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2-12-08王丹丹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学本方程式化学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勤于钻研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养。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由师本课堂走向学本课堂,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的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提炼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途径。文章从“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高中化学教学进行几点探究。

【关键词】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改革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这一要求也深化和丰富了教育本身的内涵,是教育领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结合建构主义,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进行多元的对话和自主的合作探究,进而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

一、“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代表课堂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2”代表课堂教学要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第一个“6”代表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元对话、当堂训练、评价反馈;第二个“6”代表课堂教学评价的六个维度:教学目标设计、学科知识建构、思维深度广度、学生参与程度、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目标达成。

从教师方面来看,“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动手、研究以及合作。“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并从六个教育环节和六个课堂评价的维度出发,构成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系。从“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体系建设出发,教师有了教学的整体方向,也有了更大的专业发展平台。在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中,营造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助力学校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二、从“1”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实现具体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让教学目标也只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导致教学本身的育人价值难以发挥。而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并且改变了传统局限和单一的教学目标,落实了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1]。

“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中的“1”就是学科核心素养。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来说,核心素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本学科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把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来开展具有更多元的教学目标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多元的教学目标当中实现多维度的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出发,以更小的切入点来实现更大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生活中常见的醋和小苏打为例,醋和小苏打结合会产生一些小气泡,这主要是由于碳酸氢鈉和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教师从具体的生活事例出发,能够让学生以化学知识为载体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学生能够构建起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元素组成的微粒子;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等一些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物质的变化,实现初步的感性认知,从而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实践。

又如,在高一学习“电解质的电离”这个内容时,若教师不创设情境,将电解质的概念及它们电离的情况直接告诉学生之后,便指导学生书写电离方程式,就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只能刻板地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不仅达不到高考的要求,更达不到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画出氯化钠固体放到烧杯中用水溶解后,在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粒子的示意图。学生很容易得到烧杯中存在大量的钠离子、氯离子,进而很自然地得到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教师进行氯化氢、硝酸、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教学的时候,也要让学生自己画出烧杯和溶液,然后画出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从而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出这三种酸的电离过程,进而总结出酸的本质。这个方法的使用,对学生后面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书写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的离子方程式的时候,学生把这个反应画到烧杯里,之后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就不会将硫酸钡这种难溶盐拆开了。并且,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总结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难溶物都不能拆成离子来书写”这一规律。教师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有效提高,能够主动经历电解质电离的过程,能够自主书写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为化学课程提供了更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让教学目标更加多化元,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多维度成长。

三、从“2”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出发体现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本身是具有一定实践性的,从化学实验出发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性的科学思维,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化学知识的转化,这本身就是化学科学精神的体现[2]。而人文精神,又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向往真理,追求真善美。“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中的“2”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化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当前,新冠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默默地付出,而日常在家庭中也要注意病毒的消杀。教师据此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经常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并提出问题:你会配制“84消毒液”吗?如此,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进行思考,找出配制“84消毒液”的原料。学生思考: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备的物质,但氯气应如何制备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常用物质的性质,利用氧化还原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且提示学生根据氯气的性质考虑除杂、尾气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由此推动学生发散思维。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互相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确定出合理的配制氯气的实验方案,并且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实验室配制气体装置,以利用此装置进行后续的实验。

又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也要与学生一同针对生活化的化学问题进行化学实验的验证,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弘扬科学探究的精神,理性地对待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的科学验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并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落实人文精神的传播。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让学生愿意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从“6”的教育环节出发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需要教师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的,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提炼知识的有效保障[3]。“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中的“6”即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元对话、当堂训练、评价反馈六个课堂教学环节。根据“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与多元对话的实践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最后通过当堂训练和有效的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首先,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来创设与生活或者是社会时事相关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知识的提炼。其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实现多元的对话,从而在合作探究与多元对话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构建一个生生之间相互探讨的和谐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开展当堂训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出题,并将自己的题目与其他同学的题目互换,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与其他同学探讨与交流,做好本节课的知识反馈。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用传统方法向高三学生讲述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配平的“5步法”之后,让学生完成课堂测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由此,教师转变方法,把课堂变为以人为本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先从高一时学习的表示电子得失的“双线桥”法入手,层层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本质,再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完成自主选题、讲题的学习任务。如此,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配平的方法,并且能够将知识迁移到原电池及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式书写上面,成功实现知识的自主获得与建构。学生得到了积极的学习反馈之后,自信心大大增强,在后面进行的课堂测试中,学生不仅能够从容书写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配平的题目,也能够完成电极方程式书写的题目。教师通过六个课堂教学环节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地探讨与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拓展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从“6”的教学策略出发优化以人为本的课堂

“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最后的一个“6”代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学目标设计、学科知识建构、思维深度广度、学生参与程度、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目标达成的六个维度。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也应该从这六个维度出发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學实践,从而能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与科组的其他教师共同组建教研小组,针对每一课或者是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更多元化的设计,让教学设计本身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多元成长。在学科知识构建上,教师要做到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内容,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分析新的知识,落实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做好有效引导,让学生在分析与思考中探究本学科知识的内涵与意义,切实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参与程度上,教师需要以学科知识和学生主体为基础设计与学生兴趣点相符合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当中,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目标达成上,教师需要落实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推动学生长远的发展。

结语

“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台阶,同时也为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了保障。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发挥钻研精神,并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以“1266”学本型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推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推动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21(52):41-43.

[2]张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69.

[3]贺娇.高中化学多元化教学方法之我见[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4):302.

猜你喜欢

学本方程式化学
巧配化学方程式
挑战一级方程式
教养方程式
教育寻真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整体·联系·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