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路径选择

2022-12-16健,杨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政大学生

孙 健,杨 玲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实效性是伴随着高校思政课的一个永恒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和新要求,提升思政课实效性能够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因此,探究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路径,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时代之需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1]P11高校思政课是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校第一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职责,承载着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关系到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一)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需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是事关党、国家、民族存亡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肩负学习、研究、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重要任务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2]P213思政课是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伺机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政治制度。由于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高校成为各种敌对势力发酵负面舆情、传播错误思潮的舆论阵地,加之大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唯有立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体系、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思政课学科观念和学术追求,增强思政课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才能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主导权、主动权、领导权、管理权,解决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某些领域失语、失声、失踪等问题,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之需

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42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发展、文明程度的标尺,而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引导其自由全面发展、决定其综合素质高低和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首要因素。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依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和任务。高校开设思政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素质、知识本领等方面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而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需求。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任务之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4]P377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高校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促使大学生的品性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本质上是一项伟大的弘道工作。高校是培育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地方,而育人之本就在于立德铸魂。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人才价值品德塑造方面发挥着核心战场作用。而弘道、铸魂、培育工作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术之不扬,道之难彰,也就是说思政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需通过提升其实效性来推进内容和方式方法建设,所以,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是当前时代任务之需和应有之义。

二、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面临的瓶颈

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涉及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实质上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国高等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设了思政课,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历经几十年的建设与改革,思政课在各个要素的实效性方面具有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取得的成绩还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依旧被多种因素制约,面临着各种瓶颈。

(一)主体瓶颈:教师队伍建设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契合

教师是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因素,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力量。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成为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掣肘。一是教师队伍数量问题。一些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配备还不到位,依旧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师生比标准。后备人才储备不足,造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无法满足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用人需求。二是教师队伍素质问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结构不够优化与合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组成,其中一部分兼职教师从党政机关和相近专业抽调而来,并非马克思主义专业出身,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学科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理论功底,导致师资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严重降低了思政课实效性。大部分经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教师,也存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的现象,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对思政课的新要求。三是缺乏高质量的优秀科研人才问题。有些高校缺乏学历高、学术强、科研水准高的优秀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科研“软实力”后劲不足,制约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现象,学术研究氛围不浓厚,科研能力水平不高,成果价值低,缺乏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研究,形成一种假繁荣景象,实际上却无法满足思政课理论与实践需要。

(二)教学瓶颈:思政课教学供给与大学生学习需求不一致

思政课教材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每门课程各有侧重,但又功能互补,有些教师研究和分析教材的基本功不够深厚,难以把握教材内容整体性、逻辑性,分析教材内容时不能真正吃透、解读、理解、挖掘和拓展教学内容背后的深邃思想和精神实质,故而导致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缺乏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同时不同课程又由不同教师讲授,教师之间不能协同把握教材与教材之间蕴含的紧密的内在的逻辑演绎关系,无法形成课程与课程之间、教材与教材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支撑的并存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科学性。思政课教材内容具有静态性和抽象性,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并与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疑点问题、现实难点问题紧密结合且讲深讲透存在很大难度,给教师选择具有针对性内容、专题、话题带来巨大的挑战。某些教师对思政课教材基本内容、详细内容、重点阐释内容区分度不明显,对基本和重点教学内容把握和取舍不到位,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并无法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造成思政课针对性不强。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级思维模式,尚未实现备教材与备学生的统一,与大学生思想的贴近度不够,对大学生的了解度不深,不能很好地就大学生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进行全面回应,在实现传递教材教育价值和知识价值的同时与阐释大学生所思所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个别教师的思政课话语方式还存在生、冷、硬问题,话语体系不够接地气,缺乏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不能与大学生开展平等对话和真诚讨论,造成亲和力不够,难以满足大学生需求。

