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学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生成与提升
2022-12-15植子伦
植子伦
(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一、问题提出
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的重要资源,其管理的重点不仅在招募新职员,还在于激励职员的组织承诺来提高工作绩效,此概念放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也适用。组织承诺对保持职员队伍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预测作用。[1]268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较高的流动趋势,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
高校管理系统对辅导员的刻板印象为:助力学生管理系统运行的“万金油”,凡涉及学生日常管理事务,辅导员会迎刃而解。那么,具有“螺丝钉”精神的辅导员对其自身职业情感如何?假如有更优的职业道路摆在面前,是选择换岗还是持续这份工作?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基于组织承诺理论,运用教育现象学研究法,探究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生成与提升机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组织承诺是教师与学校的心理联结,关乎教师队伍稳定、组织目标实现和教育质量提升。[2]它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喜好态度,此态度影响个体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组织承诺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随着国内外研究者的不断深入,形成了系统认识。持情感观的学者Mowday、Lee&Meyer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对组织或职业目标的信念,努力付出希望留在组织的意愿。Rusbult&Farrell把组织承诺定义为个人待在一份工作上的可能性和心理接受感情。[3]持态度观的学者Greenberg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对工作认同、职业规划的态度倾向。持行为观学者Reichers认为组织承诺是个体在组织或职业中的付出与回报。[4]Morrow把组织承诺定义为坚持一种行动的意愿。我国学者龙立荣把组织承诺定义为个体对职业的认同、情感依赖和职业的投入,并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5]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90年代,Meyer&Allen将组织承诺应用到教师行业,掀起了教育研究领域对教师组织承诺的探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教育现象学研究法。Max Vanmanen认为获得对日常生活体验的本质意义探寻是教育现象学的研究目的,[6]16问题存在于真实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现象,而不是通过思辨、假设、推理的虚无。教育现象学研究法分为选取问题、描述体验、反思提问、概括主题、探寻意义和提出建议六个步骤。研究者可以研究真实情境中存在于自己身上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别人身上的问题,选取问题后对被研究者进行研究。被研究者对问题的体验描述,可以口述或撰写书面文本,但所描述的体验必须是最真实原始未加思索的体验。研究者进入被研究者的体验材料产生共情,进行反思并提练问题。根据体验提炼的问题进行主题概括探寻意义。探寻意义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意义就是给研究问题提供启示,最后对启示提出价值方面的建议指导。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南宁师范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的12名辅导员进行访谈(表1),其中有8名访谈对象是作者的朋友,多年的友情可以获得最自然真实的材料,相似的工作经历更能产生共情。研究依据学者龙立荣的组织承诺维度设计访谈提纲,对访谈资料展开描述体验、反思提问、概括主题、探寻意义和提出建议等教育现象学研究。
表1 广西部分高校受访辅导员基本情况
三、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教育现象学分析
(一)描述体验
体验一:辅导员岗位让我既无奈又迷茫。
选择辅导员岗位,是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关系也比较好,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有些了解;二是喜欢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氛围;三是自己的性格能胜任辅导员岗;四是这个岗位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颇有成就感;五是在应聘辅导员过程中比较顺利,确定这份工作后,不再去关注其它招聘(1002)。目前硕士学历在高校找一份教职较为不易,从事辅导员也是迫于现实,而非发自内心(1012)。本科毕业时曾经做了3年中学教师,出于自我提升目的考取了研究生。读研的时候就立志进高校从事辅导员或教辅行政岗位。无论哪个岗位,目标都是进入高校(1006)。
