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的中医饮食调护

2017-01-23曾于林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调护老年人

【摘 要】 人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机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提出的标准是:60-74的人群称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称为长寿老年人。老年人,顾名思义,典型特征就是“老”,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功能逐渐衰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消化系统萎缩,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老年饮食营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

【关键词】 老年人 中医饮食 调护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我县地处边远,老龄化更加明显。我科2014年共收住住院患者1407人次,其中60岁以下的有376人(40岁以下108人),60-74岁的有406人,75岁以上的有578人,90岁以上的有47人;2015年共收住住院患者1426人次,其中60岁以下的有385人(40岁以下105人),60-74岁的有449人,75岁以上的有539人,90岁以上的有53人。因此,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已经成为医学界大力研究的重要课程。

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的调护和指导。

中医饮食调护: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人的体质、年龄等不同,故在饮食调护时应因人而异。合理的饮食护理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药补不如食补,食疗胜似医疗”,食疗在中国民间,无论古今,都很盛行。

1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1.1 老年人因牙周病、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1.2 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出现异常,以致影响食欲。

1.3 胃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60岁以上老年人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1.4 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2 食物的四性五味

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上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

所谓“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物不同的属性,加上不寒不热的平性,又可称为“五性”。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有些还包括淡味和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

此外,还应注意食物与药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如服用中药一般忌食生冷、腥腻、浓茶;人参忌萝卜;蜂蜜忌葱;白术忌桃、李;茯苓忌醋;甘草忌鲤鱼;黄连、乌梅忌猪肉等。

3 老年人中医饮食的四大原则

3.1 灵活选择食物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老年人食补也要随季节变化协调,科学饮食,因时因地食补。春季多食菜粥类清淡食物,夏季多食绿豆汤之类的甘凉之物,秋季多食乳品类的生津食品,冬季食用羊肉温补精气。

3.2 适应个人特点

每个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生理状况、生活习惯选用保健食品,不断调整饮食。

3.3 以自身表现选择食物

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各种疾病也会增加,要根据疾病表现选择食物。

3.4 注意食物性味

老年人要了解食物性味,根据需要进食。

4 老年人常见病症的饮食宜忌

心系病症:饮食宜低盐、清淡素食;忌食动物脂肪、内脏等肥腻之物及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之品。

肝胆系病症:饮食宜给予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鱼、蛋奶类;肝硬化腹水患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肝昏迷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之品,少进动物脂肪。

脾胃系病症:饮食宜给予细、软、热、烂、易于消化、营养丰富之物;腹泻者饮食宜清淡、半流质或软饭,忌食寒凉滑润之品;胃酸过多者宜食含碱食物;忌食生冷、煎炸、硬固等刺激性食物。

肺系病症:饮食宜富含维生素的清淡素食、水果;肺热盛者宜食清热化痰之品;肺寒者忌食生冷、瓜果;哮喘患者忌食海鱼等发物;忌食油腻、辛辣、烟酒、甜腻之品。

肾系病症:饮食宜给予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动物性补养类食物;水肿患者宜食冬瓜等利尿消肿之品;肾虚者宜食鸡、鱼、蛋奶类等补养品;肾炎患者宜食低盐或无盐饮食;忌食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之品。

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运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饮食对人体生命活动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上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做好饮食调护。

总之,在选择食物时,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有益于健康。

参考文献

[1]徐桂华 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供护理学专业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2014.11重印)

[2]张锋.老年人的中医饮食调护.医学信息,2012,25(6)

[3]范秀英 陈德花 赵丽辉.老年人的饮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2(9):948

[4]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饮食指南(在线文档分享平台)

作者简介:曾于林,女,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3年。

猜你喜欢

调护老年人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