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

2022-12-15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手术室下肢

万 叶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下肢骨折类型较多且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绝大部分下肢骨折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外伤,所以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临床中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后会限制患者活动,患者需要长时间静养,避免骨折病情反复,增加2次手术的概率。术后患者下肢会因为切口而浮肿,血管及神经也会出现一定的损伤,因此在这个时期应重点关注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提升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术期恢复效果,改善恢复速度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质量。正确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使不同护理环节得到优化。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正确应用也能够强化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对于加速患者后续康复有着积极影响。若没有正确护理不但会影响患者正常恢复,还会降低患者下肢功能,造成血管压迫性损伤[2-3],还会延缓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长,切口愈合时长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使围术期管理更加完善,在患者各个手术治疗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后续恢复风险,强化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6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6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8.56±6.21)岁,女性1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8.51±5.8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5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为(59.58±5.88)岁,女性13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为(58.53±5.59)岁。通过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各个环节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护理计划执行。(1)术前:护理人员应准备手术室手术器械,保证手术室无菌。准备术中需要的药品,并对其进行检查与消毒。在患者进入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带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减少患者存在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便于后续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在手术前缓解患者存在的不安情绪,使患者认识到手术治疗对于后续康复的意义。与患者深入沟通,在沟通交流中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2)术中: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患者,使其保持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为手术后续奠定基础。在手术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手术室内安静,将手术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为手术营造良好的清洁环境。结合当前手术进展,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存在的血块及碎屑,正确传递器械,选择并将钢板有效固定,进而冲洗并缝合,过程应保证轻柔,避免术中护理操作为患者带来不适感。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合理调整麻醉药物的滴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其变化,制定应急预案。(3)术后: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恢复意识后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打消患者的顾虑,为患者清洗手术后残留血迹。将引流管固定,并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移入普通病房。在患者移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避免挤压导管。为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在术后可以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使其辅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患者在入院后需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进行住院办理和病房整理。患者在入院后,应辅助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做好术前准备。术前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辅助患者掌握不同体位的姿势,便于手术过程中进行调整。手术过程中需帮助医师将患者麻醉,随后患者接受仰卧位,对患者手术一侧肢体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患者患侧消毒范围需上下多1个关节。对于创面的清洗需要使用20000-50000ml0.9%生理盐水实施,从而更好地预防感染发生,为后续切口愈合奠定基础。高渗及低渗液体冲洗创面需严格禁止,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患者创面组织细胞脱水及出现水肿的概率。借助过氧化氢对肌肉层和软组织进行清洁,在冲洗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过氧化氢与肌肉及软组织层充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过氧化氢可以彻底消除厌氧菌。使用灭菌皂液体对创面周围及创面上存在的油污进行清洗,避免出血量过大需使用电动空气止血仪。正确放置气囊带并为患者止血,在止血的时候需要充分使用空气止血仪,并对患者肢体血流进行有效压迫,阻断血液流动,在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进行创面止血,为医师提供无血液的清晰手术视野。若没有正确使用空气止血仪则会对医师手术造成干扰,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到电动空气止血仪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出保证。此外,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及护理重点,让患者在了解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后降低其心理压力程度,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手术进程。手术过程中需要首先利用大圆刀将患肢皮肤切开,随后借助电刀将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切开,使胫骨干充分暴露出来,随后对骨折断端进行复位。护理人员需辅助医师进行手术,并将点式复位钳递给手术医师,将骨折两端提起,随后将骨折断端进行复位。随后,准备内固定所需的所有工具,将钢板取出并折弯,保证钢板和患者骨折断端所需一致,而后将钢板固定。借助拉力螺钉将斜面骨折端进行固定,逐步测探和钻孔。在全部处理结束后应将伤口缝合,对切口冲洗消毒,放置引流管,缝合肌肉层和皮肤。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体温,保持手术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在患者身上覆盖棉被,做好保暖,避免低温症出现影响手术。在术后,护理人员应细致包扎伤口,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对手术室内所有器械进行有效处理。在患者苏醒后为患者讲解后续注意事项,制定正确的饮食规划,辅助患者尽快恢复,提升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始终按照骨科护理要求及下肢骨折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正确指导或者用药,保证患者骨折正确对位后,再将外固定装置拆除,随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辅助。

