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科建设概览

2022-12-08

歌唱艺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艺术歌曲歌剧

黄 萱

1927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在上海宣告成立。作为初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立音乐院建院之初即设立“声乐组”。1929年10月正式成立“声乐系”,2008年更名为“声乐歌剧系”。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淑安、赵梅伯、应尚能等中国教授和俄籍教授苏石林等为声乐系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使这里成为中国声乐教育与表演艺术百年宏图发展的发祥地。1956年,民族声乐专业成立。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始终以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演唱能力和扎实表演能力的独唱演员、歌剧演员或艺术歌曲演员为宗旨,为专业艺术团体或艺术院校培养从事独唱、重唱、合唱、歌剧表演或声乐教学的专门音乐人才。1988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成立,推动了“教-学-演-研”一体化综合培养与艺术实践模式的运行,排演了《原野》《弄臣》《魔笛》等整部歌剧;2000至2015年,共举办了11届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歌剧表演人才。声歌系下设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与上海青年歌剧团,全力培养歌剧表演的后备拔尖人才。

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现已形成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学制设置为:声乐演唱(美声、民声)本科五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在本科课程设置上,包括专业主干课程——声乐演唱(美声、民声)、艺术辅导、歌剧表演与重唱、艺术歌曲、中国歌剧、合唱,专业基础课程——视唱练耳、钢琴、乐理、和声、复调、曲式、歌唱语音(汉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舞台技能(形体、表演)、戏曲演唱、民族民间歌曲演唱、中外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等等。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包括歌剧重唱、声乐演唱的艺术演绎、意大利歌剧剧本研读、艺术歌曲及诗文研究、歌曲润腔及演唱,选修课包括法国音乐作品赏析、法语艺术歌曲的合作艺术、合作钢琴艺术、歌剧赏析及舞台实践、新疆少数民族民歌赏析、声乐考试艺术,等等。

近年来,“上音”声歌系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丰硕成果。

一、教研室介绍

(一)美声教研室

美声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在职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青年教师1人,返聘正教授4人。其中,既有屡获大奖、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歌唱家,也有深耕教学几十年如一日的专家。他们教育背景不同——有的是本土培养,有的是国外求学;掌握外语多样——英、意、法、德、俄;擅长领域各异——或歌剧,或艺术歌曲;年龄层次不同——“老”“中”“青”相得益彰。不过,这些“异”并不阻碍与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和”与“同”,那就是继承“上音”的优良传统,培养顶尖的声乐人才。

美声演唱课程一直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方式,每周两节课(其中一节有艺术辅导教师随堂共同上课),每节课45分钟。课程拥有较为详尽和完备的本科教学大纲,对课程目标、一至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作业安排、考试曲目要求等有具体与明确的规定。例如,一年级以训练中声区为主,学习曲目以意大利古典歌曲与中低技术难度的中国艺术歌曲为主;二年级开始学习一定数量的德奥艺术歌曲;三年级开始学习歌剧选段、法国艺术歌曲等。当然,具体学习进程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进度而定,这也是声乐教学因材施教的体现。从本科四年级开始,美声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选择歌剧表演与重唱或室内乐艺术歌曲两门课程(详细课程设置见下表1)。周正教授开设的室内乐艺术歌曲课程,结合国际音标(IPA)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不同语种的拼读规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艺术歌曲的发声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实现声乐表演中纯正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意境表现。本课程的“艺术歌曲之夜系列音乐会”已连续14年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

表1 声乐歌剧系美声演唱方向(五年制)课程设置

(续表)

值得一提的是,“唱好中国歌”“洋为中用”,一直是“上音”声歌系美声教学的传统思想和理念,周小燕先生就十分强调对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演唱,曾规定学生的演唱会、考试曲目必须有一半数量的中国作品,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2009年,美声教研室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上海市文明班组”;2014年,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和荣誉;2021年,由廖昌永教授领衔的“独唱(美声)”课程被评为“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二)民族声乐教研室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开辟“民族唱法试验田”,培养出首位民族唱法研究生鞠秀芳,由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创办“上音”首届“少数民族班”并主持建立民族声乐专业,迄今已有60多年的光辉历史。

几十年来,民族声乐专业先后招收了8期“少数民族班”,先后有来自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地,涵盖藏、蒙古、朝鲜、维吾尔、哈萨克、回、满、苗、彝、布依、侗、白、土家、裕固、景颇、傣、壮、瑶等30个少数民族的70余名学生在这里完成学业并重返家乡,为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贡献。