高校辅导员是沟通高校与学生的桥梁纽带,高校大部分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需辅导员处理。辅导员担任了教师、保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角色,但在职业发展上辅导员又处于弱势位置。而在薪资待遇上,相较于相同级别,又处于偏低水平(1003)。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完善,晋升渠道不通畅,在学术研究上获得的机会较少。形成能力上不去、业务上不去、职称上不去、待遇上不去的处境(1005)。辅导员从事毫无技术含量的事务性工作,许多工作内容难以在考核中体现,形成付出、收获与发展机会不对等(1009)。辅导员岗位非常锻炼工作能力,经过该岗位锻炼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为此有辅导员经历的职员比较容易获得其他部门的认可(1011)。我对辅导员角色抱有十足信心。一是辅导员常与学生接触,能见证学生的成长,心理成就感比较强;二是辅导员的付出和发展困难已逐渐引起关注,并且教育管理部门也想方设法解决,相信今后发展会更好(1001)。
虽然高校都强调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但在实施上较少关注辅导员发展,从而稳定性不佳。社会对辅导员的认识浮于表面,认为辅导员是打杂角色,从而使这支队伍的社会认同感较低(1007)。我较为认可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但自身专业非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工作内容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时而有危机感(1010)。担任辅导员3年,从未有“自豪感”。虽然每年培训都强调“专业化职业化”,可在实际工作中未曾感受。辅导员身兼多职,每天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与打杂无异,自身专业已经丢掉,更谈不上发展。尽管辅导员招聘对专业要求不设限,但工作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对口,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会对自身专业产生疏离感(1008)。
辅导员工作又忙又累。一工作时间长,除了正常上班时间,还需要加晚班处理工作。二事情杂,每个行政部门但凡涉及学生事务都由辅导员处理。三晋升渺茫,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少。四无归属感,不对口思政专业而从事辅导员工作,隔行如隔山,远离自身专业没有太多的发展前景(1004)。辅导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欠佳;工作职责模糊,许多无人认领的工作会落到辅导员身上;许多工作成效难以在考核中体现;比较容易满足,得到领导、学生的认可都会倍感欣慰;在教学、科研、晋升、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1003)。事情多、繁、杂、不成体系,对个人专业发展少有帮助(1005)。全心全意为学生,学生的在校保姆(1011)。
体验二:如果有机会我会转岗。
转岗属于辅导员个人发展行为,尤其在长期的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时。目前我已转岗,既有对辅导员岗位的不舍,也有对新工作的期待。转岗提拔是对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时的肯定(1001)。辅导员频繁跳槽的原因是这份工作非一般人可胜任。工作繁杂、办事能力灵活、薪资与付出不成正比,如果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转岗(1012)。辅导员招聘年龄设限为30岁以下,这份工作只适合年轻人干。过了30岁,估计学生也不喜欢。我曾见证6位辅导员通过校内部门竞聘转岗,由于人数较多,对学生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领导层临时改变主意,未同意这6位辅导员转岗,此事对辅导员队伍产生较大打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甘心碌碌无为的人不多,把路堵死了也把心堵凉了(1006)。
“干一行爱一行”是爱岗敬业的体现,只有深爱自己的工作,才能静下心专研工作技能,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自我肯定。但“干一行爱一行”并不是“终守一行”,应该有自身的成长发展计划(1002)。“干一行爱一行”很对,可自身能力一般,能把工作做完做好就行了。我不会爱这行,这工作实在太累(1012)。哪怕不爱这一行也要学会苦中作乐。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工作,机遇总会到来(1006)。
体验三:责任感和义务感无法取代我的职业理想。
我对辅导员的职业设想是4年,计划4年内转岗。由于年龄限制努力在35岁之前竞聘正科岗位,或晋升分团委书记。毕竟,辅导员不能做一辈子(1006)。踏实工作,按照正常的渠道进步即可(1002)。预计2年内从事辅导员,利用这段时间积累专业知识,考博继续深造(1012)。
虽然从事辅导员工作遇到很多困难,但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是挺满足(1006)。目前想离开这个岗位,但自身水平限制无法离开(1012)。如果回到三年前硕士毕业,还是会选择辅导员。回想报考辅导员的过程,研究生学历已是进入高校的最低门槛。此外,这3年的辅导员经历还是得到很多历练,感激这个职位(1006)。如果有比辅导员更好的岗位一定义无反顾(1012)。如果有比辅导员更好的职业,不会选择做辅导员(1006)。
五味杂陈但喜乐多于怒哀。从事辅导员工作面对各类大小事务,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疲惫感和失落感。很多时候也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打退堂鼓的想法。抱怨和失落后,仍会因义务感、责任感而重拾工作信心。看到学生成长,收到学生祝福和问候时,成就感会油然而生。非常享受同学生一起工作、一起合作、一起成长的过程(1007)。
(二)反思提问
①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关系也比较好。喜欢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氛围。
为什么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关系较好?