(三)客体瓶颈:大学生个性特质增强与课堂“获得感”不平衡

社会的全新变革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作为特殊的易受群体,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活动会随着社会变革产生新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个性特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越来越独立地进行分析、思考和决策,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思考并决定自己的行动,大学生的独立性大大增强。当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技术手段发展飞速,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思想环境开放多样,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互相交流、碰撞、激荡、渗透,为大学生了解、比较和选择不同的思想观念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大学生思想活动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选择性。与此同时,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发展快速多变,大学生思想更加复杂多变,活跃度不断提升,多变性不断增强,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带来了新挑战。多样化的社会存在导致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生活方式选择、择业就业选择、文化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思想活动差异性明显加大、突出和增强。总的来讲,“90”后“0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对自己的未来抱有较高的期待,成就动机强、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又容易受实用主义、经济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影响,追求思政课学习的结果导向明显,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认为思政课对自己的学业以及就业没有直接帮助,不如专业课重要,甚至还会认为思政课的配方不良、工艺不精、包装陈旧、无用无滋又无味,无法显示使用和实用价值,这些观念导致其对思政课学习的内驱力不足、学习被动,这种思想的深刻变化导致大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获得感不足抑或缺失,也必然会降低思政课信度和效度。

(四)载体瓶颈:“互联网+”快速发展与思政课教学形态不协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强,使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政课教学形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性挑战和机遇,影响着思政课实效性。网络载体的开放性、快捷性、平等性、交互性、融合性使得信息来源多样化,这对思政课统一思想、建立共识的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互联网上信息主体多元、社会思潮迅速传播、信息来源多样复杂,大量的无序信息冲击大学生思想,使其容易产生选择和认识的混乱。网络充斥着各种黑色和流毒信息,网络违纪犯罪时有发生,网络安全隐患时刻存在,思想认识并未真正成熟的大学生长期接触网络容易受到非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等相异思想的侵袭、冲击和影响,进而对传统文化淡化,价值观走向倾斜。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征导致大学生更注重知识接受的快捷性和便利性,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对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他们渴望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渴望课堂生活性和实践性,渴望解疑释惑式的互动性交流与网络式沟通,但是这些新的要求和期待与当前思政课部分现实存在矛盾,这对思政课传统教学载体与思政课教师教学习惯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五)环境瓶颈:教学生态环境变迁与空间格局不吻合

思政课教学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对思政课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思政课实效性。“05方案”的实施开创了高校思政课的新局面,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和态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工作。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改革提供了方向遵循。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各地高校积极推进思政课课程建设,思政课在学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在良好的思政课建设历史机遇和氛围中,思政课依旧面临着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的新挑战、新压力和新问题:一些地方和高校在思想上对思政课仍然不够重视,政策条件保障尚未贯彻落实到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意识不强;改革创新手段不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内在兴趣,思政课生存空间萎缩;教师队伍现代教学素养跟不上思政课改革发展需求,面临“本领恐慌”;教师培训受众面少、形式方法单一、封闭性强、不能切实满足思政课教学实践需要;教学激励机制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重论文数量轻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反馈指标体系过于单一、重于教而轻于学,忽略了大学生利益诉求;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思政元素不显著等,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背景下存在的系列现实问题和压力为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带来了一定困难。

(六)管理瓶颈:管理规范要求与政策执行不匹配

科学的管理与有效的保障是思政课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得当是制约思政课建设的前提和关键。一些高校领导层思想认识不统一,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政课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对思政课是学校领导的共同职责和工作抓手没有达成共识,造成体制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的工作格局。领导层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致在思政课建设管理过程中,无法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思政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安排,实现对思政课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取得最佳效益。目前对思政课教师学术地位、社会地位的认识、认可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依旧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这与高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在科研立项、职称评聘、资源使用、评优表彰等方面没有重视思政课教师有密切关系。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视,高校思政课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来讲,仍不能适应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影响思政课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计划的落地生根。

