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长领导力之二
——团队建设与特色发展

2022-12-16沈茂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愿景校长课程

沈茂德

(无锡狄邦文理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在40 多年的教育经历中,笔者认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外校长,与他们交流、分享时听到的经验往往是“我们……”而非“我……”。我在与无锡狄邦文理学校执行校长Peter Derby Crook 的一次交流中,有着丰富学校管理经验的Peter 先生说了这样一句意蕴很深的话语:“There is no‘I’in‘team’”[团队(Team)中没有“I”]。笔者也曾走进许多许多优秀的学校,每次与校长团队、中层团队深度交流,总会由衷感慨,学校之所以优秀,基础是管理团队的优秀。

经历了40 多年的教育实践、近30 年的校长岗位历练后,笔者想对年轻的校长们说,提升校长建设团队的领导力,基础是必须深悟苏霍姆林斯基的深刻教诲:“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在学校实践中,校长们所谓的教育思想,其实不应是“高大上”的“玄学”,而应该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朴素感悟,并经过反省、提炼后形成的教育主张。但如何让这些教育主张落地并成为师生的共同信仰和行为纲领,这种过程不仅应有校长个人的引领,更应有“团队”的共同努力。

一、潜移默化,营造洋溢“我们……”的团队文化

常见一些校长“日理万机”,尽管非常努力,但常常处在“孤军奋战,汗流浃背”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校长的许多“理念”尚未被广大教师认识、认同,教师语言中常出现“你们……”“你们……”。二是学校尚未实现“思想者”与“实干者”的紧密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团队”尚未形成,或者说校长促进“团队”建设的“领导力”尚未形成。

校长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在学校生活中,真正影响和促进学校发展的,一定是那种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文化力量。所谓的文化力量,其性质一定是复数,也就是校长的“理念”“愿景”“主张”……已为绝大多数师生认识、认同并践行。[1]校长的“理念”“主张”不仅出现在校长的文章、报告中,更已成为教师们、学生们心中相信的东西,经常性出现在教师、学生的语言、文章和行为中。

要让校长的“理念”“愿景”成为“复数”的存在,有一个必然的途径,就是校长和教师、学生有经常性的“真实沟通”。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多样性的。

笔者在校长任职经历中,以自己的行动形成了不成文的约定,教师大会,主讲人必有认真的准备:一是有清晰的报告主题,二是至少有一周的前期调研(问卷、座谈等),三是根据调研材料形成言之有物的讲话PPT。这样的教师大会主题明确、引导性强、学术性强,听众时而欣然,时而沉思,情感融融。

网络时代,校园网站应该成为家校沟通、师生沟通的重要阵地,网页不仅应该有工作板块,也应有“校长随思”“教师园地”等论坛版块。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每每有所思,有所悟,笔者会写下一些主题性感悟,不定期的“随笔”成为我和师生以及与许多家长不见面的交流。

当然,静下心来,参加学科组的教研、部门的工作会议、项目组的研讨更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校长的姿态应该是“倾听者”“鼓励者”,但在一些关键点上,校长也应该是“建议者”“引导者”。

没有教师喜欢“端着”的校长。生活在校园里,在办公室、在餐厅,在教师们的休闲活动中,在与教师们的一些聚会中,校长也不妨成为一个“故事讲述者”,讲述学校的历史,讲述优秀教师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

就在这样那样的“沟通”“随笔”“故事讲述”中,校长的“理念”“愿景”会春风化雨般沁入人心,校长也渐渐成为教师们喜欢、认同、尊重的平等存在,“我们……”的文化也得渐渐开始生成。

二、工作推动,建设多维度的项目团队

没有人会否定“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许多校长都在千方百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走出去”是一种普遍的方式。有许多学校,请了很多很多的名家,对教师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但事实上这种“倾盆大雨式”的培训,并没有促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与教学专业性的真正提升。原因何在呢?可能是教师发展的“内因”并没有得到激发,参与的“内驱力”尚未形成。

在学校组织设置中,常见的是“校长室—中层部门—年级组(学科组)”,广大教师始终处于被动的执行层面。久之,许多教师们习惯了“上课—作业—辅导”这样的教学路线,他们对学校文化、对课程体系等一些“关键事件”少了兴趣和参与,对层层传达的“改革与发展”信息理解不深、参与热情不高,人群的聚合并没有“共同愿景”这种本质意义上的粘合。

笔者曾许多次在行政会议、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说:“何谓团队?汇集在景点、商场的许多人只能称之为人群,他们仅仅是某一时间在某一地点的短暂集合。而坐在一个办公室内的几个人虽然可称为同事,但坐在一个办公室,可能在做相同的工作,但也很可能各想各的事,甚至各行其道。只有有了共同的愿景,因内心自觉而汇集在一面大旗之下,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心甘情愿,竭尽全力,都在为共同的愿景而奋斗,这样的一群人才可以称之为‘团队’。”

