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小华治疗心悸经验※

2022-12-14孔京晶戴小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8期
关键词:调护行气心脾

孔京晶,戴小华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心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已,甚则不能自主,临床上通常分为惊悸和怔忡[1]。心悸发作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甚至喘促、眩晕、晕厥、失眠、脉律不齐等表现。关于心悸,历代医家有着不同的见解,中医对于心悸的认识最早见于《素问·本病论》,其言:“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间作。”指出气候异常变化可导致心悸。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明确提出心悸病名,如“心下悸”“心动悸”“心中悸”“惊悸”等,一直为后世所沿用。张仲景认为,心悸发作时,脉象多为结代脉,并提出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2]。元·朱丹溪认为,虚、痰是心悸病的主要发病原因[3]。金·李东垣《脾胃论》曰:“善治斯疾者,唯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调脾胃,安五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提出心病由脾胃论治的观点[4]。明·张景岳提出阴虚是导致怔忡的主要原因[5]。清·王清任认为心悸的主要病因是瘀血内阻,阻于心脉[6]。

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形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7]。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过缓、心房颤动或扑动、期前收缩、各型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或表现以心悸为主症的疾病,均可参照心悸治之。

戴小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获安徽省名中医、江淮名医、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荣誉称号,担任安徽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安徽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数十载,勤求古训,追本溯源,理论结合临床,对于医治心悸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戴教授治疗心悸的宝贵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多数医家认为,素体体虚、感受外邪、七情内伤、药食不当、劳逸失调、他病或失治误治等均可导致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气、痰饮、瘀血上扰心神,发为心悸。朱良春教授提出,心悸的病机为阴虚、阳虚、阴阳两虚[8]。戴教授总结前贤经验,结合自身临床心得,认为心悸病位在心,涉及肝脾,尤与脾关系较为密切;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为心之阴阳气血亏虚,标为气滞、血瘀、痰浊。

1.1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心神失养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张小萍教授提出脾胃气化学说,认为脾胃气化无力是心悸发生的关键[9]。李德新教授强调治脾胃以安五脏,认为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可获良效[10]。邓铁涛教授认为,肝、脾、肺、肾与心悸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四脏之中最为密切者当属脾,并提出“心脾相关论”[11]。华明珍教授认为,心脾在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提出心悸的发病多因脾而起[12]。戴教授认为,心居于上焦,主血脉,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主生血、行血,脾主统血,使血液行于脉中,濡养全身。五行中心脾为母子相生关系;经络上两者相通。心病日久可累及脾,脾病也可侵犯心,即母病及子,子病犯母。心气亏虚及心阳虚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气血双亏,心失濡养,发为心悸;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也可导致气血亏虚,日久心失所养,亦可引发心悸。由此得出,心脾两脏在生理、病理上均关系密切。故戴教授提出治疗心悸时应重视调护心脾。

1.2 脾胃虚弱,痰饮停聚,痰瘀互结 南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言:“留蓄心包,怔忡惊惕。”指出心悸的一大原因在于痰饮。林钟香教授认为,痰饮、瘀血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关键病因,痰瘀阻络是关键病机,治疗时应调畅气血、痰瘀同治[13]。对于心悸的病机,邓铁涛教授还提出痰瘀相关论,认为痰是瘀的初期表现,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14]。现代血流动力学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认为血液的推动力与中医所说的“气”的作用相似,对血液流速、流量的影响至关重要[15]。戴教授认为,痰、瘀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两者互为因果,一方面,痰浊阻滞脾胃,影响气机升降及气血运行,痰阻气滞,形成瘀血;另一方面,瘀血内阻,津液输布失司,聚而形成痰饮。脾胃失和,水湿、痰饮停聚,上凌心肺,心悸乃生;脾气亏虚、肝脾气滞导致血行受阻,瘀血停聚,日久聚而成痰,痰瘀阻滞心脉,心神失养,而见心悸不安。

1.3 肝气不畅,气机郁滞,气滞血瘀 《血证论》记载:“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心脉得畅。”[16]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指出,心悸主要责之心,病及肝,心肝同病,治疗时应注意疏肝行气、补养肝血以治本,根据痰、火、瘀之偏重以治标,气血并调,心肝同治[17]。戴教授认为,心主血脉,肝脏居中焦,主藏血,二者共同作用于血液的运行;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二者在调畅情志等方面有协同作用。肝与心为母子之脏,属五行相生关系,肝病日久累及于心,心病也可侵犯肝,患者情志不遂,伤及肝,气为血之帅,气机郁滞,血行受阻,心脉不畅,心神失宁,可致心悸。