②硕士学历在高校找到一份教职较为不易。
研究生扩招是否造成学历溢价效应降低?
③本科毕业时曾经做了3年中学教师,出于自我提升目的考取了研究生。读研的时候就立志进高校从事辅导员或教辅行政岗位,无论哪个岗位,目标都是进入高校。
为什么再就业目标选择高校?高校社会地位和发展待遇与中小学的区别?
④高校大部分与学生相关的工作都需辅导员处理,辅导员担任了教师、保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角色。在薪资待遇上,相较于相同级别,又处于偏低水平。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完善,晋升渠道不通畅。在学术研究上获得的机会较少。形成能力上不去、业务上不去、职称上不去、待遇上不去的处境。
为什么辅导员面临工作繁杂、待遇低、发展尴尬的困境?学校对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重视程度一般吗?
⑤经历该岗位锻炼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为此有过辅导员经历的职员比较容易获得其他部门的认可,对辅导员角色抱有十足信心。
为什么其它部门乐于在辅导员队伍中挑选职员?辅导员岗位对于“我”来说是过渡岗位么?
⑥在实施上较少关注辅导员发展,从而稳定性不佳。
为什么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每年转岗多少?新招聘多少?
⑦大部分认为辅导员是打杂角色,从而这支队伍的社会认同感较低。
为什么辅导员不从事教学就被社会误解为打杂?目前辅导员从事教学情况如何?
⑧我较为认可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但自身专业非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工作内容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时而有危机感。
为什么专业不对口,辅导员专业要求是什么?如何改善专业非相关性问题?
⑨担任辅导员3年,从未有“自豪感”。辅导员身兼多职,每天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与打杂无异,自身专业已经丢掉,更谈不上发展。
为什么没有“自豪感”?为什么辅导员身兼多职?辅导员专业要求是什么?
⑩辅导员工作既忙又累。工作时间长,晋升渺茫,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少。无归属感,不对口思政专业,隔行如隔山。
为什么工作时间如此长?辅导员的晋升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归属感,仅仅是远离专业的原因么?
⑪比较容易满足,得到领导、学生的认可都会倍感欣慰;在教学、科研、晋升、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事情多、繁、杂、不成体系,对个人专业发展少有帮助。学生的在校保姆。
为什么辅导员发展前景存在很多困难?对个人提升没有帮助?为什么辅导员是学生在校保姆?
⑫转岗属于辅导员个人发展行为,目前我已转岗,转岗提拔是对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时的肯定。
除了转岗提拔,还有其它方式对辅导员工作给予肯定么?
⑬辅导员频繁跳槽的原因是这份工作非一般人可胜任。如果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转岗。
为什么辅导员工作不是一般人能胜任?
⑭辅导员招聘年龄设限为30岁以下,这份工作只适合年轻人干。
为什么辅导员工作年龄设限为30岁以下?
⑮自身能力一般能把工作做完做好就行了。我不会爱这行,这工作实在太累。
为什么不爱这行?仅仅是因为工作辛苦么?
⑯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工作,机遇总会到来。
是什么机遇?晋升还是转岗?
⑰我对辅导员的职业设想是4年,计划4年内转岗,辅导员不能做一辈子(1006)。预计2年内从事辅导员,利用这段时间积累专业知识,考博继续深造。
为什么大家对辅导员的从业年限都属于短期设想,没有长远的职业化打算。
⑱目前想离开这个岗位。如果有比辅导员更好的岗位一定义无反顾。如果有比辅导员更好的职业,我不会选择做辅导员。
为什么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度如此低?