许多人问,天一中学为何有如此高品质的发展?笔者的回答是,因为有了许多工作团队的真实存在——校级团队、部门团队、学科团队、年级团队、项目团队……还有“值日校长”“楼长”“项目经理”等项目性工作团队负责人。笔者和冯朴书记搭档21 年,时常因工作有争论,但共同的梦想——努力让天一发展得更好,使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每天许多次交流,节假日也时常要通电话,话题都是“队伍”“改革”“探索”……

笔者任校长期间,曾先后与近20 位校级领导共事。幸运的是,这些同事们虽多为名师、特级教师,都曾长期从事学科教学,都从未离开过学校,都极有个性,但共同的愿景使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和“共同行为”。在校级团队的集体性示范影响下,学校形成被广泛赞誉的“天一精神”(敬业精神、崇尚科学、追求卓越)。

当然,“敬业”只是基础,“专业”更彰显了引导力量。研究笔者的同事后,笔者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何谓专家——专注于某领域十年以上,一定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每每我们一起讨论教育实验与改革探索,领导团队既有全校管理的视野,又各有领域所长。杨政雷副校长在天一中学工作12 年,分管全校后勤工作,率领后勤团队,在促进校办企业发展、探索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教育条件现代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在学校各类会议中,教学研讨是最多的。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团队(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等)的“教学研究”形成了真实的生产力。1995年,教研团队在广泛听课调研后,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情感、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思维培养”的“三注重”方向。经20 多年聚焦课堂,天一中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各学科组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教学改革一定是渐进式的,必须反对“一刀切”。在排浪式的“模式”鼓噪中,我们宁心静气,反对“硬塑式”“标准化”,倡导教学民主,鼓励“百花齐放”,这使得学校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的高度。

追踪天一中学高品质发展的历程,深入观察天一校园每一天的生活,处处可见团队合作、团队研究、团队奋斗的身影。学校承担的江苏省教育改革前瞻性项目“学术性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冯朴、胡正良、华海燕等组成了核心团队;“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项目,许芹、王元春、王银芬、黄庆华等为核心人员;“生态校园”建设项目,陈志刚、薛耀伦、邓洪贤为核心人员;“省课程基地”项目,朱卓君、冯丹沁、邓一波等为核心人员;“天一书院”项目,陆锋磊、唐缨、陈远贵等为核心人员;“阳光体育”项目,周斌、杨远飞、刘中庆等为核心人员……[1]

三、项目研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回顾天一中学20 多年的发展历程,显性的标志是:以“课题(项目)”为纽带,形成了以“志趣”为导向,专注研究的一些项目团队。也正是众多团队的长期研究,才有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范例一]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传统教育普遍缺乏个性化教育干预手段和有选择性的丰富课程,校园生活缺乏自主、生动、民主的管理环境,教学方式单一且过于注重应试训练,教师在组织跨学科、研究型课程学习上缺乏知识准备和教学经验。传统的“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及以考试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遏制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看到上述问题以后,围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校级团队以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丰富课程为着力点,而以孙德忠、冯丹沁、邓一波等教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进行了20 多年的“自主学习”项目研究。[2]

探索起步阶段(2000−2008 年):2000 年,在孙德忠等教师的指导下,科技社团成立。一些热爱科学的学生,按学术领域的不同开始组建科技社团,社团自主运作、民主管理,在社团教师指导下亲历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整合发展阶段(2008−2012 年):2008 年,教务处冯丹沁等为解决社团管理较分散,学科与项目研究不能很好衔接、课程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通过“整合社团”“整合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团活动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技术整合课程)“整合资源”等,学校成立了“天一科学院”。

优化提升阶段(2012 年至今):2012 年,借助江苏省课程基地项目建设,学校以“三高合作”(高中—高中,高中—高校,高中—高新企业)为抓手,建成了16个“创新实验室”,促进了“项目研究”的深入。冯丹沁、邓一波、沈新荣、蒋建明等一批具有跨学科指导能力的教师,成为推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团队。2014 年,“自主学习模式——天一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范例二]看今天的天一资优教育,已有无数光环和显著成果。[1]从学生发展看,它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但更重要的是,20 多年的专注探索,以许芹、王银芬、王元春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探索上已形成实质性的成果:形成了“课题引路、国内外协作”的项目研究模式,在“培养积极的生活者”“建设丰富课程”“自主学习模式”“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其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都形成了较显著的研究成果。2013 年“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研究”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2011 年学校成为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2015 年成为“英才计划”试点学校。可以这样说,资优教育项目探索为中国资优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践验证的学校样本。当然,正是项目研究团队许多基于资优教育研究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全校性的推广,才有了今天天一中学的整体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愿景校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