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薹用普通白菜新品种青苔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2022-12-14邵贵荣朱彬林晓方勇曹萍颜光申崔田蒋鹏

中国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商品性软腐病霜霉病

邵贵荣 朱彬 林晓 方勇 曹萍 颜光申 崔田 蒋鹏

(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100)

青苔一号为薹用普通白菜新品种,抽薹快,较耐寒,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采薹75 d(天)左右,平均薹高25 cm,薹粗2.1 cm,净薹质量35 g,口感佳,风味和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1 400 kg 左右。

普通白菜原产中国,属于不结球白菜的变种之一,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绿叶类蔬菜,其品种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消费习惯和种植区域性。普通白菜一般以食用叶片和叶柄为主,且不同生育期均可食用,如福建地区主要食用单株质量50 g 左右的小棵菜,上海地区喜食鸡毛菜,北方地区以食用大棵菜为主。菜薹(菜心)是不结球白菜的另一个变种,以食用花薹为主,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营养丰富。随着消费者对普通白菜食用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薹用普通白菜也日益为人们所喜爱,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以往普通白菜育种主要注重抗性和产量,薹用普通白菜专用品种选育较少,导致目前生产上的薹用普通白菜主要是一些易抽薹的常规种或部分杂交种,缺乏专用品种。为此,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大量的种质材料进行鉴定、筛选,以优质、薹用为育种目标,选育出薹用普通白菜新品种青苔一号(图1),目前该品种已在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宁夏等地区累计推广300 hm2。

图1 青苔一号

1 选育过程

母本S21 是2007 年从北京引进的品种碧秀经5 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07 年秋季在试验田中侧重选择叶片和叶柄均为绿色的单株,2008 年春季开花时进行人工自交分离,每株种子分开采收,秋冬季进行抗性鉴定,选择综合性状优良且抗病的株系翌年春季留种,并进行自交亲和指数测定。通过连续5 代自交分离与选择,于2012 年育成,该自交不亲和系耐湿性较强,抗病,易抽薹,薹绿色、有光泽,叶片绿色,叶柄浅绿色,商品性好,自交亲和指数为0.15。

父本S22 是2007 年从江苏引进的品种苏州青经5 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07年冬季在试验田中侧重选择束腰性较好、耐湿、叶色深绿、商品性好的单株,2008 年春季开花时进行人工自交分离,每株种子分开采收,冬春季进行抗性鉴定,选择综合性状优良且抗病的株系翌年春季留种,并进行自交亲和指数测定。通过连续5 代自交分离与选择,于2012 年育成,该自交不亲和系耐湿性较强,易抽薹,薹绿色,叶色深绿,叶柄亮绿色,商品性好,自交亲和指数为0.20。

2013 年春季配制杂交组合,2013—2014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5—2016 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青苔一号均表现突出。2021 年12 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80457.4。

2 产量表现

2013—2014 年在福建金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清江白为对照,青苔一号两年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1 401 kg,比对照清江白增产16.8%。2015—2016 年在福建省福州、莆田、三明、宁德、南平进行区域试验,青苔一号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1 378 kg,比对照清江白增产13.4%。2015—2016 年同时在福建省的闽侯县、云霄县和建瓯市等地区进行生产试验,青苔一号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为1 424 kg,比对照清江白增产14.2%。

3 抗病性

在2013—2014 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过程中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青苔一号霜霉病平均病情指数为5.2,软腐病发病率为3.2%,强于对照清江白(霜霉病平均病情指数为9.6,软腐病发病率为7.4%)。

4 商品性

青苔一号薹直条、光泽度好、绿色,薹叶较小,商品性好。经多次品尝鉴定,青苔一号均表现为口感佳、风味好。

5 品种特征特性

青苔一号为杂交一代薹用普通白菜新品种,具有抽薹快、较耐寒、抗病等优点,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采薹75 d(天)左右;株型直立,平均薹高25 cm,薹粗2.1 cm,净薹质量35 g,薹叶椭圆形,薹直条、光泽度好,口感佳,风味好,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1 400 kg 左右。适宜福建省冬春季种植。

6 栽培技术要点

6.1 播种及间苗 福建省平原地区12 月开始播种,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方式,浅平畦栽培。育苗移栽每667 m2用种量100 g,在幼苗具4~5 片叶时移栽;直播每667 m2用种量400 g,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并用腐熟的有机肥(秕谷+鸭粪)盖种,盖种后喷灌,将畦面浇透,然后再喷洒60%丁草胺乳油800 倍液。当幼苗具有5~6 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株距和行距保持在10 cm 左右。

6.2 水肥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适当增加喷灌次数,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出芽;齐苗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间苗后立即追肥1 次,每667 m2撒施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20 kg、尿素10 kg;开始抽薹时进行第2 次追肥,肥料类型和用量同第1 次追肥,施肥后要立即抽水喷灌,且要浇透,以免肥料落在叶片上引起烧苗。

6.3 病虫害防治 普通白菜虫害主要有跳甲、小菜蛾,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软腐病。青苔一号生长期处于冷凉季节,病虫害为害较轻,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物理防治可通过悬挂黄色粘虫板、灭虫灯等降低虫口密度。

6.3.1 跳甲 种植多年的白菜基地尤以跳甲危害严重,且防治困难,幼虫主要为害根部,成虫为害叶片。跳甲幼虫防治方法:一是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耕翻时每667 m2均匀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4 kg,可杀死幼虫和蛹,持效期在20 d(天)以上;二是植株生长期采用药剂防治,幼苗出土后立即对田间虫害情况进行调查,在跳甲危害初期及时用30%联苯·噻虫啉水分散粒剂1 200 倍液,或20%啶虫·哒螨灵微乳剂2 000 倍液,或22.5%氯氟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喷雾,连喷两次,每次间隔5~7 d(天)。

6.3.2 小菜蛾 间苗后是防治小菜蛾最关键的时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剂500 倍液+16%甲维 ·茚虫威悬浮剂3 000 倍液喷雾,视情况防治2~3次,每次间隔5 d(天)。

6.3.3 霜霉病 青苔一号抗霜霉病,一般不需要防治,可在抽薹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35%烯酰·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预防,一般喷雾1~2 次,每次间隔7 d(天)。

6.3.4 软腐病 软腐病呈点状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并用45%代森铵水剂700 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1~2 次,每次间隔7 d(天)。

6.4 采收 一般一次性采收,以花蕾紧密未散开时采收最佳,菜薹采收长度以20 cm 左右为宜。

猜你喜欢

商品性软腐病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