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及其对策
2022-12-16韩双双周兆海
韩双双,周兆海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使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需要。近些年,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强调乡镇寄宿制学校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部分,明确提出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置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鉴于此,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师资配置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主要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及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亦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专业生活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配置结构性失衡、师资专业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专业生活教师数量短缺
在寄宿制学校中,生活教师需要发挥集规训与教养于一身的重要职能,而不仅仅是充当所谓的“保姆”或“保洁员”角色。寄宿制学校的性质客观上需要一定数量专业生活教师。然而,由于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编制紧张、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学校没有条件和经费吸引大量专业生活教师为学校服务,不少学校便低价聘请当地村民或退休教师充当生活教师,专业生活教师稀缺。一项对某市47所寄宿制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3.33%的寄宿制学校没有配置专职生活教师,相关工作全部由专任教师承担。[1]而专业生活教师数量不足,一方面导致学校生活化职能的弱化,影响寄宿制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的稳定、有序化,生活教师的大部分工作便不可避免地落在其他专任教师头上。例如在沈阳市的一些寄宿制学校中,不会单独配置生活教师,住校生的生活起居、卫生、安全等事宜均由班主任统一负责,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一同参加轮岗值班。[2]教师“一人兼多职”,出现“一个萝卜多个坑”的情况,专职教师的非教学性工作负担大大加重。教师相对应的工作时间被无限延长,有的教师每天实际教学时长甚至达到了14小时。在如此大的工作强度之下,一方面,教师时常处于连轴转的状态,导致专职教师身心俱疲,不断消减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不得不分散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等问题上,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的教师便难以专心于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性不断消弭,在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同时,更有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资配置的结构性失衡
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学科供过于求。所谓传统学科指语文、数学等科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科”。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语数老师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除高中和城区学校外,大部分学校语文、数学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80%以上。[3]传统学科教师的“盈余”问题,首先,使学校总量超编问题更加严重,教师总量趋于饱和,学校便难以再补入其他学科的教师,导致学科教师配比严重失衡;其次,导致其他课程“形同虚设”,教师补充“乏力”,严重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开设,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课程实施不规范现象频发,学校为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便出现语数老师兼带其他课程的现象,“教非所学”使其他课程的实施阻碍重重,专业不对口,致使课程实施不规范现象日益突出。二是新型学科供不应求。新型学科即为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设置的科目,如艺术、计算机、综合实践活动等。农村寄宿制学校对新型学科教师有很大的需求,但实际上供给不足。一项对湖北、河南、陕西、贵州和云南等地进行的大样本调查表明,57.7%的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教师,57%的学校缺英语教师,54.7%的学校缺乏音、体、美教师。农村师资队伍出现了总量饱和与结构短缺并存的现象。[4]师资结构性缺编,亦成为农村学校发展之“痛”。
(三)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师资质量的重要因子,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储备、高专业素养、丰富教育智慧的教师为学校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助力学校良性与高质量发展。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生活教师专业水平偏低问题突显。一方面,生活教师非专职化成为普遍现象,“非专职”的生活教师缺乏必要的营养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更缺乏相应的职业经验,造成生活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和综合性的教育任务,客观上需要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化水平的生活教师作为依托。而生活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的现实与寄宿制学校对师资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冲突,这对学校生态、学生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学校育人职能的弱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致使生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管理”轻“培育”,片面强调“搞好卫生就行”,而相对忽视学生的心灵成长,从而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此外,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学历水平不高的现象十分突出。一项关于甘孜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研究表明,学校教师大多是专科学历,亦存在相当一部分小学学历的代课教师,大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5]在农村教育环境中,受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学习机会有限,教师自我成长动力匮乏,导致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足、教育观念滞后等问题,教师综合素质偏低,这些会直接投射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并对学生个性成长、素质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问题表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受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既受国家政策方面的影响,也受学校管理水平方面的制约。同时,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主要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问题追因亦需要以多维视角进行透析,总体上包括师资配置政策的不适切,学校教师管理的有限性,以及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与专业成长空间有限。
