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

2022-12-16李光宇

税务与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政特色

李光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指南,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青年一代砥砺奋进新百年新征程的责任担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政课教师应当牢记使命,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完整全面地带进课堂,让学生入脑入心,让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如何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以全会精神的思想伟力引导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就成为摆在我们思政课教师面前的头等重要任务。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不折不扣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学习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凝聚各方力量,团结带领海内外各界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前赴后继,用青春和热血生动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在弹痕遍地的上甘岭奏响了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完成了“两弹一星”的伟大壮举。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党和人民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历史经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获得的丰富历史性经验,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士气,由此铸就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将青春和热血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的感受是对历史看得更加层次清晰,对历史发展规律领悟更加深刻,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学习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学习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好。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学习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入学习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入学习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总之,我们深刻学习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继往开来的宝贵精神。宝贵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来之不易,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应该倍加珍惜,这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新征程新胜利的宝贵精神动力。

二、打造精品课程,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带领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大学生更需要通过缅怀先烈、追忆前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做出的流传万代的丰功伟绩,加深对可爱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绵绵深情,珍视今日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对未来把祖国母亲建设得更加富强的使命感。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广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上好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历史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努力打造精品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教育。思政课教师肩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铸魂育人的历史重任,要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领导人民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基础。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力量。

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直接决定思政课程的授课效果。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给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一是要教育学生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二是要教育学生情怀要深,教育学生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教育学生思维要新,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思政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