民族声乐专业以教研室为建制,已经形成涵盖三年制博士、三年制硕士、五年制本科、单科进修等多层次的教学体系。现有在职教授4人、副教授4人、青年教师2人,返聘正、副教授4人。

近年来,由方琼教授领衔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长相知——方琼古诗词歌曲音乐会”,引进赵季平、姜嘉锵、奚其明、杨一博等著名作曲家、古诗词作品研究者,已在上海、广州、北京、内蒙古、台北等地巡演15场,举行多场学术研讨会,并带领学生在各地开展声乐教学音乐会,创立中国民族声乐歌库、音像制品库等。

杨学进教授领衔的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已顺利结项;方琼教授主持的“‘文化自信’视阈下推动中国古诗词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研究”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青年教师陈家坡获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青年艺术人才项目立项。

2019年,民族声乐教研室荣获“上海市教委教育先锋”称号;2020年,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同年,以方琼教授领衔的“独唱(民族声乐演唱)”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

(三)艺术辅导教研室

艺术辅导教研室现有在职教师15名,返聘教师1名,外聘教师12名,教师们均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和视奏功底,掌握大量声乐曲目,熟悉不同歌唱语言和风格,有较丰富的声乐——钢琴合作演奏和教学经历。艺术辅导教研室曾荣获2017年“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集体)”、2018年“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艺术辅导教师除了每周随堂一节专业课外,另有一节45分钟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协助声乐教师为学生打好基础。初步建立正确的歌唱习惯,严格要求音准与节奏的准确、吐字的纯正,配合声乐教师强调演唱的规范性,以及与艺术指导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学会在演唱的同时倾听其他声部,养成多声部的音乐听觉与思维。

第二, 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语言声乐作品的风格把握,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及表现力。

第三,培养学生歌唱语言能力。对歌唱中的语音、音韵、吐字发音等进行矫正,帮助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入、深刻的理解,从而准确、规范地诠释作品。

第四,曲目的积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不同时期、不同语言和风格的声乐作品。

第五,合作的体现。从音响的平衡性、呼吸的一致性、音乐的走向性、正确掌握速度和音准等方面,体现钢琴和演唱者的默契程度,做到课堂与舞台呈现的统一。

(四)表演基础教研室

表演基础教研室涵盖的课程最多,包括形体课、汉语语音课、意大利语语音课、德语语音课、法语语音课、俄语语音课、表演课、歌剧表演与重唱课等。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演唱与舞台表演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2019年5月表演基础课年度汇报音乐会的前言所提到的那样,“培养造就一名声乐歌剧表演艺术的学生,需要通过全面、专业的基础课综合训练,从而达到完善,其中包括歌唱语音课、舞蹈课、表演课与歌剧表演与重唱课等。歌唱语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掌握在歌唱语言中辅音与元音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真正明白并在演唱时达到‘字正腔圆’之境界;舞蹈课则是通过针对性的形体训练,让肢体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表演课则将舞台表演所需的情感表达与肢体调度都放置在音乐的框架内从而达到规范;最后,在歌剧表演与重唱课中将所学知识与专业能力融会贯通,并以年度汇报演出的形式将所学知识结合舞台实践加以检验并巩固。”

近年来,表演基础课的教师们正试图将授课内容更好地作用于学生演唱的舞台表演,不断提升学生的舞台技能与综合素质,力争在学生本科毕业时即具备专业歌剧演员的要求与素养。例如,在歌剧表演与重唱课中,除了对歌剧重唱的学习之外,更加强了对宣叙调的训练与要求,并且将排演整幕或整部歌剧纳入教学计划与方案。2017、2018、2019年,歌剧表演与重唱课汇报内容分别是莫扎特歌剧《唐璜》第一幕、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第二幕、《塞维利亚理发师》第一幕终场等。

二、歌剧与舞台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团队

廖昌永院长领衔的“歌剧与舞台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团队”将“人才培养”“梯队建构”作为发展核心,包含团队带头人、骨干专家,同时还有柔性引进专家,使团队成果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该团队共14人,除2名柔性引进专家外,均由声歌系教师构成。

