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初探*
——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
2022-12-16程苗苗
陶 婷 程苗苗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1131)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自媒体的含义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使其言行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其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和高校安全的重要环节,具有敏锐性、多样性、引导性、系统性特征。
自媒体是利用QQ、微信、微博等现代化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的新媒体总称。平等性是自媒体最大的特征,极低的门槛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掌握海量信息,以及随时随地发表观点、看法。高校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交流学习的需求,使得新媒体迅速占据了高校媒体的制高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渠道多元、参与性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平台逐渐取代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些高校学生缺乏甄别信息的能力,易被不法分子煽动利用,自媒体信息背后掩藏的价值观诱导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都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严峻而复杂。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现状
为掌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现状,了解自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本文以我校学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研,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认同情况
1.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解不准、认同感较低
在“你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掌握程度”一问中,超过八成学生回答“比较模糊”;在“你是否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一问中,不到三成学生回答“非常认同”。可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解不深入、掌握不具体,认同感较低。一方面,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学校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考试上,忽视了学习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致使意识形态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另一方面,不乏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和分子通过自媒体污名化我国意识形态,使得大学生对我国政策制度产生误解和质疑。
2.热衷娱乐新闻,漠视主流意识形态
在“你是否经常关注时政热点”一问中,超过七成学生回答“不关注”;而在“你比较关注的新闻类型”一问中,超过六成学生的答案是“娱乐新闻”,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国家大事缺乏关注,而对娱乐八卦新闻却津津乐道,漠视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突出。
(二)自媒体对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
1.意识形态西化趋势明显
在“你是否认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一问中,超过三成学生回答“比较认同”;在“你通过哪些途径获悉西方文化”一问中,超过八成学生回答“抖音”“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可见,西方文化通过抖音等自媒体在大学生当中传播。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自媒体监管机制,这些西方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会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渐趋西化,盲目推崇西方文化。
2.意识形态正面导向趋势初显
在“你在自媒体平台上看到正能量的频次”一问中,近八成学生回答“高”。可见,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国家责任感和荣誉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
(三)自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
1.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难度
在一些网站、贴吧等不易监管的自媒体平台上,一些居心叵测的个人或机构,假借“人权、自由、民主”的名义,开展攻击党的恶行,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错误思想荼毒大学生,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难度。在“你是否关注了学校的公众号、微博”“你是否喜欢学校自媒体内容”提问中,虽然超过八成学生回答“已关注”,但七成以上的学生觉得学校的官方媒体形式单调、内容乏味,少有贴近学生实际的创新内容。可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上,高校需要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
2.削弱了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在“碰到难题你会通过什么渠道求助”一问中,超过六成学生回答“上网搜索”。在“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玩手机的频率如何”一问中,超过七成学生回答“经常”。可见,自媒体正逐渐取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传道解惑的第一顺位。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被大大削弱,教育效果也不容乐观。
三、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措施
(一)坚持政治底色,强化价值观导向
办好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切实解决好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帮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抓牢意识形态话语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
(二)丰富教育形式,提升师生自媒体素养
一方面,丰富意识形态教育形式。政治课堂融入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使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变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学校要发挥新媒体的内容优势,通过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用贴近生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新鲜话术,将看似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翻译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让学生将主流意识内化为真诚信仰,外化成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要建立师生新媒体素养培育机制。将高校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作为教师考核标准之一,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培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提升师生理性批判能力,在面对真假难辨的新媒体信息时能够用理性的思维、批判的态度加以应对,共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强化网络舆情,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遇到违背政治原则的事件和言论,要敢于发声、主动亮剑,及时化解风险矛盾;把握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时效性,事前做好充分预案、事后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牢牢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了解自媒体运行规律,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思想品质高尚、能力素质优秀、群众基础深厚的“新媒体意见领袖”,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指出问题、发表观点、给出建议,引导舆论走向主流价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