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通为补”理论浅谈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
2022-12-14袁伏霖吴泽湘
李 黎,李 鑫,袁伏霖,吴泽湘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妇幼保健院,贵州 遵义 563100;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功能性腹痛多见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腹部疼痛,不伴有器质性改变及生化功能异常,是小儿常见的胃肠疾病[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其治疗有局限性[2]。功能性腹痛属于中医“腹痛”范畴,《素问·举痛论》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3]中医治病在于辨证论治,在治疗上重视扶正与祛邪的灵活运用。“以通为补”是中医特色治法,指顺应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采用通法使脏腑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而达到“补益”的效果[4]。七味白术散源自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多用于治疗腹泻[5]。本文基于“以通为补”理论浅析七味白术散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中的应用,以期拓展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1 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中医认识
《症因脉治·腹痛论》云:“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6]指出腹痛部位以脐周为主。该病病位在脾(胃)及大、小肠,发病与肝、肾有关。《黄帝内经》提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总病机影响着后世对腹痛疾病的认识。脏腑经络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出现腹痛,“不通则痛”导致的腹痛多为实证,其疼痛性质常表现为冷痛、刺痛、胀痛、绞痛等,腹部中寒、胃肠积热、乳食积滞、情志失调、跌仆损伤、蛔虫内扰是小儿腹痛实证发病的主要原因。气血阴阳不足或受损,导致脏腑经络失于温煦、濡养,气机不畅,“不荣则痛”,从而导致腹痛,病机多为虚证,腹痛性质多为绵绵作痛。《类证治裁·内景综要》言:“五脏藏精不泻,满而不能实,故以守为补焉;六腑传化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7]无论腹痛是实证还是虚证,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皆以“通补法”为基本治疗原则。故在小儿功能性腹痛治疗上应遵循“以通为顺,调畅气机”的原则,无论内治、外治所遵循之理大都不离“通”法[8]。
2 “以通为补”理论辨析应用
“以通为补”属于中医治法治则范畴。《素问·热论》云:“五脏不通,则死矣。”[3]五脏虽为藏精之脏,但有“通”之特性,其“通”主要表现为气机的升降出入和谐有序,气血津精的畅通无阻,脏气通达,人即安和[9]。《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3]六腑的生理特点在于“通”,故采用通气、调血、导下之法,使其保持通畅的状态,正如叶天士言“胃腑以通为补”,保持胃气通而不滞,使脾胃气机升降调和[10],亦为“以通为补”。《医学真传》曰:“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11]通过“通法”通调脏腑气血阴阳,进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起到补益的作用[4,12]。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3]《小儿药证直诀》指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13]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病邪易侵,卫外不固,中焦枢纽脾胃易受邪,导致气机不畅而发为疼痛。祛除壅滞在脾胃的邪气,扶助正气,可使小儿脏腑经络功能得以恢复。祛除邪气的过程是“通”的体现,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是“补”的体现。因此,“以通为补”理论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时可发挥特殊作用。
七味白术散由人参、甘草、白术、茯苓、藿香、葛根、木香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津液枯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13]。临床上,七味白术散多被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疾病,而对于腹痛的治疗报道甚少。基于小儿功能性腹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机,遵“以通为补”之旨,运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可使患儿脏腑经络气机畅达,气血调和。
七味白术散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取四君子汤之义,功擅健脾益气;葛根解肌退热、益胃生津、除烦渴,藿香解表燥湿,葛根、藿香二药合“辛以润之”之旨,功在开腠理、生津通气,使津液、气机通达,腹痛自止;木香为三焦气分要药,能下气宽中。七药相伍,寓补于通,以通为补。考虑人参大补元气,用之有壅滞小儿脾胃之嫌,故易为太子参,并与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同用,以甘温益气,健运脾胃,同时配伍白芍养血敛阴,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湿重者,加苍术、白术以增强健运脾胃之功,诚如《本草崇原》:“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14]腹部中寒则加辛温之乌药,主治寒凝气滞所致诸痛。气滞甚者配枳壳以行气消滞,正如《神农本草经疏》云:“其气散,其性缓,其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止风痛者。”乳食积滞则配以焦山楂、神曲健脾消食,祛壅滞。在临证中,在运用七味白术散健运脾胃的基础上,根据感邪性质、脏腑定位、在气在血之别加减应用,既祛除壅滞之邪,又使脾胃中焦枢纽升降纳运正常,脏腑经络气机通畅,周身得以气血精微濡养,从而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3 医案举隅
患儿,男,11岁,2021年1月19日初诊。主诉:腹部隐痛时作时止2个月余。患儿2个月前出现腹部隐痛,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每周2~4次,发作时间不规律,其间未予以重视及规范治疗。刻下症:腹部隐痛,以脐周为甚,无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不思饮食,偶感神疲乏力,夜间汗出,眠尚可,大便稀溏,1~2 d大便1次,小便正常。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咽、双肺无异常,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彩超:腹腔未探及淋巴结回声;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小儿功能性腹痛。中医诊断:小儿腹痛。辨证为脾胃不和证。治法: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处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方药组成:黄芪10 g,白术9 g,苍术6 g,茯苓15 g,葛根9 g,木香5 g,广藿香9 g,延胡索9 g,乌药6 g,白芍15 g,枳壳6 g,神曲10 g,焦山楂10 g,乌梅9 g,炙甘草6 g。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2021年1月26日二诊:患儿服药后诉疼痛频率较前明显减少,仅疼痛1次,未感神疲乏力,夜间汗出减少,纳食改善,大便稀溏,每日1次,小便正常。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咽、双肺、腹部无异常。患儿腹痛症状已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予前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服用,服用方法同前。半个月后电话回访,上症基本消失,未再诉腹痛。
按语:《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相辅相成。该患儿脾虚,导致脾胃不和,气机升降不畅,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不荣则痛;脾胃运化受纳失常,故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脾胃不和,气血运化失常,肌肤失于温养,故神疲乏力,夜间汗出;结合患儿舌脉象,予以七味白术散为基础方健运脾胃,畅调气机。因患儿有神疲乏力、汗出等症,故方中易人参为黄芪加强补气养血、固表止汗之功;腹痛反复发作,予乌药、延胡索温通行气以止痛;不思饮食,加建曲、焦山楂以消食行气,健脾开胃;加乌梅增强白芍酸甘化阴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调畅气机、疏通经络之功,以促进患儿脾胃健运,气血运行。患儿正气恢复,从而达到“以通为补”,故诸症得解。
4 小结
“以通为补”理论不断完善与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血管性痴呆、胃脘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15-17]。准确把握小儿腹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祛除致脾胃失和的邪气,恢复脾胃脏腑功能,实现通和气血以补益的作用,则小儿腹痛易趋康复。《景岳全书·小儿则》云:“盖小儿之病,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值得注意的是,小儿为纯阳之体,且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使用这一理论治疗小儿疾病时,应避免过度使用“通法”,祛邪的过程应做到中病即止,防止损伤患儿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