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2022-12-12佘翠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证型气虚血瘀

高血压病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病。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在传统中医学中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发病时患者多表现为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气血不和是诱发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绝大部分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会出现诸多器官功能减退、半胱氨酸代谢异常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接受针对性药物治疗,不仅会提高患者的Hcy水平,增加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还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威胁其生命安全[1]。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虽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降压药物对于伴随症状的控制效果相对不足,再加上停药后易复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研究资料指出,传统中医药具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等特征,是临床开展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88例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当做观察对象,经分组观察与讨论,旨在探究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共计88例,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44例)和研究组(n=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7.62±6.38)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7.48±2.09)年;体重指数21-30kg/m2,平均体重指数(25.47±3.96)kg/m2。研究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59±6.41)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51±2.11)年;体重指数20-30kg/m2,平均体重指数(25.51±4.02)kg/m2。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入选标准:①近3个月未接受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②具有良好身体素质者;③无靶器官功能异常者;④患者能够提供实验需要信息;⑤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接受其他中西降压药物治疗者;③对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④血糖控制不良者;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⑥治疗依从性不足者;⑦同时参与其他临床实验者。

1.2 方法 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心活血降压汤。

①常规西药:嘱患者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空腹或进餐时服用,每次1片,每日一次;嘱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且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10mg。

②益心活血降压汤:具体组方:黄芪30g,党参20g,川牛膝20g,川芎15g,当归15g,葛根15g,水蛭10g,赤芍10g,地龙10g,天麻10g。取上述诸药,加入清水600mL,文火煎煮至200mL取汁,并分早晚两次温服。

注意:每个疗程为4周,要求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在临床用药期间,医护人员还应叮嘱患者不得随意使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戒烟,戒酒,低盐饮食,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规律的日常作息[3]。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比其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

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等级[4]:①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且已经达到标准范围;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②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所改善。③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病情几乎未发生明显变化。

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相关情况,如有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等异常情况均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肘静脉血约3mL,并对其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例如全血黏度(ηb)、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AI)、红细胞变形指数(DI)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等。

生活质量评分: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测定》[5]评估量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估维度:认知功能、社会参与、躯体状况、情感状况以及总分等。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软件为SPSS23.0。在处理过程中,用卡方(χ2)来检验计数资料(%),用t值来检验计量资料(±s),若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统计,对照组显效患者6例,有效患者23例,无效患者15例;研究组显效患者23例,有效患者17例,无效患者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8.122,P=0.004)。

2.2 药物不良反应 经统计,对照组头痛患者1例,头晕患者1例,胃肠道反应患者3例;研究组头痛患者0例,头晕患者1例,胃肠道反应患者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36%,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82%,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550,P=0.458)。

2.3 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时,*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时,#P<0.05。

项目 对照组(n=44例) 研究组(n=44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ηb(mPa·s) 11.89±2.35 11.31±1.10* 12.02±2.39 10.16±0.84*#ηp(mPa·s) 1.64±0.57 1.53±0.18* 1.67±0.44 1.42±0.16*#AI 2.02±0.41 1.79±0.43* 1.98±0.37 1.54±0.33*#DI 0.86±0.05 0.73±0.04* 0.87±0.02 0.59±0.03*#FIB(g/L) 3.81±1.37 3.52±0.89* 3.82±1.24 2.98±0.26*#

2.4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上升程度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时,*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时,#P<0.05。

项目 对照组(n=44例) 研究组(n=44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认知功能 11.48±3.09 12.91±3.65* 11.52±3.14 15.02±4.21*#社会参与 12.17±3.48 13.71±4.02* 12.14±3.42 15.94±4.33*#躯体状况 10.68±3.25 12.01±3.36* 10.68±3.19 13.82±3.39*#情感状况 11.92±3.46 13.48±3.45* 11.86±3.37 16.61±3.52*#总分 91.12±12.78 99.02±13.74* 91.51±12.94 115.21±14.54*#

3 讨论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以中老年患者群体为主。如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不仅会提高致残率和病死率,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早期发病时,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通常可表现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气虚夹杂血瘀等异常反应,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为突出。《黄帝内经》有云:“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由此说明,气血不和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6]。俗话也说“血脉由心”,心脏是推动血脉运行的重要脏器,心气则能够助力血脉运行,故而心气虚弱则血脉运行无力,血脉运行迟缓则会造成血瘀现象[7]。目前,临床常通过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本病。对于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长期服用不但会使患者对药物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且还会提高停药后的复发风险。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活血降压汤,既能充盈血脉,又能使心气更加旺盛,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瘀症状,降低其血压水平。

益心活血降压汤在进行药物组方时重用了黄芪、党参、川牛膝等药物,同时还侧重使用了川芎、当归、葛根、水蛭、赤芍、地龙和天麻。现代医学证明,对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黄芪,有助于降低其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控制血压;党参具有气血双补之功,将其作用于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有助于养血生津、健脾补肺;川牛膝具有补肝强肾、引血下行、活血化瘀等功效,根据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变化适量使用该药物,既可逐瘀通经,又能利尿通淋[8]。诸药合用,不但能帮助患者通络祛瘀、补气活血,还能获得驱邪扶正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使用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的用药方案能够帮助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显著改善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还能积极调节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不但如此,研究结果还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36%,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82%,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对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副作用,取得颇高的治疗安全性。分析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帮助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有效降低或控制血压水平,在改善气虚血瘀等症状的同时,还能提升治疗安全性,实现治标治本的临床目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常规西药联合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缓解临床不适症状的同时,还能积极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这是由于益心活血降压汤中含有黄芪、党参、川芎、当归等药物,这些药物不但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而且还能抑制血栓的形成,阻碍高血压病的持续进展。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上升程度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常规西药联合益心活血降压汤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功效及作用,尤其是对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有效性更高。

综上所述,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益心活血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证型气虚血瘀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话说血瘀证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66例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