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022-12-16沈海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园学校
沈海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园学校)
逻辑思维是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概念,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很有必要。然而,现阶段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欠缺,亟须教师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状况,并通过教学优化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概述
逻辑思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结构,用相对抽象的概念、范畴去感触、认知、理解事物。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是一种能够理性感知事物所必需的思维形式,通过判断、推理等手段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掌握并应用这种规律去解决问题。当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后,有助于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情,并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活动奠定相对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很有必要。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现状
1.教学目标片面
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将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知识领域,比较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以知识目标为主,并未将逻辑思维融入教学目标中。这种片面重视知识的课堂教学目标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对保守的,未能对数学教学活动形成多元认知,只是将教学活动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过程。然而,教学活动是学生知识、思维、兴趣、情感共同发展的过程,若教师侧重知识而忽视思维,势必会限制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应当以学生主体为前提,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才能实现思维发展。而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采取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即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逐步演算例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无法根据数学问题展开思考,这不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教学内容零散
教学内容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和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效果。初中数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些知识点分布于不同的年级,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策略
1.积极转变教学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认知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直接因素。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并非只是知识层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中,尤其要突出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在积极转变教学认知的前提下,教师将知识目标和思维目标融为一体,并准确把握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目标,又要在思维目标的引导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思维目标。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借鉴目标发展理论设置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列为基础性目标,而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设置为发展性目标,实现两种目标的融合,将其统一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1.1正数和负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正数、负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借助温度计理解正数、负数,并尝试比较不同负数的大小,思考正数、负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学习正数、负数的概念为知识目标,属于基础性目标,而思考正数、负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则体现了思维目标,属于发展性目标,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结合数学知识点设置思考性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又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例如,教材八年级下册“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节课主要包括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在了解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尝试推导出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在了解矩形和菱形性质的基础上尝试推导出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凸显知识之间的关联,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推理未知事物的性质,锻炼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让学生体验逻辑推理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体现。
教师也可以整合不同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将互动教学和自主探究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均为常数),然后让学生分别探讨a,h,k对函数图象的影响,相互分享、探讨所得的观点。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得出a的值影响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h的值影响函数图象的对称轴,而k的值影响函数图象的顶点。学生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归纳分析得出以上结论,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数学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数学教学内容设计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坚持开放性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以发散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绘制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18.1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发散至教材七年级下册“5.2平行线及其判定”,让学生在回顾平行线知识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学习与探索,实现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由此构建有关“平行与平行四边形”这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会以系统、整体的角度学习数学知识,突出逻辑思维的整体性。在思维导图中,教师可以设置“平行”和“平行四边形”两个一级节点,从“平行”节点延伸出去,分别是“判断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三个二级节点。在“平行线的判定”中,有一个判定方法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可以将此内容与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内部的同旁内角。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角均为同旁内角,从而将“平行”和“平行四边形”联系起来。随后,教师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延伸出去,寻找图形中的同位角和内错角,进一步强化“平行”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由“平行”发散至“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回归“平行”,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实现逻辑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文章从数学逻辑思维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现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认知,准确把握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关系,采用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适度把控教学干预的力度,同时要优化教学内容,坚持利用开放性和发散性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