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6-03-15于芳芳
于芳芳
摘 要:在翰林院发展史上,明代是翰林院充分发展且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其中庶吉士教育制度的建立,更是表明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分析翰林院在高级人才中的价值,指出在人才培育上翰林院发展的不足,借此丰富明代翰林院研究。
关键词:明代;翰林院;培养价值;不足
明代翰林院使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产生了分流,明人要想做大官,必须进翰林院,即“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明代翰林院作为培养或提拔高级官员(大官)的专职机构,其对官员的教育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明代翰林院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价值
翰林院对于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庶吉士群体的培养上,庶吉士群体多为进士中第而来,经过翰林院的学习后,其主要转阶途径是外道官、阁臣或是六部成员。从明代翰林院发展的大致脉络看,多数庶吉士经过“散馆”之后主要进入六部或是内阁,因此庶吉士成为国家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
庶吉士经过严格的挑选、入选后,即开始接受培训。其学习内容主要是“讲习四书五经”“观史传”“正唐音”“法李杜诗”“临字贴”等。每月考试,成绩留档立案。庶吉士三年学成,“即行分官委职”“谓之散馆”。其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任编、检等职;次者则出为给事中、御史,或外任州县官正统以后,“庶吉士只入翰林”“即由进士而为庶吉士,而入翰林,再入内阁,由于这样一条仕进道路,使得众多的封建士子把当选庶吉士作为跻身统治集团上层的重要途径。而庶吉士制度也确实造就了大批翰詹、六部侍郎、尚书以至内阁宰辅等朝廷重臣。庶吉士制度在培养高级官员上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庶吉士制度发展到明代已经臻于完善,作为科举制度的补充和发展,为科举考试之延伸和保障。
二、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1.庶吉士之选任:翰林院建设之初只是聚集技艺所长之人,以学士名官,始于魏晋,至唐开元初年,正式定制,专掌内命。因此从唐代开始翰林院已经发展为政治和教育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明初选取翰林官的主要途径为荐举和征召,故使得翰林官流品不一,鱼龙混杂。洪武十八年,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以后进士成为选翰林官的前提条件。从翰林官的选任方式看,并非每一个士子都有机会选入翰林,因此翰林院的教育作用只是对于入选翰林官的群体来讲。
2.庶吉士之储养:虽提倡为学与历事并举,在实际学习内容和考核范围上也较为注重培养生员的时政能力,但是就学习与考课的侧重点来讲,“选馆”的内容仍旧以诗文为主。庶吉士学习重诗文,重笔墨,作习课业多述风花雪月之事。这对培养国家实政人才是不利的。此外,在人事管理上: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竞争,选任庶吉士就意味着必能入仕,升任高官的机会增大,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庶吉士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庶吉士便不思进取,惶惶度日,虚名猎利。
从翰林院具体教育活动看,翰林官具体参与的教育有对庶吉士的教育,对帝王进行关于经筵讲经的教育,对皇子进行东阁讲学和对官宦进行内书堂教习。从上述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出,翰林院的教育活动只是具体到个人或是群体的教育,对高级官员培养的作用也属于对于人的教育作用。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微观的作用与人的教育,更有宏观的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并未看到翰林院教育对社会发挥的作用。
三、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反思
翰林院的特殊地位为高级官员提供了近距离了解高层政治的便利,较快地积累了高层行政经验,扩大了与有学问的人一起磨炼学问的空间。因此对高级人才的顺利成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人才培养优势都是基层官员所不具备的。通过翰林院的修养,一些官员具备了进可兼济天下,退能独善其身的士大夫情怀。
除了认识到翰林院在培养人才的教育作用外,还要认识到翰林院教育对社会的教育作用。翰林院对社会的作用仍旧体现在翰林院翰林的具体职能上,除了参加翰林院组织的统一学习,翰林士子还担负主持考试和修纂史书等功能,而这两点对促进社会发展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在具体人才培养方式上,明代翰林院的发展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庶吉士学习内容仍旧以理论学习为主,具体处理政务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在人才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竞争等,这几点理应在当代学校人才培养中引起重视,即在当代学校人才培养中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还应该建立完整的人才培育机制,规范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M]上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2]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