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2022-12-10李玉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用药

李玉婷,骆 航,蒋 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1]。在此战略下,“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社区药学服务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拓展和延伸,在此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2]。社区药学服务是以社区为载体,以人民健康为本的药学服务新模式,药学人员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药店等向患者、患者家属、社会大众、医护人员提供直接、负责任、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以保障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提高和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3]。相对于医院药学服务,社区药学服务的范围更广,以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群等为重点;服务内容更具体,融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服务方式更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线下服务,还有线上药学服务、智慧药学服务等现代信息化服务[4]。因此,社区药学服务既贯彻落实了“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又为药学人员自身和药学服务开辟出新的卫生服务领域,对促进人民群众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提升社区药学服务能力的意义

1.1 我国社区药学服务处于初级阶段,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社区居民自我药疗时不合理用药问题严重,存在用药误区多、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报告,我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5],药物成瘾、药物性畸形,药物性失明、休克、肾损害等严重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达6.7%,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超过15%[6]。这与我国社区药学服务内容不规范,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有关,药师对药学服务的内涵理解不透彻,使得药学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供应保障初级阶段。

1.2 社区药学服务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区居民自我药疗比例增高,其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调查发现[7],社区居民自我药疗知识掌握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这类需长期用药的特殊群体,对药物的功能主治、适应证、用法用量、毒副作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知识缺乏了解,导致药源性疾病时常发生[8]。加之,近几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工作量加大,药品种类不断更新,医护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各种药物使用及其配伍知识,此时,社区药师可协助医生制订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向社区居民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及健康指导,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及时、专业、优质、连续的药学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这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

1.3 我国社区药师数量少,素质整体偏低,社区药学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93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47.9万家社会零售药房迫切需要更多拥有社区药学服务技能的药师[9]。然而,我国社区药师队伍除数量不足外,还面临质量困境,社区药学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据国际药学联合会(FIP)统计,我国药学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每万人拥有药师的平均数量仅为3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药师的平均数量为5人),已注册的 50.32万执业药师中,60.8%的人为专科及以下学历,42.5%的人为非药学类教育背景[10],意味着大多数从业人员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其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往往不能胜任以用药指导、用药监测、用药教育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社区药学服务工作,导致社会大众对社区药师的认同感不强,严重阻碍了社区药学服务的发展。

大力发展药师队伍,提高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便社区居民,节约药物资源和医药经费,提高居民健康与生活水平,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3]。高职院校是药学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加大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专业人才药学服务能力,促进社区药学服务发展是高职药学专业教育的重任,而如何提升高职药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药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因此,高职药学教育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将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纳入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以社区药学服务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懂医精药”的药学专业人才,完善基层社区药学服务体系。

2 社区药学服务内容及岗位要求

2.1 社区药学服务方式及内容(见表1)

表1 社会药学服务内容

社区药学服务实践性很强,是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广泛,几乎包括社区所有居民,服务方式及内容包括:(1)传统药学服务方式。如药品供应、保管、调剂,保障药品来源可靠、质量稳定,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的“四查十对”要求,对医生处方进行严格审核,根据《优良药房工作规范》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2)临床药学服务方式。社区药师需与医生共同制订患者的用药方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建立药历实施药学监护,参与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等工作。(3)慢性病管理方式。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及定期随访,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4)药物咨询方式。设立药物咨询点,及时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并提供咨询服务,根据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规律、疾病谱和用药情况等,给予针对性的用药和健康指导。(5)网络药学服务方式。通过公众号、App等网络平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用药知识宣教、药学讲座、在线互动答疑等活动,宣传合理用药,提高全民大健康意识[11]。

2.2 社区药学服务岗位要求

我们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药店等单位调查,了解社区药师应具备的岗位技能。(1)掌握处方调剂学知识,能够正确审核分析医生处方,进行药品调剂。(2)具备扎实的临床和药理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参与用药方案的制订,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3)掌握临床药物动力学知识,能够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对患者实施用药及不良反应监测,及时调整个体化用药方案。(4)掌握药物经济学知识。社区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时不仅要保证药品使用有效和安全,还应站在患者角度帮助其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用药经济性,因此,需具备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分析能力。(5)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网络药学服务,进行居民健康及药品信息采集,通过客户端进行用药答疑、健康宣教。(6)了解药学礼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掌握沟通和服务技巧[12]。

