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
2022-12-16李登华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李登华(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刘红霞(甘肃省古浪县大靖第三小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多数教师现已习惯于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重量。信息技术使课程内容得以更生动、全面地呈现,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与探究能力的作用。为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制约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就会制约其业务能力的提升。由于网络下载课件的便利,部分教师不再认真研读教材,简单修改网络课件后便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拿来主义”使教师缺乏对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思考,导致教学无法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全程使用课件教学,倦怠于书写板书,在遇到器材故障无法播放课件等突发状况时手忙脚乱,无法继续教学。这是当前许多教师研读教材能力下降的原因和体现。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学将会弱化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制约其专业成长。
2.干扰学生解读文本
教师制作的课件华而不实,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主要问题。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分追求动画、图片和音乐等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容易造成对教学目标的偏离,学生对绚丽的课件效果印象深刻,而非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往往用视频展示替代了文本阅读,直观的画面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干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从而造成语文课程教学的本末倒置。
二、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1.规范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既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针对前文提到的问题,学校就应当实施针对性的制约,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避免教师任意的“拿来主义”,定期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集体备课、公开课和教学竞赛等活动,规定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的原创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契合。如果教师的教学课件在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教师研究教材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合理性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确能为教学带来便利,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但是,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合理性。首先,时间要合理。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要考虑课件应用多长时间、何时应用课件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考虑的问题。其次,课件的内容、结构要合理。教师制作的课件应当体现自己的教学思路,突出教学重、难点,对教学有明确的预设,从而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应对教学状况,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节奏。最后,教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不能过度依赖课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书写板书,要为学生朗读、分析文本内容提供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另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少。只有这样,分清主次,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中小学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课程相整合。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融合,能够为学生架起一座走入知识宝库的桥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输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其次,巧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生动化、具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感悟。最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融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教师要认真遵守教学规范,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不倦怠于教学研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