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乡土题材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12-16苏春利甘肃省庄浪县郑河小学
苏春利(甘肃省庄浪县郑河小学)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条件得到优化,语文作文教学资源相应地丰富起来,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拥有了更多可以参考的素材。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乡土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财富,这类资源大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这类资源,能够增加作文的独特性。因此,在指导农村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乡土风貌,通过开展乡土题材的作文练习寻找写作的“活水之源”,使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事物,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一、结合家乡风光开展作文教学
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在许多学生眼里,家乡的自然风光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在乡土题材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自然风光之美,让学生在热爱家乡之余,也能完整了解家乡风光的具体特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建筑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学生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具体地描绘出家乡风光的美。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风光展开写作练习。“好地方”首先要是学生喜欢的地方。教师在引导学生挑选写作素材时,可以将当地具有历史价值,或者具有民俗特点的“好地方”列举出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与这些“好地方”的回忆,从而完成乡土题材的写作练习。本次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完整、清晰地描写一处地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当地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建筑,带领学生观看照片或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梳理出各处风光的特点,进而完成写作练习的素材整理。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继续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写作中回答“这处风光美在哪里?”“人们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你在这里获得过怎样的愉快时光?”等问题,讲清楚“推荐一个好地方”的理由。在完成写作练习后,学生还可以再次回到所写的“好地方”中,拍摄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交流环节中分享,扮演“宣传员”,完成对家乡美好风光的宣传。
二、围绕家乡植物开展作文教学
在提到有关家乡的话题时,学生往往会想到家乡独有的代表植物,这些植物既可以是花卉,又可以是树木。在组织学生完成乡土题材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家乡的植物引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增进学生对家乡植物的认知,鼓励其将最真实的体验记录在作文中。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独有的植物展开写作练习。在本次写作指导中,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写作,而是延长搜集素材的时间,带领学生选择合适的植物,仔细进行观察。“我的植物朋友”以拟人化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描写对象的距离,教师便可以借着教材中的提示,让学生将选定的植物当作朋友,从“了解朋友”与“让更多的人认识我的朋友”的角度启发学生,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并以“观察日记”的方式积累观察内容。当学生足够了解选定的描写对象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始写作,这时学生便可以灵感充盈地完成写作练习,将家乡特有植物的各项信息介绍清楚,并注入充实的个人情感。
三、融合家乡风俗开展作文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地区的人民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学习并传承家乡的风俗习惯是每名学生的责任。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融入家乡风俗,能够更好地感受家乡文化,品味其厚重的底蕴和迷人的魅力,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此,在开展乡土题材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当地的文化风俗,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加以展现。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风俗展开写作练习。在讲解写作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定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要求学生回想:在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爸爸妈妈带领我们参加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学生思考过后,在草稿纸上写下具体内容,如给长辈磕头拜年、去祖祠拜祭祖先、与家长一起除尘、除夕通宵守岁,等等。当总结完全部风俗后,教师可以就具体的风俗继续提问学生:你是否喜欢这些风俗?你认为哪一种风俗最让你记忆犹新?理由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对家乡风俗展开回忆与思考,进而要求学生结合思考内容完成一次写作练习。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编辑成册,将描写同一个风俗的作文分为一个章节,并搭配风俗的介绍,制作成作品集,以便学生日后回顾。
四、挖掘家乡情感开展作文教学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家乡是其度过快乐童年的地方,承载了学生无数美好的记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挖掘潜藏于内心的情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通过拉长时间跨度的方式,对比家乡的发展历程,预期家乡未来的面貌,从而增强其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情。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家乡情感展开写作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写作素材,用以展现家乡的变化。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老物件”等实际物品,以十年为跨度,分别介绍家乡不同时期的面貌,让学生对比观察人们在不同年代的生活方式。通过了解家乡的变化,学生看到昔日落后封闭的小村落,慢慢变成了整齐的民居,家乡修建了笔直、平整的马路,拥有了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时至今日,家乡的生活状况已经实现了突破式的提升。随后,教师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再过二十年,家乡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到时人们的生活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尽数呈现在作文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写作前从感性和理性两个角度完成了素材积累,怀着强烈的热爱之情,总结家乡的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展开想象,完成一次有理有据、情感充沛的写作练习。
综上所述,面向农村小学生展开乡土题材的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良好手段,能够使学生在感受家乡美好自然资源和风俗习惯的同时积累写作经验,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写作的积极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方面地寻找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融合路径,为学生开发多姿多彩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