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以护理情境英语课程为例

2022-12-10王秋端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评判病例案例

王秋端

(厦门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3)

Hutchinson等将英语教学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用英语(GE)两大类[1]。医学英语教学属于ESP教学门类,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是医科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ESP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与ESP相关的教学研究才有所增长[2],但仍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3]。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医学院校对医学ESP教学十分重视,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对医学ESP教学认识不够,课程开设、教师选拔、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比较随意[4],师资缺乏,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目前,在医学ESP教学中,教师仍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重点。关于案例式教学,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医学专业课的应用上,对其在医学ESP教学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ESP课程案例式教学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高ESP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可以界定为一种通过对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5]。案例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其以具体案例为基础,以开放式与互动式为教学特点,在提高学生兴趣、主动性、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案例式教学法以产出为导向,强调输出驱动输入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输出驱动主张产出既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又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产出比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以产出为任务,学生尝试性地完成产出任务后,一方面能够意识到产出任务对提高文化素养、完成学业和改进未来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当学生明确了产出任务的意义和自身的不足后,会更积极主动地为完成产出任务而进行输入性学习,以弥补不足之处[6]。

2 案例式教学研究设计

2.1 教学内容

本研究基于福建某高等医学院的护理情境英语课程,该课程为护理本科二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共36学时,教学内容涵盖入院病人的护理、术后病人的护理、临终病人的护理、康复病人的护理、运送病人法、医学影像等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患沟通情境[7](见表1)。课程模拟真实临床护理场景,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侧重提高学生学术英语听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床沟通技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

表1 护理情境英语课程章节目录

2.2 课堂实施

护理情境英语课程侧重学生在临床情境中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实施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快速病例分析和故事分享3种方式。(1)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一个进行口语对话的临床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相关典型案例,学生依据案例信息进行模拟对话。例如,在教材第一单元入院病人的护理的身核对这一教学模块,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扮演护士的学生A核对扮演病人的学生B手腕带上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病房号、住院号,完成一组情境模拟对话练习后,两人交换角色再次进行练习。通过不同角色的情境模拟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和记忆。(2)快速病例分析:依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简短病例,要求学生短时间内分析并做出判断和决策,给出相应的诊疗及护理对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其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3)故事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在医院或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见习时印象深刻的病例或与病人沟通所遇到的困惑,培养语言沟通能力及人文素养。

2.3 数据收集

以选修护理情境英语课程的2019级护理专业50名本科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一年的案例式教学实践结束后,发放研究组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案例式教学的评价及建议。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涉及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意识6个方面,共13个问题,其中第13题为开放性问答题目,收集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建议。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得到的数据较为真实客观。回收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采用百分比描述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2.4 实践结果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案例式教学对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提升作用,能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见表2)。

表2 学生对护理情境英语课程案例式教学的评价[n(%)]

(1)案例式教学采用的角色扮演、快速病例分析、故事分享3种教学方式都要求学生说英语,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与教师及同学进行讨论,指出案例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本身就是沟通交流的过程,对于培养沟通能力起到正向作用。陈述病例分析结果对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规范性有要求,要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等,对于培养语言组织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快速病例分析要求学生有评判性思维能力,要依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并佐证自己的看法。同样,故事分享要求学生分享故事,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

(3)快速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对病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正确的诊疗方案和护理诊断,制订护理对策,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病例分析结束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发言。发言的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案例相关疾病的专科知识以及涉及的人文、法律知识等,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全面、透彻。因此,快速病例分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3 讨论

3.1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式教学对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效果明显更好[7-8]。案例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产出”为导向,侧重“输出”,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的角色扮演、快速病例分析、故事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有了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以及和同学、老师互动学习的机会,这种以输出驱动输入的学习方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可案例式教学,给予了较高评价,表示案例式教学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2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

案例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既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方面来说,当在课堂上探讨同一问题时,由于个人知识和经验基础不同,他们会发表不同的见解[9]。通过一次次的案例探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学生的沟通能力逐步提高。本研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式教学对语言沟通能力有积极影响,特别是角色扮演和故事分享这两个教学环节表现尤为明显。

3.3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分析和决策的机会[9]。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案例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和同学、教师的交流发展评判性思维,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0]。将案例式教学引入医学ESP教学,可以启发、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和评判性思维,激发学习积极性[8,11]。本研究中,近90%的学生认为快速病例分析和故事分享对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这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

在案例式教学中,快速病例分析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相关医学知识,短时间内对病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给出正确的诊疗及护理对策,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89.36%的学生表示快速病例分析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

3.5 案例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式教学中,学生之间分工协作,讨论、互动、交流增多,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层次,表现为阅读识记能力、选择检索能力、分析整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12],在案例式教学中,学生的这些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3.6 案例式教学能增强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在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方面,角色扮演使学生有机会体验“患者”的体会、感受以及情绪[13],从而产生共情。本次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93.62%的学生表示角色扮演对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3.7 案例式教学对医学ESP教学质量的影响

案例式教学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认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式教学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调整教学内容及比例,创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手段,学生联系具体的临床情境使用医学专业英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8]。

3.8 案例式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式教学尽管受到学生的好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在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环节自信心不足,主动开口说英语的意愿不强;学生由于专业课程多,课业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部分学生对医学英语课程不够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案例式教学涉及面广,备课量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建议用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成绩评定;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医学英语学习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如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医疗援助、接诊外籍病人等都需要良好的医学英语能力。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缓解备课量大带来的焦虑情绪,更好地推动案例式教学的实施。

4 结语

医学院校ESP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教师通过案例式教学,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促进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从而培养出既具有学科素养又具有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因此,该教学模式值得在医学院校ESP课程教学中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评判病例案例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