(七)合力瓶颈:思政课合力整合与协调不顺畅

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力量具有广泛性,所有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态度、道德品质、行为方式有影响作用的因素都是思政课的力量。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力量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政府政策、共青团、工会等宏观层面力量;学校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政策保障等中观层面力量;教师素质、大学生学风、课堂氛围等微观层面力量。思政课力量的整合与协调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社会、学校、课堂、管理、服务等协调工作。整合和协调不是将单方面力量和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要形成新的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教育力量,整合时不同力量、不同因素在思政课改革、建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目标指向、力量大小具有差异性和动态性,协调不周便会产生零合力、负效果,这对目前思政课合力的整合与协调带来极大的挑战。不同层面的合力及其要素又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强调和侧重的内容也有差异,并发挥着影响个体的力量,而只有不同合力产生方向一致的教育影响力才有助于思政课实效性的实现,但是协调不同力量产生方向一致的教育影响力又极具困难性。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遍观念认为,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工作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其他部门、人员、力量无关。因此,现实中呈现出微观层面力量孤军奋战的局面,全员发力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实现育人的理念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并未形成普遍共识。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全面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关键是要建设关键路径,夯实基础路径,把握前提路径,利用时代路径,拓展必要路径,落实保障路径,规划协同路径。

(一)建设关键路径: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思政课教师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最终取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是配齐数量达到合适的师生比。教育主管部门应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严格按照1:350的比例核定岗位,在编制内引进、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解决师资不足、缺额较大、年龄上青黄不接的问题,以便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后备人才储备充足,缓解教学压力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负荷,保证教师身心健康。

二是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促进老中青教师有机结合,发挥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政治观念较强、事业情感深厚、课题申报与论著撰写有方的优势;发挥青年教师工作热情度高、学历水平高、掌握技术快、科研与自身发展意识强的优势;推进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模式,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比赛等项目,帮助青年教师站好讲台,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素质。

三是架构宝塔型科研梯队,深化科研创新。建立由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年轻后备队伍组成的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促进多层次协调发展,组织科研项目申报,进行创新性课题研究。在科研活动中,发挥造诣深厚的老专家们的领头羊作用,支持青年教师差异化发展,培养出能接好接力棒的青年精英。

(二)夯实基础路径:研究课程教材,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以及亲和力

高校思政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也是理论深刻、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把握课程体系的整体视域、理解课程体系间的内在逻辑,在教学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向大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科学理论体系、人类价值追求与强烈的现实关怀,通过阐释其政治倾向和社会意义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P9思政课要想实现入脑入心,应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而彻底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习近平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8]因此,课堂上要将思政课内容植根和聚焦于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以科学的理论解释问题、说服大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并引导其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彰显思政课深刻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和方法的辩证性,以此增强思政课说服力,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需深刻领悟教学内容,提炼重点、难点、基本点,找到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切合点,补充前沿内容,设置师生关注的专题,同时依据教学内容发展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凸显思政课针对性,增强思政课实效性。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贴近和了解大学生之所想和之所需,为其答疑解惑。还要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立场,丰富和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重视说什么、如何说。“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处理抽象理论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成功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达。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注意语音语调、情感把控,做到严肃活泼、张弛有度。”[9]因此,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方式、话语习惯、心理状况等个性特质讲中国话、通俗话、易懂话、恰当话、大学生需要的话,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增强思政课亲和力。

(三)把握前提路径:认识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特质,提升课堂“获得感”

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接受者、受动者和可塑者,全面分析和辩证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质,为正确开展思政课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依据。随着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的显著增强,更加强化了大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身份和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注重大学生的客体性而忽略其主体性,但是,作为有生命和有意识的客体,在受主体作用影响之时,不是直接纯粹的条件反射式被动接受,而是一个独断地进行自觉思维的运作过程,由此决定了大学生作为思政课受教对象应具有的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而大学生的主体性又是确立思政课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统一的关键因素。所以,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特性特质,全面了解其明确的接受主体意识与接受意愿以及接受的相应知识准备及其接受力。

大学生明确的接受主体意识由其需要和动机决定,把握大学生的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精神需要等,以及经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理论价值观等进而把握大学生社会性动机,运用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大学生自我期待、自我决定和自我功效作用,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思政课课堂获得感。维果茨基提出:“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通过教学所挖掘和达到的可能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10]P46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大学生已有的相应知识准备、接受力、解决问题能力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略有高度的思政课内容,使思政课教学要求与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知识储备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四)利用时代路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