(一)师资配置政策的不适切
随着农村学校布局的不断调整,农村学校出现“过度撤并”现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出现简单化、粗放式的发展倾向。加之农村寄宿生的低龄化趋势,致使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需求不断扩大,亦造成专职生活教师普遍缺乏的现状。除此之外,寄宿制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亦加剧教师编制紧张问题,缺乏专业化编制成为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贫血”的重要原因。一是缺乏专业化编制导致学校补充专业生活教师乏力。专业生活教师数量不足,其主要工作便由专任教师担任,无疑会挤占教师大量的教学研究与生活闲暇的时间,激发教师的不满情绪,产生职业倦怠感,同时,对教育教学质量亦会产生消极影响。二是缺乏专业化编制致使专业的生活教师“避而远之”,不愿进入农村学校服务,选择“投奔”有正式编制、薪酬待遇、发展前景更好的学校。另外,单纯控制编制总量,未能兼顾到学校开设的各学科,是师资配置政策不适切的另一重要表现。我国相关部门在核算编制时只考虑教师编制总量,未能兼顾内部结构性问题,如此就造成学科教师配置结构性失衡等严重问题。由于在编制测算方面不能兼顾所有学科,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便出现学科教师配置畸形化,主要表现为传统学科教师总量过于饱和,新型学科教师短缺。部分学科教师“缺位”,引发了普遍的“教非所学”现象。农村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兼任音体美学科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教音乐的教师有75%没有音乐专业学习背景,教美术的教师有65.25%没有美术专业学习背景,教体育的教师有64.58%没有体育专业学习背景。[6]教师编制结构与学校实际需求不适切,从而导致学校课程丧失自身的教育意义。
(二)学校教师管理的有限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一人多职”,这是教师工作负担繁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学校经费限制和编制僵化等,导致学校教师人手不足,但同时寄宿制学校自身职能又具有复杂性,学校事务亦是十分繁杂,这对学校管理者是极大的考验。不少学校在对教师工作分配方面存在漏洞,最为突出的就是班主任往往“身兼多职”,同时担任宿舍卫生的“保洁员”,学生安全的“保卫员”,学生健康的“卫生员”。也有不少专任教师被迫成为“全能型”教师,包揽班级的多科教学工作。多重工作负担难免对教师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言之,教师职责范围的不清晰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管理有限性的表现之一,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教师职责不明晰,教师工作陷入机械、僵化状态,归根究底是在于学校对“生活教师”职能的理解上存在偏差,不少学校仅对宿舍卫生、学生安全等方面作出要求,而在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情绪问题等工作上未作出明确规定,这就等于“暗示”生活教师只需“搞好卫生”、管好孩子“不出事就行”,生活教师的工作变得机械、僵化。二是职责范围模糊,教师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具有综合性,学校中的工作亦具有复杂性,教师职责范围不清晰就会导致一部分教师处于“摸鱼”状态,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处于高负荷状态,不免激发教师的反感情绪,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破坏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管理者应及时反思,意识到管理上存在的疏漏,并及时转换思维,在教师工作管理上力求合理化、人性化。
(三)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与专业成长空间有限
一方面,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在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刚毕业的师范生往往会在理性思考后作出“流入城市”的选择,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也倾向于在城市学校这类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从教。由此,农村学校则陷入了优秀教师“不愿来”,年轻教师“待不住”,在职教师“跑得快”的尴尬局面,优秀教师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力量愈发薄弱,乡村教师职业吸引“乏力”。另一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培训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这成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专业发展空间狭小的重要表现,亦成为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质量提升和教师管理工作改善的阻碍性因素。首先城乡教师培训的同质化倾向严重,培训机制未能兼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相关培训并不能满足学校的“特殊需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导致生活教师专业发展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学校生活化职能不断弱化。其次,培训机制尚不能满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综合性需求。寄宿制学校教师数量不足,部分学科成为“装饰”,而相关培训并不能很好地提供有效支持,致使教师成长动力不足,综合素质难以有效提升。
三、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的路径探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置能否得到优化,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及教育公平最终实现等重大课题,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上述分析,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置应着力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配置方式
