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

2022-12-13杨玉萍

税务与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征管评级纳税人

杨玉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一、引 言

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是税收研究和征管实践的重要课题。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到,要“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税收管理会更加注重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来鼓励税收遵从。近年来,柔性税收征管的应用日益增加,激励就是一个重要措施。与威慑性措施增加逃税成本来约束逃税行为不同,激励增加了遵从收益及对纳税遵从的尊重,通过提高税收道德、纳税认同感和获得感,促进税收遵从。[1]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制度是我国代表性的征管激励措施。该制度基于我国2014年7月发布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新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新办法根据企业纳税相关指标和外部部门信用记录,每年对所有企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进行评分,分别评定为A、B、M、C、D五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纳税信用等级实施奖惩管理。其中,A级为最高纳税信用级别。对A级纳税人的一个重要激励措施就是向社会主动披露A级纳税人的名单。这一官方披露传递了企业的信用信息,极大提高了诚信纳税企业的认知度和声誉。此外,税务部门联合多个相关部门对A级纳税人在税收管理、融资授信、政府采购等18个领域实施联合激励。这些措施使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激励程度很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使诚信纳税的价值得到体现。这种激励相容的机制能增加企业对纳税遵从的认可,促进自愿的税收遵从,从而降低征管成本,实现税收遵从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近年来,学者们实证检验了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直接作用,发现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能直接激励企业的税收遵从,并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和改善绩效有积极作用。[2-5]但尚未有文献分析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

税收征管措施的外溢效应是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收遵从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纳税人会通过所在社会网络的信息交流,从受征管措施影响的纳税人身上了解征管措施,认识所处征管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税收遵从行为,从而产生乘数效应,放大该项征管措施促进税收遵从的作用。[6]即税收征管措施还会影响非直接作用纳税人的遵从行为,提高征管措施的效率。这种外溢效应能降低企业了解征管措施的遵从成本,使企业主动参与税收治理,形成税收共治的环境;并降低税务机关税务检查、纳税宣传、纳税辅导等征管成本,有助于实现税收治理的现代化。

Rincke和Traxler基于奥地利的数据发现,向存在逃避缴纳电视费风险的家庭发信函能促进邻居缴纳电视费。[7]Boning等发现,美国国税局到访存在个税缴纳风险的企业,会增加与这些企业使用相同报税代理人的企业的税款缴纳,这一网络效应增加的税收收入是该征管措施直接效应的1.2倍。[8]Carrillo等基于阿根廷某市在依法缴纳财产税的个人中随机奖励400人在房子前修建人行道的随机实验发现,该激励不仅能促进获奖纳税人的税收遵从,也提高了邻居的税收遵从度。[9]

然而,并非所有税收征管措施都有显著的外溢效应。Boning等发现,国税局到访存在个税风险的企业对同一地区其他企业缴纳的税款没有显著影响;对存在税务风险的企业发送信函也不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8]Meiselman的实验也显示,在底特律市向潜在没有提交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纳税人寄送罚款、处罚概率、市民荣誉等不同信息的信函,没有发现能促进其邻居的税收遵从。[10]

考虑到纳税信用评级的普遍实施和影响力,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不容忽视。那么,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是否存在对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即能否通过A级企业的示范效应激励非A级企业的税收遵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作用,从新的角度丰富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用和税收征管的研究,也能为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以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税收遵从的行业外溢效应。

二、理论分析

处于同一网络内的纳税人通过信息交流,会学习其他纳税人税收缴纳的方法、采用相似的避税策略等。[11-13]因此,纳税人会从受税收征管措施影响的纳税人身上了解该项征管措施,认识自身征管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税收遵从行为。从而,税收征管的信息会在纳税人中传播开来,对税收遵从产生外溢效应,放大征管措施的整体效果。[6]

根据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同行业竞争者的行为和表现会影响企业本身的利益,所以同行企业会互相关注,信息交流密切,因而企业的行为往往是同行业竞争者预期行为决策的策略反应。企业间的策略互动主要源于学习机制和竞争机制。[14]

在税收遵从上,从竞争机制来看,规避丧失相对竞争优势的风险会促使企业模仿竞争者的决策。[14]一方面,税务部门往往通过比较企业相关税务指标与其所处行业的平均水平,识别企业是否存在税务风险。如果企业的避税行为在行业中表现得过于激进和突出,很可能受到税务部门和公众的更多关注和监督,并影响声誉。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更多的税务检查风险和声誉成本,企业会选择与行业竞争者相似的避税行为,避免在行业中避税情况过于突出。[15]另一方面,在相同情况下,企业自身避税程度低则税后收益减少,会影响其相对竞争优势。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指出,与竞争者保持一致的较低实际税率的压力是企业避税的原因之一。[16]