3 高职药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3.1 设计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方案,做好规划

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培养定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药店工作对素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要求出发,确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使之与社区药学服务内容更匹配,着重培养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养,能扎根基层社区,“懂医精药”的高素质药学服务人才。(2)培养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案上,包括教学环节、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构建。校企合作开发,共建“课堂—药房—社区”教学模式,同时培养一支贴近社区药学服务岗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师资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水平、教书育人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3)培养效果。构建由学校、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和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依据促进高职药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区药学服务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对我校近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促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案及实训平台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模式

3.2 以社区药学服务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

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会药店药学服务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标准,构建提高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对接岗位需求,以药师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岗证融通无界化课程体系(见图2)。课程设置应重视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职业素养,以满足社区药学服务岗位要求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主线对药学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注重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如公共基础课程增加健康教育、药学心理与伦理、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也可根据高职药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将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学服务实务、药物动力学、药物滥用与不良反应监测等与药学服务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注重社区药学服务技能培养,弱化药物质量检测、制药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

图2 课岗证融通无界化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应围绕“德技兼备”确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岗位素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拓展体系,从药师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围绕药师职业标准和药学服务工作任务选取、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学服务工作的素养、知识和能力,从而满足“懂医精药”高素质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要求。

3.3 改革教学模式,探索面向药学服务的教学方法,强化药学服务能力训练

结合课程育人定位,以强化药学服务能力为线索,改革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互动式教学、校外实践拓展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堂—药房—社区”教学模式(见图3),将课堂由学校延伸至药房、社区,实现教学内容与社区药学服务岗位工作零距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以人为本、至精至诚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进而树立药学服务意识。依据岗位能力形成规律,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将“教、学、做、评”一体化,形成“教中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评”的教学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逐步提升学生处方分析与调剂能力、合理用药指导能力、实践技能规范能力、处理突发情况能力、药学服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增强学生社区药学岗位胜任力。

图3 “课堂—药房—社区”教学模式

3.4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药学服务实践实训平台

对接社区药学服务岗位,由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兼任校外企业导师,并与校内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价,目前已开发的精品在线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药用分析化学等4门基础课,药理学、常见病用药指导等6门专业课。为切实提升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使实训内容与药学服务工作相匹配,学校与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20家实训条件完善的医药单位达成“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共建药学服务实践实训平台。教师可通过线上仿真实训、模拟药房规范化实训、实习基地顶岗实训、社区拓展式实训,完成处方调剂、用药指导、药品管理、用药咨询及健康教育等药学服务相关工作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环境、资源、过程、状态全部真实的情况下,全方位适应岗位工作。

3.5 建立全过程、多元化评价机制,保障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方案实施

建立“两主体、三维度、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两个评价主体,包括内部评价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和外部评价主体(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三个评价维度,包括理论运用、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评价内容为学生对社区药学服务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培养过程及培养结果进行动态评价,从而便于对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评价方法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多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既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又能够准确评价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4 实践效果与反思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医药行业赢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高职药学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需求,高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3种,即药物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面向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2016年以来,我校药学专业的企业订单班———益丰药房订单班、养天和药房订单班,实施“懂医精药”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药学服务能力、职业素质、岗位胜任力明显提升;学生整体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优势明显,专业领域内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我校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深入社区、乡村,通过多种药学服务方式服务基层健康事业,促进乡村振兴。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培养方案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社区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进一步明确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细化每一项评价内容。根据历届就业情况发现,学生在校时对社区药学服务岗位认同感较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该岗位就业满意度下降,说明工作环境、收入、制度及政策等其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社区药学服务岗位的认同感。因此,还需从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角度探索和创新社区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