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念珠菌致右足慢性骨髓炎1 例
2022-12-13解沛涛董利森刘俊保田宜玄苏长海
解沛涛,董利森,刘俊保,田宜玄,苏长海
念珠菌为酵母型真菌,分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在临床中以白念珠菌多见。非白念珠菌包括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等,其中葡萄牙念珠菌分离率仅为0.3%[1]。念珠菌骨髓炎发病率低,早期很难识别并进行有效治疗,该类疾病多以慢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症状可持续数个月[2],该类型骨髓炎多以个案报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报道居多,非白念珠菌相对少见,葡萄牙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较罕见。本文报道1 例葡萄牙念珠菌导致的右足慢性骨髓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9 岁,因“右足感染2 个月余”入院。2 个月前,患者因负重、劳累行走后右足第五跖骨处出现“米粒”大小水泡,自行针刺破5 d 后出现全身发热症状,在当地医院予头孢呋辛(1.5 g,每8 小时1 次)治疗1 个月后效果欠佳,第五跖骨针刺破处逐渐出现窦道,继而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伴活动性出血,窦道处流出死骨,遂以“右足骨髓炎,糖尿病”收治入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骨科。
入院查体:体温37.0 ℃,脉搏84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40/90 mmHg。患者右足第五跖骨背处有约3 cm×3 cm 大小不规则伤口,深至骨组织,伴有死骨流出,伤口可见脓血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红肿,皮温高,压痛阳性,足底无窦道形成,右足第五跖关节活动受限,右足足背动脉可触及末梢血运,针刺觉尚可。
入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9×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0.60,淋巴细胞占比0.29。降钙素原0.05 μg/L。红细胞沉降率18 mm/1 h,C 反应蛋白0.12 mg/L。糖化血红蛋白7.2%,空腹血糖4.34 mmol/L(患者平时使用降糖药治疗)。足踝部CT 平扫:右侧第五跖骨及第四跖骨远节跖骨骨质破坏,邻近软组织肿胀,感染性病变可能。足MRI(右侧):右侧第五跖骨、第四跖骨远端异常信号影,右侧踝骨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感染性病变。患者存在感染症状2 个月余,有窦道并有死骨流出,伤口可见脓血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红肿,皮温高,压痛阳性,感染指标正常,符合慢性骨髓炎的表现。入院后经验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0.5 g,每天1 次,并于入院当日行右足清创术,术中取分泌物培养,回报葡萄牙念珠菌和缓症链球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牙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缓症链球菌药敏显示仅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 等敏感。考虑葡萄牙念珠菌可能为污染,继续左氧氟沙星治疗10 d。入院第10天行跖骨部分切除术和清创术,术中骨组织、骨髓、分泌物共6 份标本均培养回报葡萄牙念珠菌。随后停用左氧氟沙星,给予氟康唑注射液0.4 g,每天1 次,治疗2 周。由于经济原因患者住院1个月后要求出院,出院时仍有少量淡血性分泌物。患者出院后未用抗真菌药物,在个人门诊使用中药调理和磁热治疗,目前伤口愈合,无分泌物,无肿胀及压痛,出院半年余仍存在跛行。
2 讨论
深部真菌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病原菌群之一,其中以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在念珠菌感染中,白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但近年来大量报道表明非白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加[3]。葡萄牙念珠菌是一种环境普遍存在的念珠菌,它可以从不同的基质中分离出来,例如土壤、水、植物和许多动物的胃肠道,包括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4],在过去的二三十年,葡萄牙念珠菌已被确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新兴真菌病原体[5]。葡萄牙念珠菌与其他念珠菌不同的是,两性霉素B对其抗菌活性差,抗真菌药物的MIC 值较高,因此临床治疗失败率高,尤其是成人患者,病死率可达到65%~80%[6]。
念珠菌常引起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血流感染、新生儿肺部感染等,骨髓炎相对少见,葡萄牙念珠菌感染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文献[1,7-8]仅报道肺泡灌洗液、腹水、胆汁、骨髓培养分离出葡萄牙念珠菌,并无该菌所致骨髓炎的报道。Oleinik 等[6]报道了1 例早产儿葡萄牙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该患儿最初表现为持续的葡萄牙念珠菌菌血症,予两性霉素B 和氟胞嘧啶治疗第20 天时,发现左上肢出现压痛、红肿等症状,后调整为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4 周,持续治疗6 个月,骨髓炎痊愈。葡萄牙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仅有1 例报道,无明确的疾病特点和治疗原则总结。2012 年Gamaletsou 等[9]对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进行了综述,收集了1970—2011 年发表的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文献,多以个案和小样本报道为主,共207 例患者。中位年龄30 岁,男女比例2 ∶1,90%的患者不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90%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局部疼痛、压痛以及周围水肿。念珠菌骨髓炎67%来源于菌血症、25%直接接种、9%来源于邻近感染灶侵犯。其中非白念珠菌占35%。12%患者合并细菌感染,21%的患者合并化脓性关节炎。伴有血源性感染者,多数患者有≥2 块感染骨;按年龄分析,成人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脊椎、肋骨和胸骨;儿童(≤18 岁)感染部位主要是股骨、肱骨,其次是脊椎、肋骨。本院患者是右足外伤导致,该部位骨髓炎比较少见,高危因素为糖尿病,且合并了缓症链球菌感染,不能明确是否为直接接种还是因抗菌药物使用所致。
念珠菌骨髓炎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疾病,病死率为6%[10]。目前对药物选择和治疗疗程仍未达成共识,而对于葡萄牙念珠菌更无治疗推荐,仅根据药敏或个案报道选择药物。2016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指南[11]针对念珠菌引起的骨髓炎推荐:氟康唑 400 mg/d(6 mg/kg)治疗6~12 个月或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50~70 mg/d、米卡芬净 100 mg/d 或阿尼芬净 100 mg/d)治疗至少2 周,继以氟康唑 400 mg/d(6 mg/kg)治疗 6~12 个月,有条件的病例需行外科清创术。Neofytos等[12]前瞻性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53 例念珠菌骨髓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平均治疗时间为54.9 d,使用的药物包括氟康唑(56.0%)、棘白菌素(29.3%)、两性霉素B 制剂(10.7%)和伏立康唑(4.0%),其中28例患者(52.8%)接受了外科治疗。总体预后:临床症状改善71.7%(完全缓解43.4%,部分缓解28.3%),12 周生存率为93.8%。总之,白念珠菌仍然是念珠菌骨髓炎主要的病原体,氟康唑是最常用的药物。然而,治疗模式各不相同,且不规范。
本例患者进行了跖骨部分切除术和清创术,术中的骨组织、骨髓以及分泌物培养均为葡萄牙念珠菌,该菌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均敏感。氟康唑400 mg 每天1 次,静脉滴注治疗2 周,患者因经济原因出院,出院后未继续行抗真菌治疗,目前患者病灶处无压痛和流脓等症状,但存在跛行。本患者的治疗采用短期抗真菌加手术治疗,虽然病灶未复发,但出现了后遗症,建议念珠菌骨髓炎应按照IDSA 指南推荐用药进行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初始治疗效果不佳时,当分泌物等培养出念珠菌时,不要轻易考虑是污染菌,念珠菌骨髓炎早期及时的治疗会有较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