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为例
2022-12-10梁雅琴李寒梅
梁雅琴,李寒梅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各高校需统筹完善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1]。内科护理学作为高职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但该课程知识容量大、涵盖范围广、系统性强、学习难度较大[2],如何将德育和内科护理学知识传授相统一、采用何种教学形式推广应用、如何判定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需要任课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
专题研讨课(Seminar)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旨在挖掘学生深度思考及研习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3]。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主要是设计典型临床案例,以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Seminar和CBT在国内外护理教育中广泛应用[5-7]。本研究旨在将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为载体,既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内科护理学知识,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及人文修养,优化我院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9级护理专科1班50人为观察组,2018级护理专科1班45人为对照组,排除患有重大疾病、退学、休学、请长假者。两组开课前均已完成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学习,比较人口学资料(如民族、性别、年龄等)及前期基础课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即选取相关章节疾病引入1~3个临床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确定德育目标,组成内科护理学案例库。两组在教材、授课教师、教学时长、教学计划等方面均一致。
1.2.1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的设计(1)案例库建设成员:成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包括3名内科护理专职教师、1名思政专业教师及2名临床教师。小组成员集体备课,深挖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德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
(2)案例设计及编制:选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章节的临床典型病例,围绕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医德医风建设、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政元素确定德育目标[1]。案例包括背景、问题情境、重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思政切入点及案例解读等内容,本文以呼吸系统常见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例,引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事迹[8]。2020年云南丽江乡村诞生了一名“燃灯校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她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凭借一腔热血和傲骨,在大山深处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教育扶贫,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工作,深夜十二点半才休息,不惜油尽灯枯,燃烧自己,也要为山区农村的女孩们点亮希望;她身体瘦弱,脸色灰暗,布满皱纹,每天都要吸氧,步行速度稍快都要停下来休息,却仍拖着病体,跋山涉水去失学女孩家中家访,劝说家长让其复学。张桂梅校长扎根讲台几十年,也饱受疾病折磨几十年,折磨她的疾病之一就是肺气肿。一次感冒,张校长症状加重,出现痰多难咳、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等症状,入院治疗十几天,出院后第一件事是回到学校看望正在学习的孩子们。张校长的大爱精神令人折服,而如她一般遭受COPD折磨的患者还有千千万万。教师请学生思考:①从张校长的事迹中你有哪些启发?②造成COPD的病因有哪些?导致张校长疾病加重的诱因有哪些?③插入情景:如果你是责任护士,值班时接诊某COPD患者,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查体:视诊为桶状胸,胸式呼吸运动减弱,频率30次/分;语音震颤减弱;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低,呼气相延长,双肺有湿啰音。患者自诉失眠,焦虑。a.请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和入院宣教,并制订一份护理计划。b.医嘱急查胸片、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片结果显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纹理减少,心影狭长。吸入沙丁胺醇后,患者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60%,TLC(肺总量)、FRC(功能残气量)、RV(残气容积)均增高,VC(肺活量)下降。PO2(氧分压)55mmHg,PCO2(二氧化碳分压)55mmHg,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86%,请思考如何向患者解释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c.医嘱予以吸氧及青霉素、盐酸氨溴索、氨茶碱等药物治疗,你如何向患者做好用药宣教?d.经上述处理患者病情好转,在入院第3天患者突发大咯血,量约350 mL。患者自诉呼吸困难,双手乱抓,表情狰狞,面色青紫。你作为参与抢救的责任护士,请简述抢救流程。④结合张校长及案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总结COPD的临床表现。⑤如果你有幸成为张校长的家庭护士,可否应用已学知识予以健康指导并现场演示操作(家庭氧疗、呼吸功能锻炼、疾病预防等)?