新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快速发展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网络原住民,网络已经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思政课教学中使用网络载体是时代需要,是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的迫切需要。网络载体的使用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直接决定着思政课开展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依托网络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一是树立网络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基于战略视角认识网络教育的广阔前景,认识到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二是结合网络环境,进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双主体、立体化、互动式、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用思政课学习网站,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依据学习内容使用录音、录像、文字、图像等开展教学,采用提问、讨论、追问、解答等方式与大学生互动,鼓励大学生针对课堂内容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论文。三是建设思政课网络课堂。通过开发网络资源,挖掘有吸引力的网络教学内容,形成符合大学生特点,满足大学生需要、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网上网下互补课堂,使网络这个“最大变数”发挥“最大思政正能量”,增加思政课实效性。

(五)拓展必要路径:优化思政课教学环境,发挥环境整体育人功能

思政课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其教学活动全过程及其实效性必然深受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的所处环境的影响。充分认识、理性分析并优化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空间格局,有效发挥环境因素整体育人功能,提升思政课实效性。首先,优化并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政府为主导,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爱国精神、革命精神等、展示时代的优秀作品,发扬中国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塑造人、引导人、鼓舞人,形成抵御国外各种风险挑战的社会舆论屏障。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助力做好思政课改革建设的进程以及成绩报道和宣传工作,形成社会上人人知道、人人关注的支持思政课建设改革的社会氛围。

其次,优化并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通过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内思政课建设情况的宣传报道,鼓励和激励思政课教师潜心学术研究。同时,培育学校学术氛围,强化校风建设,营造有感染力的校园环境。最后,优化并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思政课课堂要以大学生为本,以理解、关心、尊重、反映大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应依据大学生年级、专业、地域等特征,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手段开展思政课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大学生上讲台等形式提高大学生课堂参与度,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六)落实保障路径: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程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科学的管理和充分的条件与保障直接影响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因此,构建合理的思政课管理机制与运行程序对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由党政领导班子、德育管理委员会、思政课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构成的合理的思政课管理机构。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落实高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制度。高校党委要统一思想认识,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思政课的重要性,担负起领导责任,依据中央的指导方针和决策部署,思政课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和探寻思政课建设规律,形成党委领导,各部门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德育管理委员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以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宣传、就业、保卫、组织活动、经费、人事等服务保障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和实施的主要部门,负责落实全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要以实现党和国家对思政课赋予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全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建立协调、有效、可持续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程序,构建由决策调控机制、运行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动力保障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组成的良性运行机制,发挥管理机制的规范、激励、约束、整合等功能,使各机制相互协调、持续运行,使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最优配置,以此提高思政课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规划协同路径: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最大化教育合力

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合力要发充分挥正向作用,将各种思政课力量和因素进行整合,使其协调有序,相互支持,配合有力,形成最大化合力,以此提升思政课实效性。首先,整合思政课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明确统一的目标能够以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各种思政课力量有效组合起来,发挥统一行动和统一配置资源的作用,各方力量主体在目标的方向引领和激励作用下,在思想上会认同并坚定统一目标,在行动上会自觉执行此目标,形成统一的巨大的思政课教育合力。其次,整合思政课改革建设的制度政策。思政课建设改革及其实效性提升工作的推进需要各层面人、才、物、力等的全面投入,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配合与协调,因此,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政策是前提和保证,对不同层面的不同部门、机构、单位及人员的责任和任务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完善的检查、督导、评估制度,保证相关政策顺利、切实落地生根。再次,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全员参与思政课改革建设的新格局。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与实现不是学校某个部门或思政课教师的事,而是社会和学校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共同任务和职责,只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才能把思政课教学效果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和领域。如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等责任主体履行划分的职责;学校各部门人员发挥好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服务者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发挥教学、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各方人员综合施策、协同发力,为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构建一种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