⑲五味杂陈但喜乐多于怒哀。仍会因义务感、责任感而重拾工作信心。
辅导员总体的职业义务感如何?
(三)概括主题
①⑨⑧⑪⑮⑱⑯⑲涉及情绪体验,④⑥⑨⑪涉及专业发展的孤独感和无助感,④⑤⑦⑭涉及角色认同,身份困惑;⑧⑨涉及本领恐慌;⑩⑪⑰涉及前景迷茫的担忧;⑫⑬⑱⑲涉及转岗的看法;⑰涉及职业预期时间设想。
基于上述体验,本研究将主题概括为情感承诺体验、持续承诺体验和规范承诺体验。
四、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生成意蕴
(一)情感承诺体验:认同感和自豪感的缺失
情感承诺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喜爱和兴趣,个体情感承诺高则会主动投入精力工作。王兰云等研究表明,情感承诺对组织承诺有着积极显著的预测作用。[7]1069傅平婷等以情感承诺为干预变量,发现情感承诺对员工的工作投入有积极显著影响,情感承诺高则工作投入高。[8]但情感承诺是否越高越好?学者Vandenberghe测试了情感承诺增长模型,发现终身雇员的情感承诺和工作能力能保持稳定状态,工作满意度低的情感承诺会降低个体自主性。
受访辅导员对岗位的情感承诺较低,在工作中经常体验到负面情绪,小部分辅导员有正面情绪体验。第一,择业原因的现实无奈。受访辅导员选择该岗位大多因学历和专业限制。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表明,2021年研究生招生约120万。扩招导致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中供过于求,从而使高等教育学历溢价效应降低。此外,高等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教职员工的学历有一定比例要求,大多数高校为了达标,都相继抬高学历门槛。在社会认同度上,高等学校较初中等学校的认同度高。专业发展来看,高等学校在课题申报、科研等能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此大多数研究生选择高校,间接加剧了竞争。第二,角色认同的失落困惑。访谈结果表明,受访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普遍认为付出与回报难以形成正比,工作投入长但得不到认可。并且社会普遍对辅导员身份存在误解,认为辅导员不属于高校教师,这让其产生职业困惑和无归属感。第三,工作体验的忧喜参半。大多数辅导员感到工作繁杂,体验感一般,讲述了“钉子精神”“哪里需要去哪里”。但少部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良好,认为此岗位虽然繁琐,但能提供较多锻炼机会,对晋升提拔保持乐观心态。
(二)持续承诺体验:敢问路在何方的迷茫
辅导员的持续承诺表现在专业发展的迷茫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冲突。首先,从描述体验看,辅导员均关注专业发展,自身专业不匹配辅导员职业所需专业是最大困惑。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支队伍协同合作的关键力量。[9]85%的高校辅导员招聘对专业不设限,大部分非思政专业的辅导员在岗位上难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现实的差距让辅导员对专业发展力不从心。由于远离自身专业,辅导员难以在教学上展开自身专业课程教学。在科研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专业相脱离,难以从实践中发现新知和挖掘规律。为此,辅导员在自身专业的课题申报和科研上处于弱势。但科研成果在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缺乏科研成果会在职称评审上失去一些竞争力。为此,辅导员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这让辅导员产生本领恐慌。其次,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设置30岁以下的年龄要求,晋升分团委书记要求35岁以下,这让辅导员产生时间危机感。学者Valaei N,Rezaei的研究表明,晋升、待遇和发展会影响员工的持续承诺。[10]对辅导员而言,晋升和专业发展会影响其持续承诺。
(三)规范承诺体验:干一行不代表爱一行
规范承诺是员工愿意继续留在组织内工作的义务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表现。[11]研究中根据辅导员的特点将规范承诺定义为“辅导员因职业信仰而认为有义务从事该职业的规范态度”。心理学研究发现,规范承诺能预测员工离职倾向。学者Sow等研究发现,规范承诺与离职意图存在负相关。[12]爱岗敬业从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受访辅导员都认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但在现实情境与职业伦理冲突中,大多数辅导员保持个人前景优先的职业态度。由于发展受限和胜任力强弱,所有辅导员对“跳槽”持理解态度,并且受访的辅导员中16.67%已经转岗。仍在辅导员队伍中工作的受访者认为,只要还在这一行,就有义务和责任履行好每一天的职责,但个人发展也从未放弃。整体上,辅导员队伍的职业义务感和责任心很强,但与个人发展利益冲突时,规范承诺会出现下降趋势。
五、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提升建议
研究全景地呈现当代“90后”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承诺现状:少数辅导员表现了对职业角色认同和喜爱的情感承诺,对职业前景的担忧降低了持续承诺、较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但面临个人利益冲突时规范承诺会骤然下降。据此提出如下提升建议:
(一)厘清辅导员双重身份,提升情感承诺