从学习机制来看,企业会观察行业竞争者的行为来学习税收遵从或避税策略。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复杂性与变化性,通过学习竞争者的税收策略能减少税收筹划成本。[17]不同企业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存在差异,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往往有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更多的资源进行专业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的税收策略。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学习和模仿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竞争者的税收遵从行为,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接受度。[18]因此,企业会从获得激励的同行企业处了解到征管激励措施,通过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调整自己的税收遵从行为,使激励措施产生外溢效应。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每年向社会主动公告A级纳税人的名单是一项声誉激励措施,披露的是“好消息”,而税务稽查等公布的则是“黑名单”。此外,与Dunning等[19]、Carrillo等[9]考察的通过抽奖给予部分诚信纳税人1年免税激励、房子门前修建人行道等激励措施相比,我国的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具有以下特点:(1)所有企业纳税人都要接受评级,并且获评A级的数量没有限制。(2)考虑了企业的纳税情况及其在银行、海关等外部部门的信用情况,因此A级评级结果的披露传递了更高质量的信用信息。(3)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实施联合激励,评级结果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有助于A级企业在税收管理、融资、项目审批等多方面获得便利,进一步增强了A级企业的认知度和声誉。

上述特点使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激励程度很大,极大地提高了诚信纳税企业的认知度和声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更容易发挥A级企业的示范作用,对其他企业了解该激励政策、提升纳税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具有积极作用,从而降低税收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

从竞争机制来看,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信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和声誉,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纳税信用评级结果已在融资授信、税收管理、项目审批等多个领域运用,良好的纳税信用能为企业经营带来多方面的便利。A级纳税人名单的披露使企业观察到竞争者获评A级及其红利,并认识到良好纳税信用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也提高了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纳税信用的期盼。为了避免处于不利位置和竞争优势的削弱,企业会努力提高税收遵从度、改善纳税信用,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学习机制来看,由于企业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税收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部分企业对纳税信用评级并不了解或了解不深。①已有研究在一些城市对纳税信用知晓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不知道纳税信用评价、不知道自己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对纳税信用评级办法不了解、对纳税信用的增值应用不熟悉、对其激励措施的认识不够。[20-21]尤其是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它们对税收政策及征管认识不够。但企业会关注同行业对手的情况,尤其是向具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学习,从而通过A级企业了解到纳税信用评级及其激励措施,认识到税收遵从会为企业发展带来红利,增强对诚信纳税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有动力提升税收遵从度,争取提高纳税信用获得发展红利。

据此,本文提出假说: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税收遵从具有正向的行业外溢效应。

三、实证设计

(一)实证策略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主要体现为A级纳税人对非A级纳税人税收遵从的影响。

已有文献一般用所在社会网络中受征管措施影响的纳税人数量或比例作为解释变量,识别税收征管措施的外溢效应。[8-9]本文采用所在行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的比例,基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识别,以检验理论假设。模型设定如下:

新纳税信用评级从2014年开始,评级结果在下一年披露。首次披露时间是2015年,披露的是2014年的纳税信用评级结果。考虑到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主要体现为A级纳税人对非A级纳税人税收遵从的影响,定义compliancei,t为2014年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i第t年的税收遵从度。参考通常做法,采用实际税负度量企业避税程度。一般来说,实际税负越高,企业的避税越少,税收遵从度越高。

treat为虚拟变量,取值为1表示处理组,取值为0表示控制组。根据企业所在行业2014年纳税信用A级企业的比例进行分组,当2014年企业所在行业A级企业比例大于等于75分位数时,treat取值为1,作为处理组,反映该行业获得该税收激励的企业较多;2014年所在行业A级企业比例小于25分位数的,作为控制组,treat取值为0。没有使用25~75位数之间的样本是因为这些样本所在行业A级企业比例接近,难以有效识别该激励的作用。所在行业A级企业比例的计算不包括企业i本身,能减少指数构造引起的变量内部关联和内生性。企业所处行业按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行业大类划分。对行业分类为综合的企业,还根据其主营业务将其行业分类调整为具体行业大类。

post为虚拟变量,反映纳税信用评级首次披露的时间,2015年及之后的取值为1,否则为0。因此,交互项treat×post的系数α1识别出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行业内企业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

