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2-12-16陈友琼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陈友琼(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教”到“学”,是“教”的本质转变。“读思达”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对“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没有实现从“教”到“学”的全面转换。文章对“读思达”教学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精阅读、深思考和准表达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读思达”教学法概述
“读思达”教学法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它把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三个过程具体地表现为学习者的阅读、思维和表达,并以此作为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读思达”教学法包含三个层次,“读”为基础,“思”为核心,“达”为手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基本准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生的过程,从而使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大都是教师单向主导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制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水平,然而一旦缺少教师的指导,许多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就会举步维艰。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二是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过度依赖。长期的教师主导教学,导致学生在“读”时容易出现误区,不擅长抓住数学问题的设置意图;在“思”时较为局限,教师长时间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节奏,学生不敢主动踏出思考的舒适圈;在“达”时,学生表述不清自己的理解,造成沟通误差。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应用的策略
1.精阅读,提炼核心概念
掌握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准确地阅读题目、审清题意。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数学语言,才能在阅读题目时准确找到重点,明白题目立意。另外,阅读数学图表,关乎能否正确理解对象的特征、相对位置等信息来求解问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精阅读,即反复揣摩题目,熟悉、理解各类题型中的关键信息,并据此联系相关知识,构建题目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下册“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习题“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现有15人,车上原有x人,那么________。”带领学生反复阅读,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简单画出一辆公共汽车,对每一次上人、下人时的人数加减做出排列,厘清思路,理解题目的立意,让学生掌握有关方程等量关系的意义,充分了解题目内涵。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反复阅读题目的习惯,防止加减数时出现差错,减少因为粗心而造成的失误。
2.深思考,锻炼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核心在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提问是学生思维动力的体现,如果没有问题和困惑,就不会激发求知欲;不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会被困在问题的表层,无法真正解决数学问题。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转化并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仅要了解数学题目的最终答案“是什么”,还要对“答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用这种解题思路”进行深入的探析。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度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得到的。教师可以用白纸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切割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深入思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3.准表达,提高沟通效率
阅读和思考是表达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积极与他人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复杂的表达浓缩为简洁的语言,让倾听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从而提高交流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同小组的学生之间相互讲题。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做错的题目,归纳出错的原因,并依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解题思路,然后为同组学生讲解。经过多次的训练及表达,学生会有效提高沟通水平,在交流中准确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提升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应用“读思达”教学法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教导学生精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炼核心概念;养成深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勤练准确表达的能力,提高沟通效率,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