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皮革行业绿色发展对策

2022-12-14陈军伟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
关键词:皮革废水智能化

陈军伟

(新疆科技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这体现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多做贡献的主动担当,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向世界明确,中国要走绿色复苏、绿色转型的道路。皮革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的轻工支柱产业,在人民生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拉动内需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重点监控的污染行业之一。皮革加工生产过程工艺繁杂,所需的化学原料多,这些化学原料含有的有毒有害成分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污染而且难治理。现行的环保政策越来越苛刻,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皮革行业势必要在“双碳”目标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2]。

1 皮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环保及节能减排压力大

皮革行业作为一项传统高能耗、高排放行业[3],在发展初期注重经济发展,生产中排放的“三废”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程度仅次于造纸业、酿造业。其粗狂式、低质化的生产方式和众多家庭作坊式的企业模式都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分为废水、废固。其中,皮革废水主要来源于皮革生产湿操作阶段,脱脂废水、浸水废水、鞣制废水、浸灰脱毛废水约占总量的一半。而在皮革行业排放的工艺废水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分别是COD、BOD、悬浮物、硫化物、铬化合物等。由于企业生产设备过于陈旧、污水处理技术落后,企业缺乏专业的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污水处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皮革行业废水处理不达标、随意排放不环保、产业效益不稳定,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皮革行业每年排放的废水约为1 亿吨[4],而行业的水循环利用率却不到12%。环保高压常态化倒逼皮革行业转型,皮革行业环保及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

1.2 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短缺

人才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在高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皮革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每年约为400 人[5]。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勉强过半,而这近半数的专业工作者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多数又选择了离职。皮革行业面临着技能型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

随着皮革行业逐渐转型至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定的人才队伍在推动皮革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当前人才流失、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新老接替出现断档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不能满足并适应皮革行业发展需求。皮革行业的转型发展急需实操能力较强的技术型人才、综合能力强的管理型人才、知识储备丰富的专业型人才、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6]。而企业如何广纳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现阶段亟待解决也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引进且留住更多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已迫在眉睫[7]。

1.3 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

自动化、智能化是制造业发展方向,也是皮革行业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虽然皮革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但行业智能化转型势必淘汰旧产能。然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引进智能化设备将成为产业的巨大经济包袱。企业既怕产生投入风险,又怕错失市场机遇,导致企业创新意愿低。在综合考虑人工成本、购买设备成本,能产收益基础下,多数企业仍选择采用人工劳动力。再者,多数皮革企业仅对部分生产设备采用智能优化升级,以缓解劳动力紧张短缺。这诸多原因及因素使得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皮革行业智能化生产的普及存在难度。

1.4 成本高、利润低、融资难

皮革行业人工成本以及环保投入不断提升,同时因市场供大于求,我国皮革行业的利润逐渐降低,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减少或者投入能力有限,企业销售终端很难通过提价抵消增加的成本,便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对产品进行竞价,形成了恶性循环。

融资也是皮革行业面临的一项难题。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条件苛刻等困扰着企业发展,企业升级转型需要资金支持,但因皮革行业污染严重、利润低等问题,以致很难得到有效融资。各种因素叠加,加重了企业成本负担,不利于皮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在双碳目标下,走绿色环保的道路是皮革行业的唯一出路。

2 双碳背景下皮革行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制造水平

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与此同时,充分深入调研掌握皮革行业在绿色制造、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构建、完善皮革行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合理科学制定环保政策与标准,避免“一刀切”,切实推动皮革行业长足有序发展[8]。

皮革行业实现绿色制造发展关键在绿色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9]。皮革行业要加大环保材料的研发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水、废固的排放,加强行业废水循环利用以及固体废物资源再利用,探索循环利用以及跨产业链的资源再利用路径。加强无铬鞣制、废水除臭脱盐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减少废水减排;提升节水技术,大力研发浸水废液、铬鞣废液等循环利用,加大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推动行业含铬固体废料资源再利用的技术研发,变废为宝,提升末端治理水平与能力[10-12]。