2 辨证施治

2.1 主要治法 本着中医学中“补虚泻实”的原则,戴教授尤注重心脾同治,运用调护心脾、化痰散瘀、疏肝行气之法治疗心悸病证。

(1)益气补血,调护心脾 用于心脾两虚证。此证患者多见心悸,伴心慌,纳呆,进食稍多则腹胀,易劳累,神疲乏力,精神欠佳,便秘,或大便干稀不调,睡眠较差,舌淡,或伴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戴教授认为,治疗上应施以益气补血、调护心脾之法。脾能升举清阳,进而益气养心。因此,调补脾胃是补益心气的重中之重。气为血之帅,并能生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化气,气与血二者互为根本。若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充血盈,荣于心神,心有所主,心悸渐消。戴教授常用调护心脾方、归脾汤加减治之。

(2)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用于痰瘀互结证。此证患者多见心悸,伴胸闷或胸痛,恶心纳呆,口中黏腻,肢体困倦,或呕吐痰涎,舌质紫暗,苔白或黄厚腻,脉弦涩或弦滑。戴教授认为,治疗上应施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之法。脾气健运,则生痰无源,无痰则气血调畅。戴教授强调,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牢牢抓住“痰瘀并治”这一病机特点,治痰与消瘀并重,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之。

(3)疏肝行气,活血通脉 用于气滞血瘀证。此证患者多见心悸,伴心慌,胸胁胀痛或闷痛,心情烦躁易怒,肌肤甲错,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涩。戴教授认为,治疗上应施以疏肝行气、活血通脉之法。该证多见于伴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的心悸患者。肝气不畅、血瘀阻滞是心悸日久的主要病机[18]。疏理肝气,肝气条达,气滞乃行,气行则血行,血行通利,心脉得以通畅,心悸乃愈。戴教授常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之。

2.2 用药经验 戴教授治疗心悸常以调护心脾为主法,基础用药选陈皮、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固护脾胃,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治疗。偏于气滞者,加建神曲、枳壳、炒谷芽理气健脾和中,而较少使用青皮、柴胡、枳实等温燥破气之品,恐有伤阴之弊;偏于痰浊者,加瓜蒌皮、半夏、竹茹、白芷、蒲公英等清热豁痰泄浊;血瘀偏重者,加赤芍、丹参等活血行气,取“气行则血行”之意,较少使用三棱、莪术等破血行气之品,以防耗气动血,损伤阴液;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补气扶正;偏于阴虚者,加麦冬、枸杞子、五味子、生地黄滋阴,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亦常用白芍酸甘化阴;兼见眩晕者,加天麻平肝息风;兼见不寐者,加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养血安神;兼见反酸者,加煅瓦楞子制酸止痛。经戴教授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运用调护心脾为主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可收到良好疗效。

2.3 注重情志疗法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许多心悸患者检查心脏并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更多的是情志致病。此类患者除心悸外,常伴有善太息、胃脘胀、舌暗、脉弦等肝郁气滞症状。治疗时除加用疏理肝气的药物之外,戴教授十分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五行相胜原则,对不同情况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调畅情志的方式,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等。情志疗法可增进药物治疗的功效,不可或缺。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33岁,2021年1月12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心悸、心慌2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于2年前因思虑及劳累后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心慌,至多家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经西医治疗,症状未见显著改善。1个月前心悸、心慌症状加重,遂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刻下症:纳眠差,进食稍多则腹胀,乏力,便秘。体格检查:血压122/78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0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既往史:否认既往史。平素工作劳累,压力较大。无药物、食物过敏史。西医诊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证。治以益气补血,调护心脾。方拟调护心脾方加减。方药组成:麸炒白术10 g,陈皮6 g,茯苓10 g,酸枣仁10 g,远志6 g,广木香6 g,枳壳10 g,蒲公英10 g,火麻仁10 g,炙甘草3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嘱患者适当放松心情,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适当运动。2021年1月20日复诊:患者诸症好转,心悸、心慌发作频率明显减少,腹胀、乏力、便秘等症状消失,纳寐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继予上方加减继服14剂,后随访患者已痊愈。

按语:该患者因思虑及劳累伤及心脾,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于濡养,故见心悸、心慌、乏力;心神受扰,故见不寐;脾胃受损,无以运化水谷精微,故见食后腹胀;脾胃失调,水液运化失司,肠道失濡,故见便秘。方中麸炒白术、陈皮、茯苓健脾燥湿,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行气健脾,枳壳理气宽中除胀,蒲公英清热解毒,火麻仁润肠通便,炙甘草补脾气、调和诸药。全方扶正祛邪,清补兼施,共达燥湿健脾、养心安神之功。随证治之,则患者脾气健旺,气血调达,心悸渐消,诸症愈。

4 小结

戴教授认为,心悸病位在心,与脾关系较为密切,应从心脾两虚、痰瘀互结、气滞血瘀3个方面论治,选方用药时重视辨脏腑亏虚程度的不同,或痰饮、瘀血、邪气等实邪之有无,或补益气血阴阳之不足,予以调护心脾、化痰散瘀、疏肝行气之法,同时注重调畅情志,配合情志疗法,故临床常收效良好。

猜你喜欢

调护行气心脾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老年人的中医饮食调护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蔬果
便秘的调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