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这些优秀的后来者将变成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星星之火,也必将引发燎原之势,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大提升。

在改革开放时期,党就科学地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更加波澜壮阔。全党和全国人民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成果丰硕。但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不断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外语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党中央的外交方向和外交政策,按照党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解读,利用自身的语言和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揭示我国所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优势主动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而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外语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教好学生外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国还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外语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向学生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情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外语书面、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服务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让世界知道“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作为高校的外语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用心培育学生,提高他们的外语能力,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国外科技知识和进行国际科技交流。我们也要在课程思政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饱含了历史底蕴,更充满了科学精神,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行动指南。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也在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为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宝贵历史经验中最根本的一项。这其实也是我国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沐浴党的光辉,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许、也不能把党和人民分开。坚持党的领导也是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历史经验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外语教师更应秉承这一根本宗旨。

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独立自主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振兴。外语教师更要守住自己的红色基因,时刻提醒自己和学生,学外语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经验,但绝不能动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照搬别国模式只会导致失败,对外部力量要做到不依附、不盲从。要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就一定要开拓创新。全会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了伟大事业进行开拓创新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充满艰难险阻。高校是思想和科技的高地,站在新百年起点的外语教育工作者们,要学习党的进取精神,砥砺前行,奋力进取,不畏艰险,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学术创新,以科学进取的精神引领学生奋进。

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课程思政方面,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热爱中华大地和中华文明,认识到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遵循中国道路绝不是仅把目光放在中国。外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自身应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还应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培养这样的大视野。保持开放的姿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永葆青春的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最新力证。外语教学活动也必须与时俱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适应最新的时与势。同时,外语教学理论也必须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结合教学实践坚持创新,不能满足于旧有理论。全会决议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党的伟大在于能够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要迎接新百年的教育新环境,教育者和教育系统就一定要坚持自我革新,过时的就要放弃,错误的就要改正。

百年以来,伟大的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新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杂,身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英勇意志,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敢于坚持、敢于斗争,不怕面对强大的敌人。同时要通过课程思政把这种斗争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凝聚起来的意志和力量面前,一切强敌都不可怕。要在斗争中取胜,不能光靠我们坚定的斗争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量,还要有超越敌人的斗争智慧。坚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是党的大智慧,是党的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挑战,外语教师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师、生、家、校四者的合力。在课程思政方面,要根据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团结应该团结的大多数,反对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极少数。

党的百年成就振奋人心,党的百年经验来之不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重担在肩。我们一定要始终不渝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领悟和坚持党的宝贵经验,奋发有为,躬身而行,力争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中再立功勋!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外语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