尽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相对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会让其职业边界模糊,直接影响着辅导员的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13]降低其工作积极性。2020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14]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更着重确定其思想政治教育职责。高校是管理和建设辅导员队伍的实施单位,在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上界定辅导员的角色,角责分明,厘清辅导员工作职责与各行政部门间的关系,划分好辅导员的工作区域,使辅导员真正回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角色。此外,鼓励辅导员担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促进科研发展,以教学促进非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在专业上生成专业认同,拉近专业距离,使其更好地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成长,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情感承诺。
(二)拓宽辅导员培训发展空间,加强持续承诺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带来多重的工作环境挑战,部分辅导员对工作压力深感力不从心。由于大部分辅导员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在工作时常感到“隔行如隔山”。如申报本职工作的科研课题倍感吃力。2007年教育部在全国设置首批21个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为全国辅导员提供培训交流平台。可并非所有高校都设有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部分高校难以满足辅导员的培训需求。此外,培训形式基本以短期培训为主,缺少长期的跟进过程。在企业员工培养中,具有良好胜任力的企业员工是公司长期培养的结果。同理,在高校具有长效持续承诺的辅导员是高校长期培养的成果。为此,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需加强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构建教育培训机制,科学开展培训教育,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其次,落实长期的辅导员培养计划,设计合理的晋升空间和专职分流制度,有益于提高辅导员的组织承诺水平。最后,鼓励辅导员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向学者型辅导员方向发展,[15]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破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上的迷茫感,提高其持续承诺水平。
(三)落实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通道,提高规范承诺
高校辅导员发展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制度保障上,高校需依据国家和教育部等文件精神,创新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发展制度。[16]《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在职业发展上走“双线晋升”道路。[17]教学上,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教师身份;管理上,辅导员管理大学生日常工作,具有管理者身份。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制度不明晰,造成辅导员在教学、科研、职称面临尴尬的境地。并非所有辅导员出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因此并不是所有辅导员都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部分公共课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语文等,专业对口的辅导员可以胜任,但这些公共课在选聘教师上更倾向于专任教师。为此,辅导员在教学上处于被动状态。在管理上,为了不影响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行,管理岗对行政教师的授课时数有限制要求。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在教学和管理中居于两头不靠岸处境,由此在职称评审处于两难境地。如参评高校教师系列,辅导员在教学论文、课时、教学成果等难以匹敌专任教师,而参评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则在课题、社会研究成果、社会科学成果奖等难以追赶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因此,单列辅导员职称评审通道尤为重要。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条件应紧扣辅导员工作内容,要求参评人员近5年来一直在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上成效显著等。在教学上,系统讲授2门以上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课题研究上,深入和系统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在科研成果上,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题发表高水平论文等。单列贴切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职称评审通道,能让辅导员找到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干劲,从而提高规范承诺,提升辅导员的组织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