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制造水平,要大力推动科研院校、皮革行业上下游企业、皮革产业特色区域政府等共同参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与研发,深化产教研相融合。科研院校、产业特色区域政府建立皮革行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转型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2.2 高校大力培养人才,企业留得住人才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引导不同院校的错层次培养,以满足适应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皮革行业相关院校专业要充分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皮革企业进行调研论证,了解企业需求哪方面人才。在此基础上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宜的教学大纲,设置符合皮革产业发展的专业课程,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依托专业服务皮革行业,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让“产”与“教”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需求,推动皮革行业全面升级转型。高校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积极推进“1”与“X”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协会要以皮革行业立意,与高校加强联系合作,多组织行业技能大赛、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皮革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皮革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队伍战略合作,科研、技术人才相互配合,共同参与课题,解决企业难题,协同研发新型绿色制造技术。

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皮革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培养了人才,企业要多方多元留住人才。一要加大在人才招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力度与投入,提高毕业生薪酬待遇、改善食宿、丰富业余生活。二是在管理上对年轻职工的职业成长方向进行引导,努力培养更多技术型、创新型以及胜任管理工作的员工,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三是畅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晋升职业生涯规划通道。四是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对毕业后从事皮革行业相关的院校学生进行资金补助。

2.3 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是皮革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皮革生产加工工艺相比,使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有精准(化料实现数据化、降低了配液出错率、温度控制质量控制更加精准)、卫生(管道输送化料、隔绝了刺鼻气味)、安全(避免人工加料事故、酸液的烧伤)、可追溯(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追溯)四大亮点。皮革机械行业稳定发展为建设智能化工厂打下良好的基础。皮革机械行业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皮革行业智能化,推动工艺设备升级。目前来看,皮革企业智能化需要时间的探索,特别是需要突破关键瓶颈技术。智能化进程绝非一蹴而就,工厂升级转型,应循序渐进,先实现自动化,再提升到生产智能化。未来蓝皮验级、绷板、成品验级、成品包装、喷浆机自动喷匀、智能调色等技术智能化的开发与应用将成为皮革行业热门。智能化时代,机遇挑战并存,对皮革行业来说,要从低价竞争、薄利多销的行业氛围中惊醒,不能在末端赛跑,要有全球化的视角,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业转型,提升皮革生产加工工艺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创新升级产品提高附加值,提高产品标准、拉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

2.4 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强化皮革行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等公共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技术创新集聚整合与技术孵化作用,以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提升产业的创新效率,解决双碳目标下皮革企业的疼点与难点。以皮革产业示范基地、特色皮革产业园区、创新型市场等平台为载体,开展多种多样市场拓展活动,提高平台做为皮革企业信息、资源等对接渠道的融通支撑力。鼓励引导皮革行业设立基金,撬动资本对行业企业的定向的支持,打破融资难、融资条件苛刻等瓶颈,推动皮革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2.5 建立产业集群,改善产业结构

我国皮革产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份,企业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小。皮革行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战略,依托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产业布局,东部地区着重提质增效,引导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和有效承接,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在新技术、新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转移转型结合、提升扩张共进新型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行业做优做强[13]。

长期以来,皮革行业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拉动内需实现,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影响大环境下,全球的贸易壁垒风险不断激增,给皮革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此,皮革行业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以提升产业质量为支撑,以供需平衡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皮革行业根据发展现状,强化自主创新,积极推动行业品牌建设,注重高端产品、环保材料的研发投入,推行绿色设计理念,不断探索一条高品质、绿色健康环保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3 结语

综上所述,双碳目标下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皮革行业要转变经营和发展理念,推进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本文通过皮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一些双碳背景下皮革行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期望皮革行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低污染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和创新皮革工艺,全面推进皮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皮革废水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皮革回潮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加工虾废水用于制作食物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皮革机制
彰化-设暗管排毒废水的电镀业者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