Xi,t表示控制变量。参考相关文献,选择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产权属性作为控制变量。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均使用滞后一期,以减少相互影响产生的内生性。并进一步加入省份固定效应λj、个体固定效应δi和时间固定效应γt,以控制地区特征、不变企业特征和各个年份外生冲击的影响。εi,t为扰动项。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二)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为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业。由于处理组和控制组根据2014年的纳税信用评级结果进行划分,基于这一分组估计的政策效果不会持续太长,因此选择时间年份上限为2017年。还剔除了以下样本:(1)金融行业的公司;(2)行业只有1家企业的样本;(3)含缺失值的样本;(4)所属行业发生变化的公司;(5)股票标为ST的公司;(6)借壳的公司①年报会披露企业上一年的财务数据,剔除借壳时间发生在2015年及之后的样本能使2014~2017年内每个股票代码对应的是同一家企业。;(7)实际税负大于等于1、负债率小于0和大于等于1、资产收益率小于等于-1和大于等于1的公司。

本文通过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上查询企业是否获评纳税信用A级,并与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网站的信息核对,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其余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

(三)描述性统计

经数据清理后,本文的样本共8576个,涉及42个行业大类,处理组包含21个行业,2014年纳税信用评级为A级的企业占比47.44%,控制组21个行业大类的这一比例为15.94%,两组获评A级企业的比例差异较大,有助于识别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作用。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

(一)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

1.基本结果

表3的列(1)报告了模型(1)的估计结果。交互项系数为0.0141,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A级纳税人的披露提高了行业内非A级企业的实际税负,反映该激励政策对税收遵从有正向的外溢效应,发挥了A级企业的示范作用,激励行业内较低遵从度的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假说得到验证。

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实际税负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大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更强,更有能力运用税收优惠和进行税收筹划。企业盈利对提高税收遵从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企业盈利能减少其避税冲动。资产负债率则对税收遵从度没有显著影响。样本内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税负略高,但差异不显著。

2.平行趋势检验

双重差分法要求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政策实施前具有相同的时间趋势。这里沿着动态趋势分析的思路,构造treat与各年份虚拟变量的交互项进行检验。如果政策实施前的交互项系数不显著,反映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政策实施前的趋势没有系统性差异,满足平行趋势假设。模型设定如下:

在(2)式中yeark表示各年份的虚拟变量。

图1以2009~2011年为基准期间,报告了treat与各年份虚拟变量构造的交互项系数及其95%的置信区间,展示了上述交互项系数的动态趋势变化。可以看到,2015年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实施之前的交互项系数均不显著,反映了处理组和控制组在该激励实施前的趋势没有明显的系统性差异,满足平行趋势假设,能够使用双重差分法。treat与2016年和2017年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正,体现了该激励政策效果并反映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稳健性检验

(1)剔除金税三期实施的影响。样本期内我国通过分地区到全国推广,实施了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对提高税收遵从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22]为减少这项措施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本文在模型(1)中加入金税三期分地区实施的交互项,再进行估计。如表3列(2)所示,在剔除金税三期实施的影响后,交互项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与基准结果的差异不大。

(2)税收遵从的其他测度方法。这里采用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异度量企业的避税程度。①由于不少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也适用多个税率,因此这里统一按25%作为名义税率,反映企业运用税收优惠和避税在内的税收规避程度。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异越大,避税可能越大,税收遵从度越低。表3列(3)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反映纳税信用A级的披露能减少行业内非A级企业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异,即能减少税收不遵从,对促进税收遵从有显著的外溢效应。

(3)安慰剂检验。本文还采用安慰剂检验来排除遗漏变量对结果的干扰。使用这一方法的思路是将样本中处理组和控制组进行随机分组,重新估计模型(1)。如果交互项系数不显著(1=0),即没有识别出外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存在遗漏变量问题。本文将这一做法重复进行了500次,统计每次的估计系数并绘制分布图。结果发现,估计系数都集中在0附近,反映随机生成的交互项没有识别出外溢效应,说明没有明显的遗漏变量问题。限于篇幅这里没有报告这500次估计系数的分布图。

(二)机制检验

上文理论研究部分认为企业间的竞争和学习是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外溢效应的主要形成机制。本部分采用分组检验,识别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

首先,采用行业内企业数量测度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按照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平均分为两组。企业数量越多,反映所在行业企业间的竞争越激烈。为提高竞争优势,企业会更积极模仿同行业竞争者的经营方法。因此,如果在竞争更激烈的行业,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更大,则识别出竞争机制。

其次,学习机制一般体现为企业向行业内具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学习,文献中较多采用企业市场地位度量企业的信息优势。本文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划分其市场地位,平均分为两组。营业收入排在前50%的企业属于行业领先者;营业收入排在后50%的企业属于行业跟随者。如果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对跟随者的企业遵从度有更大的作用,则识别出学习机制。