建设三年来,团队围绕舞台实践、人才培养、学术出版、国际文化交流项目,通过系统化建设,创建顶级国际赛事机制,以传承百年遗产,揽蓄国内外顶尖音乐人才,撬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艺术歌曲艺术指导师资建设,以及音乐档案学、音乐编辑出版等传统优势与新兴交叉型应用学科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学术资源、夯实学科基础,成功探索出一条契合国家文化战略、符合学科建设发展规律的创新路径。原创歌剧《贺绿汀》等成果探索创新了学科建设模式,领域涉及演唱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管理、作曲、钢琴合作艺术、理论研究等六大学科板块,依托“上音”歌剧院,串联艺术管理、与舞台艺术学科的交互式跨学科建设。“上音”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在建党百年之际再次通过“联合学科大作业”的新模式,确立了歌剧舞台艺术、交响乐队、舞台多媒体、艺术管理、音乐评论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学科建设标准。“大歌剧学科”树立创新标准,以西方经典歌剧和中国原创歌剧舞台艺术探索为两条发展主线,学科能级全面提升。原创歌剧《汤显祖》受邀登上悉尼歌剧院、欧洲青年歌剧节舞台,用西方歌剧体裁演绎中国故事——向世界见证了“中国精神”的力量、“中国故事”的动人和歌剧“中国创造”的水准,在保持上海音乐学院声乐艺术在国内引领优势的同时,做好向全球推广,并将优秀中国原创歌剧推向世界顶级歌剧舞台。

学科建设和实践中,团队注重传承传播中华瑰宝,主动对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首席教授廖昌永为带头人的“中国艺术歌曲与古典诗词书画”音乐品牌“走出去”项目,用中国独有的音乐语汇叙述、表达中国韵味和气派,成功将中国声乐和舞台艺术传播到海外。

在人才培养方面,立足传统模式,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视角。除了对标欧洲版图歌剧前沿之外,亚洲版图确立“中日韩”青年歌剧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与日本歌剧界顶尖高校——昭和音乐大学,共同努力探索“联合培养”“区域化发展”等创新理念,开创了亚洲歌剧学科高等教育合作的成功范例。“上音”与昭和音乐大学连续五年成功举办联合歌剧项目,在上海、东京全流程排演、公演《费加罗婚礼》《女人心》《唐璜》《法尔斯塔夫》等多部经典剧目。中日青年歌剧人才在不同教育体系、环境和机制中实现协同、交互式成长,这一创新机制大力推动了中日两国、辐射中日韩三国及整个亚洲地区的青年歌剧人才的飞跃式成长。

通过团队项目化建设,人才培养效能逐渐显现于国际国内各大赛事,其中30人次获国际级奖项、7人次获国家级重大奖项。同时,创建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赛事机制,达成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教学到艺术实践到比赛检验的完整闭环训练模式,为中国艺术歌曲的青年传承传播,以及海内外优秀声乐艺术人才选拔做好支撑。

除此之外,在唱片和教材方面,出版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英国Orchid Classics唱片)、《大地之歌》(德国DG唱片)、《沙布朗的玛蒂尔德》(NAXOS唱片)、《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第一至第三卷)、“上音”——布莱考普夫与哈特尔公司(Breitkopf &Hartel)版《中国艺术歌曲16首》国际标准注音乐谱等。通过国际出版、文化走出去等创新载体,力图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声乐艺术发展遗产,为中国声乐流派的新一百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 语

面对新征程和新机遇,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将团结凝聚力量,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新时代优秀艺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在本科教育方面,坚持做到“以本为本”,秉承与发扬上海音乐学院“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教育教学传统;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一步探索研究生教育的分层培养模式,进行交叉学科课程设置的探索;制定更为完善而细致的人才培养与课程教材建设方案;继续推动国际高水平、高层次声乐人才的揽蓄和引进;努力在艺术科创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方面不断作出贡献。“上音”声歌系教师们将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为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而不懈奋斗,为早日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顶尖高等专业音乐学府而不断奋进!

(续表)

近五年,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学生国内外获奖52人,所获奖项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金奖;“第一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金奖、银奖、铜奖;“宁波国际声乐比赛”男声部三等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展演全国总决选”本科生组、研究生组金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一等奖;“日本东京国际声乐比赛”外国歌剧咏叹调组、中国作品组一等奖、二等奖;“第二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银奖、铜奖;“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声乐组”金奖和特别大奖等。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艺术歌曲歌剧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海上·音》大型原创音乐剧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演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