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素养探析
2022-12-16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 丽(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时代政策背景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步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并且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内在驱动力。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机器学习重塑了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使其不断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转变。这种转变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素养的界定,从强调掌握知识和能力到强调人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人文性等。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从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教育目标亟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帮助学生拥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那么,人工智能时代人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学生素养及培养策略
学生素养,一般是指学生在自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主要品格和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是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时代。处于这一社会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保持作为人所具备的独特的人文素养和自主素养,也需要具备适应这一发展阶段的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智能化时代的技术素养,即科学信息素养,具体如图1所示。
1.人文素养
在人工智能时代,当智能化机器人能完成各种熟练的、操作性工作时,已经代替了人的部分社会属性,但是当谈到人的意志、思维和情感时,则是不具备的。张荣寰先生在《人学研究及其应用的目的》中提出当前人学研究领域的根本命题,指出人学研究及应用的目的是配合人的上升,在人格及其生态上的上升!并且提出可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方式:关注人、尊重人、塑造人,逐步形成人文素养和精神。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文素养更强调人自身的内在精神品质、完整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发自内在的热爱、创新和求真的精神等。
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善良、正直、诚信等基本道德素养。其次,帮助学生学会识别情绪,提升感受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学会同理、共情,实现人际之间良好的沟通。最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和批判性,构建属于人本质的、敏锐的、灵活的、前瞻的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注人本身的品格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形成丰厚的人文基础、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特征,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学习素养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体机械、重复学习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仅让学生获取一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成长,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学会学习的素养逐步纳入学生的基本素养。学习素养涉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
学习素养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热爱学习的兴趣,认真学习的态度;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学会运用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逐步认同学习、学会学习,以便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了解科技和人类,不断适应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另外,社会、学校、教师也要从资源配置方面、环境建设方面、制度保障方面为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提供便利条件,创设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3.自主素养
人的自主性是人能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机去决定行动,掌控自己的人生。自主素养强调每个人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管理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是人面对不同情境,不同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核心素质和能力,是独立性的标志。自主素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内在需要,是人终生都在追求的一种权利和学习的一种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是不断向内发展,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潜力,依据自身个性和特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去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逐步形成完善的、独立的、自我负责的人生态度。
自主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每个成年人有相信、信任的意识,相信孩子行,相信孩子能做到,相信孩子会更好,相信孩子能做好自我管理。其次,学会放手,把本该属于孩子的思维、经历、探索过程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自我负责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因此,全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不断发展孩子我自我决定,自我管理的自主素养。
4.创新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第一次将“发散思维”和“创造性”联系起来。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通过对创造性提炼总结,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创新素养强调从创新品质出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部分角色被智能化替代,逐步让人类从流水线、程序化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这种背景下创新素养的意义又不断被放大。因此,学生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更重要地是开发新知识、创新性地应用知识和拓展应用场景。
创新素养的培养,首先,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其次,应该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元认知思维。再次,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教育评价方面要注重开放性、多元性和综合性。
5.科学信息素养
读写算能力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在人类社会很长的发展过程中承载着记录生活、文化,传播信息、与人沟通交流思想等功能。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传播信息的符号范围更广泛,传统的文字、字母,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有关数学、编程、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等逐步在生产和生活中频繁应用,这些将成为未来人基本的科学素养。约瑟夫·E.奥恩认为,编码是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它。由此可见,科学信息素养从适应智能化教育和培养智能化、个性化人才的理念出发,强调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个性化的教育生态。
科学信息素养的养成,首先,要明确其重要性,编程是未来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其次,从最基本的玩游戏、设计游戏、制作游戏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恐惧和陌生感。最后,尽快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科学信息素养体系,为科学信息素养的普及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了我们对人的素质的定义,人的素质的发展也决定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教育在不断变革过程中逐步探索出适合人工智能时代,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从而引领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价标准,逐步形成适应这一时代的人文的、智能化、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