表4列(1)和列(2)是竞争机制的检验结果,交互项系数在竞争者数量较多的一组显著为正,在竞争者数量较少的一组则不显著,反映竞争机制是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外溢效应的重要机制。列(3)和列(4)学习机制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在行业领先者一组显著为正,且系数更大,在跟随者一组则不显著,反映对领先者提升税收遵从度有显著更大的作用,未能识别出学习机制。这些机制检验的结果意味着A级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行业内的竞争机制形成。企业尤其是行业领先者了解到行业内企业获评纳税信用A级及相应激励,为了增强竞争力,会更加积极地提高税收遵从度和争取获评纳税信用A级。

表4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行业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

进一步地,现有文献指出信息交流是税收征管措施形成外溢效应的重要途径。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也基于信息交流。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根据所在地区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数量平均分为两组,以检验信息交流在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外溢效应形成中的作用。如表4列(5)和列(6)所示,所在地区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越多,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显著越大,反映信息交流对该政策外溢效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三)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行业外溢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本部分进一步检验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同行业不同企业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

1.企业规模

一般而言,中小微企业由于税务管理能力较弱、资金受限等原因,税收遵从成本较高,税收遵从度相对较低。那么,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是否有更大的外溢效应?这里根据资产规模将样本企业平均分为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两组来进行分组检验。表5列(1)和列(2)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在大规模企业组显著更大,反映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规模较大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有显著更大的外溢效应。

表5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行业外溢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可能的解释是大企业信息获取能力较强,更加关注竞争者的情况,同时税务管理能力较强,对税收政策更为敏感、运用能力更强,从而通过竞争机制更加认识到良好纳税信用的作用,更有动力提高税收遵从度,享受相关红利。上述结果也说明,为了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税收遵从,要更多地帮助他们提高税务管理能力,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2.地理距离

不少研究发现地理距离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互动及政策外溢效应。企业的避税行为存在地区同群效应。[12]Rincke和Traxler实证发现,向存在逃避缴纳电视费可能的家庭发信函能促进其邻居缴纳电视费;[7]Carrillo等发现阿根廷某市随机奖励财产税遵从者在房子前修建人行道,能提高其邻居的税收遵从度。[9]

地理距离会影响信息获取的成本,本地同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会更容易。[23]此外,由于目标市场、资源获得等因素,本地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也更大。因此,企业更容易了解当地同行业企业获评纳税信用A级的情况,从而使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当地企业的税收遵从度有更大的外溢效应。

参考李青原和刘叶畅的做法,本文根据所在地区行业的集聚程度平均分为行业高集聚地区和低集聚地区进行分组检验,分析在有更多同行业企业的地区,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外溢效应是否更大,以识别地理距离的影响。[13]表5列(3)和列(4)的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在行业高集聚地区显著更大,这说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当地同行业非A级企业的税收遵从有更强的外溢效应。

五、结 论

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征管激励措施,对提高税收遵从度和纳税获得感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实证分析了其对税收遵从的外溢效应,从新的视角丰富对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用的认识。

基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实施,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纳税信用A级名单的披露能显著促进同行业非A级企业的税收遵从。该外溢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企业间的竞争,企业通过信息交流认识到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及良好纳税信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该激励对行业内大规模企业、当地同行企业的税收遵从有更显著的外溢效应。这些发现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政策具有外溢效应,意味着有效的激励措施设计,能发挥诚信纳税人的示范效应,既是降低征纳成本、提高税收遵从度的重要途径,也为优化税收征管、促进税收遵从提供政策启示。具体如下:

第一,发挥良好纳税信用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通过诚信纳税来享受发展红利。税务部门应采用更有效和广泛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诚信纳税企业及纳税信用增值应用的宣传,更好地发挥A级纳税人的示范作用。

第二,完善纳税信用评级办法及评价结果的增值应用。纳税信用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增值应用直接影响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激励程度及其通过竞争机制形成的溢出效应。因此,可增加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例如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征求企业和相关单位关于纳税信用评级指标和管理方面的意见等,并规范日常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纳税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基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的联合激励,推广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在更多领域的增值应用,增强良好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提供精准纳税服务,助力不同企业熟悉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和提高税收遵从度。本文研究后发现,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对部分企业的税收遵从没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原因在于企业信息获取能力、税收遵从成本、税务管理能力等存在差异。因此,应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多种服务途径,为中小微企业、较远地区的企业、A级企业较少的地区和行业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提升它们对纳税信用评级等税收政策的熟悉度和税收遵从度。

猜你喜欢

征管评级纳税人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