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葫芦画瓢
2022-12-0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12期
“依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没有创新。《东轩笔录》记载了一个关于宋太祖的故事:五代时有个人叫陶毂,自幼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宋太祖时,陶毂做了翰林院的学士。当时的宰相都不是出自翰林院,而陶毂认为这些人的文采声望都不及自己。陶毂心中不平,指使党羽向太祖上书,说其久在翰林,出力实多。他自己也上书表示了不满。宋太祖笑着说:“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太祖认为翰林学士只是玩弄文字,不会创新,因此没有功劳可言。陶毂对这个评价很不服气,于是写了一首诗,写在玉堂的墙上:“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樣画葫芦。”太祖见其刻薄怨望,更是决定不再重用他了。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鄙视墨守成规、主张创新,因此对于“依样画葫芦”的行为并不推崇。随着语言的传播发展,“依样画葫芦”口语化为“照葫芦画瓢”。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脚踏实地地思考,千万不要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