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近气不失,远气乃来”

2022-12-14雒成林刘洪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8期
关键词:邪气医者正气

曹 熙,雒成林,刘洪颖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始见于《素问·调经论》,从针刺的角度解读这8个字,其意在于强调候气、得气、守气、调气的重要性,而现今医者于临床针刺易忽视候气、得气、守气、调气的重要意义,使针刺手法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医师对于针刺手法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得不够充分。基于此,笔者将从临床意义、操作方法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近气不失,远气乃来”进行探析。

1 临床意义

1.1 提高补泻效率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中医认为疾病总属虚、实两类,通过各类针刺手法可以补虚泻实以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创造出多种针刺补泻手法,如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及复式补泻等手法。由于针灸科门诊量与日俱增,压缩了单次治疗时间,部分医者在患者刚刚“得气”,即出现针感时便停止手法操作,更有甚者只追求针刺速度而忽视了患者得气与否,这就是一味地注重治疗的“果”——聚焦于补泻手法本身,而忽视了产生补泻作用的“因”。“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针刺补泻手法的要领,更是提升临床疗效的关键。《素问·调经论》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能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这段文字详细阐述了呼吸补泻手法中补法的操作要领,强调吸气进针后要耐心等待以候其气至,待针下经气充实,针感紧密缠绕于针尖,方可于患者呼气时出针,使已至之气不散失,方可引来远处未至之气,从而达到补益的效果。从整体上看,针刺补泻手法可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的催气导气、中期的补虚泻实、后期的腧穴开阖[1]。提插、捻转等手法都是为了让针感不失,远气而至,行于病所,只有在保持针下气感不散的前提下,施行具体的补泻手法才能达到补虚泻实之功,即“气至而有效”,这就是“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对于针刺补泻的重要意义。

1.2 调节全身气机 《灵枢·刺节真邪》言:“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可见针刺治疗疾病在于调节全身气机。《灵枢·终始》言:“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指出针刺之要在于使气机调和、脉象恢复和缓[2]。在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不同环节,“调气”有不同含义及操作手法[3],而不同手法均可调畅全身气机,达到脏腑调和、阴平阳秘、正气至而邪气祛的作用。此外,针刺所调之“气”,并不局限于经络之气,也包括了正气、谷气、邪气[4]。通过针刺手法调节一身气机运行,使周身气机通畅,左升右降,无所障碍,如此方可使百病自消,机体恢复正常。

此外,行针手法的目的是令患者“得气”,补泻手法则是在“得气”的基础上调畅患者气机,使邪气祛,正气恢复。部分医者在行针时过于重视使“近气”至,忽视了在得气的基础上调动经气这一关键步骤,未能达到应有的调动全身气机的作用。不仅如此,得气后立即施行补泻手法,或得气后刺于深层,均可导致刚聚集的经气立即消散,即“近气尽失”。针下经气未能聚集,远处气机得不到调动,气机则无法通畅,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2 操作方法

“近气不失”作为一种令针下气感持续性存在的针刺手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细致入微。部分医者在针刺时着重于舒张、提捏等进针法,以及提插、捻转等行针法,而忽视了针刺过程中的押手,以及候气、辨气、守气的重要性,而这正是使近端之气不丢失,远部经气传达而至的关键。

押手对于针刺后“近气不失”至关重要。《难经·七十八难》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强调了押手在针刺中的重要作用,因押手通常为左手,故称“信其右”。《标幽赋》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在针刺前用押手按揉穴位,不仅可以宣散局部气血,减轻患者恐惧情绪,还可以保证取穴准确。更重要的是,押手可以激发经气,使气血汇聚于针下,医者则能更好地把握经气得失。因此,医者在针刺过程中需要协调配合“刺手”与“押手”,以此控制针刺得气感应的强弱快慢,更好地发挥针刺疗效[5]。进针之后应候其气至。若针下有“闲处幽堂之深邃感”,即表明经气未至,此时不可马上施行补泻手法,可稍待片刻或行以催气手法,使针下出现紧致而沉满的感觉,此即为经气已至之标志。此外,医者还需辨明针下所至经气之性质,《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运针时针下涩滞、患者感到痛苦为邪气至;针下满实和缓、病随针减则为谷气至,此时不可过多行针以免破气乃至于气散。针刺得气后还需守气,即所谓的“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得气简单守气难”,只有守住已至之气,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得气效果[6]。林洁涛等[7]指出,守气是维持针刺对穴位、经脉有效刺激的基础,只有守住针下经气,做到近气不失,才能更进一步地施行行气、补泻等手法。把握守气之道,在于得气时不随便改变针刺方向和深度,做到持针不动,使针尖不偏离已得气之处,做到针下气感不散,方可使气至病所,邪气祛,经脉畅通,机体平衡。

3 影响因素

针刺过程中得气与否、得气的性质及强度,以及经气运行速度皆是判断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灵枢·小针解》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与否直接关乎针刺的整体疗效,若气至,至而不失,则可开始补泻这一关键步骤;若气不至,已至而又消散,则再多的补泻也无益于疗效的提高。这也反映了机体的整体状态,若远气可至,机体正气充足,邪气尚未成熟,则疗效及预后尚好;若远气不至,时机体正气亏虚,邪气旺盛,则治疗及预后较差。《标幽赋》曰:“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若气至较速则治疗效果佳,起效快,预后好,反之亦然。可见,“远气乃来”对于临床的重要性。针刺补泻取效的前提是待远气而至,但针刺时有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其产生。

其一,腧穴定位准确是针刺得气、治疗有效的基础[8]。《太平圣惠方》云:“既穴点以瘥讹,治病全然纰缪。”腧穴定位准确则气速至而疗效佳;腧穴定位偏差则导致远气迟至、不至,进而影响疗效。

其二,针刺的角度及深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表明针刺疗效与针刺的角度、深浅密切相关[9]。《针灸大成》云:“刺阳经者,必斜卧其针……刺阴分者,必正立其针。”针刺角度及深度恰当可使远端气机畅通无阻,反之则导致得气速度较迟、得气感觉较弱,影响最终疗效。

其三,体质因素。不同体质患者对于针刺的耐受程度不同。体质偏盛者,正气尚足,远气易至,但针刺深度较浅、刺激量较小时,难以起效;体质偏弱者,正气较虚,气机迟至,若针刺较深,刺激量较大,可导致针下空虚,远气难至。此外,体质阴阳偏盛对针刺得气的快慢也有影响,如太阳之人对针刺反应较为敏感,得气迅速,太阴之人则对针刺反应迟钝,数刺之后方有微弱反应[10]。

其四,气候环境因素。《难经》曰:“经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四时变化、纬度差异均可对人体气血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选择恰当的针刺部位及针刺深度对于“近气不失,远气乃来”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到四时、十二时辰下气血运行盛衰规律,采取相应的行针候气方法[11]。

4 小结

“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原则对于提升针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过程中,医者应充分考虑患者体质、环境等因素,并做到取穴精准、进针角度及深度恰当,注重发挥押手作用,再通过候气、得气、辨气、守气、调气等一系列手法使针下经气不散,进而调动远气,使气至病所,达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的状态,从而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邪气医者正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幸福来自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