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贝伐珠单抗与西妥昔单抗在原发肿瘤未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2022-12-14评论者李英儒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广东广州510000mailliyingru610163com李绍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浙江温州325000maillishaotang163163com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4期
关键词:贝伐珠转移性生存期

评论者:李英儒(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广东广州,510000;E-mail:liyingru610@163.com);李绍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浙江温州,325000;E-mail:lishaotang163@163.com)

【评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最常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比较结果仍存在争议。2017年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美国随机对照研究(CALGB 80405研究)发现,接受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的未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晚期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与接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的患者之间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14年发表在Lancet上的FIRE-3研究结果表明,在客观缓解率方面,西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西妥昔单抗组的总生存期优于贝伐珠单抗组[2]。因此,进一步研究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在生存结局方面的差异,将为未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主要比较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未接受原发肿瘤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手术转化率,结果发现西妥昔单抗组的生存率和手术转化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因此,对于无法进行原发肿瘤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西妥昔单抗可能是一线治疗的首选。同时,该研究分析发现接受原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靶向治疗,总生存期均优于未接受原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贝伐珠单抗组和西妥昔单抗组的总生存期相近。Faron等[3]对1 155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切除与较长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Korkmaz等[4]研究了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前进行原发肿瘤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行原发肿瘤切除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优于原发肿瘤未切除的患者,尤其是KRAS突变的患者。上述研究表明,原发肿瘤切除术与患者的生存结局具有良好的关联。然而,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果。日本的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3年在国家癌症中心医院连续接受含至少一种分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化疗的208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原发肿瘤切除仅具有微弱的影响,不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5]。Kanemitsu等[6]的一项开放标签、随机、Ⅲ期临床iPACS试验研究表明,原发肿瘤切除术未提高无症状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结直肠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具有许多生物学特性,肿瘤位于右侧结肠还是左侧结肠会影响肿瘤的侵袭行为和治疗决策[7]。有研究表明,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的预后、分子机制存在差异[1-2,8]。如果该研究继续对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进行分层研究,接受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此外,该研究没有提供患者RAS、BRAF等基因的状态。研究表明,RAS突变的患者不能从西妥昔单抗中获益[1-2]。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结合肿瘤位置、基因状态等,进一步比较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治疗对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或手术转化的影响。

猜你喜欢

贝伐珠转移性生存期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和预后分析*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对大理白族地区大肠癌合并血吸虫感染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贝伐珠单抗与顺铂、5—FU不同时序给药方式对胃癌的影响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