3 观察指标:分析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等康复指标;神经损伤、术后血肿、血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分值>90分表示对护理非常满意,分值处于60-90分表示对护理基本满意,分值低于60分表示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2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0.08±3.21)天、(6.24±0.57)周、(6.51±1.38)周;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8.73±3.64)天、(9.04±1.54)周、(10.64±2.27)周,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表1 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术后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w)下床时间(w)观察组28 10.08±3.21 6.24±0.57 6.51±1.38对照组28 18.73±3.64 9.04±1.54 10.64±2.27 t - 9.431 9.023 8.226 P - 0.000 0.000 0.000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神经损伤,2例出现术后血肿,1例出现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神经损伤,2例出现术后血肿,6例出现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29%,观察组更低,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3 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10例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对护理基本满意,3例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9.29%;对照组患者中7例对护理非常满意,10例对护理基本满意,11例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为60.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比较(n,%)

讨 论

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使下肢骨折发生率不断提升,作为骨科较为常见的多发骨折疾病,下肢骨折主要以老年人为多发群体,老年人会因为年纪较大,骨密度较低,提升下肢骨折的概率。患者一般情况下出现下肢骨折主要是因为受到外力撞击,从高处坠落导致。若下肢骨折,则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则会影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阶段临床对于下肢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一些患者会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存在基础疾病等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速度。下肢骨折对患者影响较大,不但会影响患者正常出行,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作为人体主要的负重部分,在出现下肢骨折后,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影响患者下肢功能。目前临床中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主要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这一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及负重功能[6]。但仅仅依靠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这时还需辅以正确护理配合才能够使治疗效果更优。

近几年来,我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护理方式,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体验,加速患者康复,护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善。临床治疗主要以人文主义为主,对传统医疗服务理念进行了改善,主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医院的后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手术质量,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护理。了解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在手术前正确指导患者缓解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从患者需求及特点出发,通过正确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相应的并发症,让患者理解手术室配合的重要性。在手术室内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始终保持动作轻柔,无菌操作,避免手术意外情况发生。手术室内操作的过程中,手术医师需要将患者患肢皮肤切开找到骨折断端进行复位,这时就会出现大量血液影响手术视野。因此这时需要护理人员正确使用电动空气止血仪。护理人员应始终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选择正确的止血带,并将止血带缚扎在患者患侧大腿根处,保持松紧度适宜。设定正确的压力,结合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调节,设定压力时间,避免因为血液受压长时间阻滞出现血管肿胀情况。观察患者呼吸及血液循环状态,若设备使用30-60分钟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停止使用,缓解10-15分钟后继续操作。手术室护理配合主要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获得患者信任,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治疗方式,使用通俗的语言和患者沟通,便于患者理解。手术前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接受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会因为对手术存在恐惧,术后疼痛等情况产生焦虑心理,延缓后续手术进程,还会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说服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想法,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后续恢复速度,将以往优秀治疗案例与患者分享,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打消患者存在的焦虑心理。下肢内固定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时候,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够全面,这也降低了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的护理质量。会出现术前在对患者进行患侧清洁不彻底、术中切口冲洗不到位、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不利等情况,不但增加了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风险,也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而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将患者治疗不同阶段更加系统的整合,使其融入统一的衡量标准中,提升手术进程的标准化、合理化,将患者围术期有效掌握,更好地进行科学干预,基于系统化理论打消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积极性,提升患者依从性。不但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反应,一些患者容易存在恐惧情绪,若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后续治疗则会大有益处。因此护理人员这时需要为患者介绍围术期的治疗方式,对于术中无菌操作和术后感染预防进行详细介绍,让患者放心。观察患者心态变化,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及时处理,排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正确指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后续手术治疗。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强化宣教强度,使患者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实现手术治疗和护理,增强患者对于手术及围术期护理后续康复的了解程度。便于后续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恢复训练方案,帮助患者展开患肢屈伸练习,肌肉刺激,使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护理人员在正确引导下,患者能够具有一定的自己护理能力,在术后患者正确操作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静脉血栓发生率,恢复速度和康复进程大大缩短。因此,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7]。一般情况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主要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但是这种护理方式较为单一,不够全面,无法照顾到患者的整个手术过程及心理状态[8-9]。而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可以有序规范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流程,并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流程展开护理,提升护理配合治疗[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0.08±3.21)天、(6.24±0.57)周、(6.51±1.38)周;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8.73±3.64)天、(9.04±1.54)周、(10.64±2.27)周,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神经损伤,2例出现术后血肿,1例出现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神经损伤,2例出现术后血肿,6例出现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29%,观察组更低,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10例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对护理基本满意,3例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9.29%;对照组患者中7例对护理非常满意,10例对护理基本满意,11例对护理不满意,总满意度为60.7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手术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不但可以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还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手术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