1.2.2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课前准备:①教师在第一节课介绍Seminar-CBT教学法的形式、流程及要求,提前两周发布学习主题及讨论案例,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②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8人,自行安排组内分工,包括协调人员管理、资料收集、PPT制作、汇报展示、答疑、书面报告写作等。③小组内部充分讨论,梳理汇报思路,制作汇报PPT,教师予以技术指导。
(2)课程实施:①地点: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以圆桌会议形式围坐在本班教室。②介绍(5 min):教师简要介绍汇报内容、分组、组名、时间分配及课堂秩序。③案例汇报(20~30 min):由小组汇报人发言,内容为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解答和讨论中存在的困惑,要求详略得当、思路清晰。主要汇报人结束汇报后,其余小组成员可予以补充。④案例讨论(35~45 min):根据小组报告内容,其他小组提出疑问,汇报小组成员就本组案例的核心内容进行答辩。在案例汇报及案例讨论环节,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需把控讨论会的进度,不做过多引导及解释。⑤评价与指导(10~15 min):其余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表现予以无记名评分,与教师评分共同形成汇报成绩;教师归纳总结,解读案例,给出解题思路,答疑解惑,同时针对各小组表现给出修改意见。⑥提交报告:小组成员梳理案例专题研讨成果及课程思政心得,提交书面报告。
1.2.3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的评价(1)理论考核:理论考核采取闭卷形式,两组试卷及改卷人完全一致。
(2)教学反馈问卷:观察组填写自行设计的“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认可度调查问卷”“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目标达成评价问卷”,条目选项分为非常不赞同、比较不赞同、中立、比较赞同及非常赞同,条目积极评价率(%)=(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人数/调查总人数×100%。问卷由授课教师统一解释并发放,实发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3)课程思政案例学习心得:将学生思政案例学习心得作为评价性指标之一。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n对照组实验组45 50 t P基本知识点识记13.13±2.46 13.32±2.12-0.394>0.05临床案例知识理解与分析46.94±6.24 60.80±7.48-9.844<0.05总分60.08±6.79 74.12±7.13-9.201<0.05
2.2 观察组教学反馈结果(见表2、3)
表2 观察组对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认可度
表3 观察组对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
3 讨论
3.1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期末理论考核总成绩、临床案例知识理解与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邹洁琼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团队角色分配及协作、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不断强化知识点记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插入案例情景,让学生代入临床护士角色,缩短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9]。如COPD患者出现咯血窒息时,询问学生如何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变能力。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及为患者制订护理计划的能力。Seminar-CBT教学法中的案例增加了实践训练,如为COPD患者示范正确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学生学以致用,以教促学,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巩固[10],能多方位、多角度达成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是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融入具象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尝试,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知识之“汤”,知行合一,以期达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结果显示,在案例讨论中融入思政元素很自然、很流畅,契合了内科护理学知识点,重点突出,避免了生搬硬套,学生认可度高。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新增的德育目标与内科护理学知识有机、有效衔接,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医德、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法制观念、心理健康等均有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宣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既能促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的思考,规范学生行为,也能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医患矛盾。思政教育渗透式、全方位贯穿Seminar-CBT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小组成员书写课程思政心得及个案报告,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将认知内化为具体行为。
3.2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有利于师生沟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习能力并不是单向赛道,而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Seminar-CBT教学法奉行“我的课堂我做主”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制订科学整体护理方案的能力、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等。小组合作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形式加强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有效规避了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和畏难情绪。课堂讨论能活跃氛围,使理论教学不再“干巴巴”,同时学生释放的新奇创意也能启发教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及科研思路注入灵感。
3.3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Seminar-CBT教学法包含小组讨论和案例编制两个关键环节。在案例编制中,教师对典型临床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编写,将思政元素融入案例且必须与知识点自然契合,这要求教师不仅对教材理论知识烂熟于心,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精准把控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课堂组织及教学氛围,并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这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准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强大的课堂把控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身份从“专业课程承担者”转变为“课程育人实施者”[11]。
4 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Seminar-CBT教学法能帮助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思政元素的融入让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变得有血有肉,以护理学知识讲人生的道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