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12-15李春林吴国良林健祥孙水杰林福胜赵月欢
李春林,吴国良,林健祥,孙水杰,林福胜,赵月欢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机体对空间定位功能产生障碍引起,表现为自身感到眼前事物发生旋转或自身位置出现变化,伴胸闷、恶心等[1]。西医治疗眩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血管内治疗等方式,可减轻患者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2]。中医认为,眩晕病位在脑,与肾、脾、肝有关,多由肾精不足、气血虚衰致清窍失养引起,气血虚型多见,故治疗应以益气补血、定眩通络为主[3]。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通络定眩之功,符合气血虚型眩晕的治疗原则[4]。针刺具有调气血、通经络之功,通过温针督脉可升提清阳,充养脑窍,对气血虚型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气血虚型眩晕患者108例,旨在探究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针灸科收治的108例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女31例,男23例;年龄28~62岁,平均(46.87±5.17)岁;体质量指数18.7~26.6 kg/m2,平均(22.58±1.48)kg/m2;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1年,平均(0.54±0.20)年。观察组女29例,男25例;年龄29~61岁,平均(45.69±5.26)岁;体质量指数18.4~26.9 kg/m2,平均(22.69±1.52)kg/m2;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平均(0.59±0.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医研伦审批2021第39号)。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参照«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诊断,均存在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等症状,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慢[6]。②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血虚型眩晕的相关诊断标准,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7]。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依从性好;近1个月内无相关治疗史;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既往有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史者;伴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严重惧针、晕针者;对本研究中药成分过敏者;其他类型眩晕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主动退出研究者;无法按照要求完成治疗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4069,5 mg/粒)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降压、降脂治疗。
2.1 对照组 采用归脾汤治疗,方剂组成:茯神10 g,龙眼肉10 g,党参片12 g,当归10 g,木香10 g,远志10 g,炙甘草6 g,酸枣仁10 g,黄芪15 g,白术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 L,分早晚两次温服。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温针督脉治疗,督脉穴位选取腰阳关、命门、身柱、至阳、风府、大椎、百会,嘱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采用碘伏对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0.35 mm×40 mm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垂直刺入上述穴位3~10 mm,得气后再将点燃的艾炷(1 cm)插入至针柄2/3处实施温针治疗,直至艾炷燃烧结束后将针取出,并消毒针眼。每日1次,每周针刺5次,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以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拟定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5%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40%~75%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40%为无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②眩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③中医证候积分。将倦怠乏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无华、心悸少寐按照症状的重、中、轻、无分别计6、4、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④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LOGIQ7)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27例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20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63%(43/5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发作频率降低(P<0.05),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发作频率(次/周) 持续时间(min/次)观察组 54 治疗前 2.95±0.96 9.15±1.75治疗后 1.14±0.43△▲ 2.23±0.98△▲对照组 54 治疗前 3.14±0.89 8.86±1.86治疗后 1.93±0.66△ 4.01±1.36△
(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倦怠乏力积分 头晕目眩积分 恶心呕吐积分观察组 54 治疗前 3.96±1.05 4.18±1.12 3.86±0.94治疗后 1.06±0.42△▲ 1.39±0.51△▲ 0.93±0.20△▲对照组 54 治疗前 4.08±0.96 4.09±1.05 3.95±0.89治疗后 1.96±0.68△ 2.08±0.87△ 1.87±0.56△组别 例数 时间 面色无华积分 心悸少寐积分观察组 54 治疗前 3.75±0.92 4.04±1.21治疗后 0.68±0.31△▲ 1.17±0.47△▲对照组 54 治疗前 3.83±0.86 4.18±1.13治疗后 1.38±0.47△ 1.96±0.77△
(4)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Vm及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Vm较治疗前增快,P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Vm快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椎动脉 基底动脉组别 例数 时间 平均血流速度(cm/s) 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cm/s) 搏动指数观察组 54 治疗前 18.63±4.06 1.13±0.28 19.63±3.96 1.05±0.24治疗后 30.58±5.07△▲ 0.74±0.19△▲ 37.95±5.37△▲ 0.70±0.18△▲对照组 54 治疗前 17.93±4.21 1.16±0.32 18.95±3.84 1.10±0.27治疗后 25.68±4.74△ 0.89±0.21△ 28.57±4.80△ 0.89±0.22△
4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工作压力增加,使因过度疲劳、长期精神紧张及焦虑、颈肌紧张造成的大脑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逐渐增多。研究指出,眩晕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西医治疗本病侧重于病因治疗,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血管扩张剂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微循环,但整体效果不佳[8]。
中医认为,眩晕病位在脑,脑窍受扰或失于濡养,则眼花、头晕,与脾、肝、心、肾有关;体虚、情志、饮食等因素导致脾失运化,肾虚髓海不足,肝失条达,气血虚损,发生瘀、风、痰、火等病邪,各邪既可单独引发眩晕,又可相互搏结发病,故脾、肝、肾虚为本,瘀、风、痰、火为标。眩晕以虚为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血不行,血虚则不生气,导致上养脑窍气血不足,则致眩晕,治疗应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通络定眩为主[9]。归脾汤源于«济生方»,方中茯神宁心安神利水;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党参活血祛寒,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木香温中行气,消食健脾;远志安神益智,开窍祛痰;炙甘草复脉益气,缓和药性;酸枣仁养心安神;黄芪益卫固表,升阳补气,利水消肿;白术利水燥湿,健脾补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气、补血活血之功,使脑窍得以濡养,眩晕得以缓解。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具有扩张血管、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水平等作用[10];当归中的当归多糖可通过调节造血相关细胞水平以改善造血系统功能,当归中的挥发油、多糖类、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脑组织损伤等作用[11]。刘聪[12]采用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取得显著的疗效。
百会为督脉要穴,针刺该穴可升举清阳,补脑益髓,振复阳气,开窍醒脑;针刺风府可息风通络,醒神开窍;大椎为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针刺该穴可升提清阳、充养脑窍、振奋督脉之气;针刺腰阳关能舒筋活络,祛寒除湿;命门为元阳交会处,此穴脉气通于大肠俞,为督阳与大肠交会之所,针刺能益气和血,强肾壮阳;身柱为督脉要穴,针刺可清心宁神;针刺至阳能平抑肝阳,补益肝肾,活血通络。针刺以上诸穴共奏定眩开窍、益气养血之功,同时配以温灸可温化寒湿,温阳通脉,活血行气,改善脑部气血运行,进而改善眩晕症状[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治疗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眩晕发作,减轻临床症状。
研究指出,眩晕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有关,其形态改变可影响血流动力学,使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眩晕[15]。因此,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为治疗眩晕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m更快,PI更低,证实温针督脉联合归脾汤可改善气血虚型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增加脑血流量,达到减轻眩晕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归脾汤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督脉治疗可有效减轻气血虚型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增加脑供血量,可有效控制眩晕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未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有待后续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