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亲子共学策略研究
2022-12-16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高 志(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白 芸(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重点学科,更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难点。许多家长由于过于担心自己孩子的数学学习,在课外时间为其安排额外的数学补习作业。这类现象是如今许多学生学习负担重的表现和原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据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达成减负共识。
一、成立家长学校,树立亲子共学理念
许多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不足,教育理念陈旧,盲目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对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家长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为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回复家长关于育儿的问题。
例如,针对家长对自己孩子数学学习的担忧,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伊始,邀请教育专家在线上为新一年级学生家长解读《意见》,使家长能够对自己孩子小学期间的数学学习树立理性的发展期望。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与家长建立日常性沟通,使家长明白学生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即可,切勿为学生增加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应该带领家长协同完成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部分学生学习进度跟不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告知家长情况,让家长监督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开展亲子实践活动,指导亲子共学
在一个学期过后,教师可以结合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布置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假期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感受数学,对下学期的数学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让家长更理性、全面地看待孩子的数学学习。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需要学生学习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与“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相比,教师不可能在数学课上带领学生直观感受。教师可以把“1平方千米”的概念“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发给家长,建议家长在家附近或者假期准备带孩子去的游览胜地寻找大约“1平方千米”的地点,带领孩子实地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围着这块大约“1平方千米”的地点走一圈,从时间、步数、身体感觉等多个方面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也可以让孩子估计“1平方千米”大约有几个学校操场大,有几个住宅小区大等,为新学期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三、推荐合适数学读物,促使亲子共读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要避免学生承受过重的学习负担,但也要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学习应学的数学知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相关的数学读物可以作为课外亲子共读的材料。与教材相比内容更加生动、丰富的课外读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通过亲子共读,增加了家长与孩子的共处时间,促使双方逐渐习惯陪伴式的学习,有利于家长发现、了解孩子学习的问题和兴趣,以共读促共学。
例如,《读故事学数学》系列读物将故事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在“优秀的小工匠”故事中,主人公小泽向曾是工匠的太爷爷学习,用一次性筷子和橡皮泥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了解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完全相同。亲子共读数学故事,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知识,家长也能够对孩子所处学段应学习的知识形成科学的认知,进而理性地陪伴孩子学习,不再拔苗助长。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顺利推进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和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上给予家长适当的指导,引导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统一战线,做教师的得力助手。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较多,有些概念难以理解,有些实践活动需要家长监督孩子课下完成。因此,教师可以为家长和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数学亲子实践活动,推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读物,使家长明确如何进行数学亲子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学习效果,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