首先,敦促政府根据学校实际的需求量与需求类型购买社会服务,对“买入”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把控。政府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把自身直接提供的一部分社会服务以及所需履行的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向其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为寄宿制学校购买服务时,一是政府应做到不缺位亦不越位。按照购买服务的相关规定,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并适宜通过市场方式提供给学校的服务纳入其购买范围,在资金方面应从地方财政中作统筹安排。二是明确学校实际的需求量与需求类型,确保所购买的服务与学校所需相适切,切实满足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对“买入”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把控。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能力,更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具备积极扎根乡村的精神与情怀,切实服务于学校,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其次,创新编制管理,实行“差别化”和“灵活化”的师资配置标准。一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师资配置标准。[7]兼顾学校差异和地域差别,使师资配置更符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实行“灵活化”的师资配置标准。在控制学校教师编制总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科的结构化需求,教师编制向新型学科适当倾斜,可以改善新型学科的教师稀缺现状,改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生态,让放宽编制成为缓解师资配置问题的一剂“良方”。
最后,依据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差异原则”,向农村地区倾斜、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异原则是向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配置更多资源,这“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8]。农村边远地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抑或是教育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寄宿制学校补充教师极为困难,相关部门在测算教师编制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地区学校的特殊需求。
(二)改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管理
首先,明确工作边界,促使教师更好把握教学重心。为了保证教师工作重心不偏移,确保教师身心处于合理的压力状态之下。一方面,学校在教师管理上应及时明确各类教师、各科教师的工作边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各司其职、人尽其力,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学校应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明确教师工作界限,让教师更清楚“我应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工作边界指标化的同时,学校应在教师专业提升方面给予足够的自主权,让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尽其所能,有中心、有重点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
其次,转变教师管理思路,营造“教师第一”的学校管理氛围。[9]清晰化、明确化的工作指标在短期内固然对改善教师压力状态有重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转变教师管理的思路,更新教师管理的理念,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生命的生长。学校应明确自身的需求和教师个人的优势与特长,在教师意愿与自身需求相一致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教师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尽量多地倾听教师的声音,注重和谐管理文化的营造。
最后,构建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网络在信息储存、资源共享、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优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并提升教师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极大地缩短教师工作时长,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的传递与共享,有利于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让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接触到更为专业和丰富的课程,同时亦能很好地缓解师资不足的现状,有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三)改善乡村教师综合待遇与职后培训机会
首先,提升教师综合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综合待遇主要有偏远地区工作特殊津贴、提供住房、改善工作条件、减免到偏远地区任教大学生的贷款、减免税收、优先的职业晋升机会等,[10]其中包含社会地位、福利保障、工作和生活条件等多个方面。提升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是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资源的重要保障。通过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来抵消农村空间劣势条件带来的落差。国家在核算工资绩效上应积极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体现学科差异;待遇水平同时向新型学科教师倾斜,加大补助力度,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农村寄宿学校,不断提升教师获得感。此外,生活教师待遇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升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将提升生活教师的待遇水平落到实处。
其次,增加职后培训机会,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寄宿制学校师资的专业化水平是制约师资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不断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及时更新,职后培训需长期开展。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多进入城市学校观摩、交流的机会,推动城乡学校与教师帮扶结对,促成其专业互动与教学研讨。改变传统纯书斋式的教师培训方式,通过实际互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质量的提升。
最后,摸清农村寄宿学校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县一级教育部门应积极提供菜单式的培训内容。[11]尤其是为生活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项目,针对生活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增加生活教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如何管理学生,掌握全面的关于学生生活、饮食、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