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石针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观察※
2022-12-15蔺耐荣李国徽杨安石高彦斌
蔺耐荣,李国徽,杨安石,高彦斌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呈阵发性,是由体位变化所引起,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的发作性质的眩晕[1]。手法复位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BPPV常用的方法,临床疗效肯定且风险低[2],但手法复位后仍有13%~61%的患者感觉不适[3],临床上将其归为残余症状。目前对于残余症状尚无明确定义,结合文献[4-5]及临床观察,可将残余症状的临床表现概括为头晕、头昏、漂浮感、走路不稳感,以及害怕再次发生眩晕的不安全感、焦虑抑郁情绪,目前对于这些残余症状的治疗研究较少。银川市眩晕多学科诊疗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理论及治疗方法,取名为“稳石针法”。本研究运用稳石针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眩晕中心的92例患者,均确诊为BPPV且不伴有其他中枢或外周性眩晕疾病,经手法复位治疗成功后无位置性眩晕,变位性眼震试验阴性,但有残余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16例,女30例;年龄25~75岁,平均(55.0±12.6)岁;病程3~13个月,平均(7.0±1.6)个月;涉及后半规管37例,外半规管8例,前半规管1例。治疗组男13例,女33例;年龄26~73岁,平均(49.1±11.8)岁;病程2~14个月,平均(6.6±1.8)个月;涉及后半规管38例,外半规管6例,前半规管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银川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制定[6]。①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②眼震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 符合BPPV的诊断标准,经手法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能积极配合研究者完成症状、体征及相关病史资料的整理采集;年龄18~75岁;患者及其家属能提供联系方式并愿意接受随访。
1.4 排除标准 BPPV以外的其他前庭疾病患者;由其他心血管因素导致的眩晕患者;眼科或外伤等引起的眩晕患者;有严重器官损害患者。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误入的病例;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过程中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疾病;未按研究方案进行治疗者;自行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6 mg/片]口服,每次12 m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两周。定期复查患者血压、肝肾功能等。
2.2 治疗组 给予稳石针法治疗。①取穴。经验穴:筛区穴[乳突上嵴,外耳门后方延长线外耳道上棘之间的一浅凹(Macewen氏三角),该处骨面含有多数小孔,为导血管经过之处,又称为筛区,故名为筛区穴]、颅底五针(以枕骨下缘正中为一个标志点,以枕骨下缘和乳突后缘相交处为另一个标志点,沿枕骨下缘将两点四等分)、听宫、听会、耳门,均为双侧取穴。配穴:合谷、太冲、三阴交,均为双侧取穴。②嘱患者取俯卧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予常规消毒,消毒半径稍大,以避免感染。③针具选用华成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规格为0.30 mm×40 mm。④操作方法:颅底五针紧沿颅底进针,直刺15~25 mm,其余穴位垂直进针20~30 mm,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⑤出针后用指腹或棉签按压针眼处3~5 min,避免出血形成局部血肿,造成感染。⑥操作原则:针具在枕后操作时,针尖方向一定要紧贴颅骨面,切记不能离开颅骨面操作,以免造成危险。针具在枕骨下缘正中操作时,一定要控制针刺深度,避免针具刺入椎管或损伤延髓及脊髓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以上治疗每日上午针刺1次,周一至周五治疗5 d,周六日休息,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从眩晕、头晕、恶心、Mann′s试验、踏步试验、自发眼震、Hallpike′s等方面进行评分[7],其中恶心症状按照存在、无分别计1、0分,其余项目按照严重、相对严重、偶尔、无分别计3、2、1、0分,总分为0~19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无残余头晕症状;显效:残余症状减轻,有轻微头晕或眩晕,偶尔发生,对正常生活和工作不造成影响;有效:残余症状缓解,有轻微的旋转、晃动,仍能坚持工作,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无效:眩晕或头晕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发作时不能起身,需要卧床休息[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组 46 16.1±1.9 2.9±1.4△▲对照组 46 16.2±1.8 3.7±1.5△
4 讨论
BPPV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前庭功能紊乱及中枢的不完全代偿有关[9]。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口服西药、前庭康复、中药及针灸治疗,前庭康复及口服药物临床治疗周期长,且西药不良反应明显,很多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久之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加重该病的症状。王玉琳等[10]以晕听区为主穴进行针刺并施以手法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现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内耳淋巴循环,增加内耳末梢氧的供应,可明显改善复位后产生的残留症状。1项Meta分析表明,针刺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能降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提高总有效率,且在DHI评分的敏感性分析中,针刺治疗结果更稳定[11]。
BPPV属于中医“眩晕”范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认为BPPV的病机是髓海不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与人体经络、脏腑密切相关。针刺穴位主要功效为疏通气血、调和阴阳,根据针灸选穴依据,以近部选穴为主。稳石针法取穴主穴为筛区穴、颅底五针、耳门、听宫、听会,筛区穴为经验用穴,针刺此处能刺激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1项针灸治疗BPPV的数据挖掘研究表明,针灸治疗BPPV选穴以近部取穴为主[12],而稳石针法所选穴位主要为近部选穴。颅底五针紧贴颅底,能直接作用于局部,起到疏通气血以止晕的目的。耳门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针灸甲乙经»云:“耳门,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为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交会穴,«针灸逢源»云:“听宫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听会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针灸大成»云:“主耳鸣耳聋牙车脱臼。”耳门、听宫、听会为耳部局部穴位,发挥局部治疗作用,能调畅气机,起到稳定耳石、防止耳石脱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作为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一个评估指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用于评估眩晕患者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稳石针法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能明显降低患者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量表评分。
综上所述,稳石针法能明显改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可作为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新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但其临床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期从生理、病理机制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