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空气的抑爆特性

2022-12-08程扬帆胡芳芳朱守军沈兆武

高压物理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乙炔粉体自由基

夏 煜,程扬帆,2,胡芳芳,2,王 瑞,朱守军,沈兆武

(1.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2.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27)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切割等,同时也是化工生产中合成橡胶、芳烃和高聚物等的重要原材料[1-3]。乙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5%~80%[4],具有很高的爆炸风险和破坏性。在乙炔的生产、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由于气体泄漏、通风和回火等原因,极易引发爆炸[5]。近年来,由乙炔引发的爆炸事故频发,例如:2018 年,张家口盛华化工有限公司附近发生燃爆事故[6],装载乙炔的货车被爆燃的氯乙烯引爆,造成24 人死亡、22 人受伤;2018 年,印度科钦造船厂因工人焊接导致乙炔泄漏引发爆炸事故,造成5 人死亡、13 人受伤。乙炔爆炸事故发展迅速、爆炸危险性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乙炔气体的抑爆技术对于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可燃气体抑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常用的抑爆剂包括气体抑爆剂、液体抑爆剂和固体抑爆剂。Wang 等[7]运用氮气和二氧化碳稀释烃类燃料,发现惰性气体的加入能够抑制燃料的爆炸强度,且二氧化碳的抑制效果优于氮气。Luo 等[8]研究了气-固抑爆剂(二氧化碳-ABC 粉末)对瓦斯气体爆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C 粉末与二氧化碳存在协同增效,可以降低瓦斯的爆炸威力。Wang 等[9]运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细水雾对气体爆炸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超细水雾对火焰温度、火焰传播速度和最大爆炸压力均有显著的衰减作用。Wen 等[10]研究了惰性纳米粉末颗粒对甲烷-空气爆炸的抑制作用,发现氢氧化铝(Al(OH)3)、碳酸氢钠(NaHCO3)和二氧化硅(SiO2)都可以用于抑制火焰的传播和超压,并且金属氢氧化物比二氧化硅的抑制效果更好。丁超等[11]基于100 L 的爆炸容器探究了超细ABC 粉末对瓦斯爆炸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爆炸所需的超细ABC 粉体存在确定的临界量,且抑爆效果与抑爆装置的触发时间有关。国内外有关乙炔爆炸特性的研究较少,而涉及抑爆效果的研究则更少。在乙炔的爆炸特性方面:宋诗祥[12]利用20 L 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水分子在乙炔-碳化钙气-固两相爆炸中的作用,揭示了其爆炸反应机制;郭璐等[3]探究了杂质对乙炔气体分解爆炸的影响,发现氮气对乙炔爆炸分解有抑制作用,而氧气、硫化氢、铁锈对其具有促进作用。Mizutani 等[13]利用1 L 密闭容器研究了乙炔的分解爆炸特性,结果表明,最大分解爆燃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随着容器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在乙炔的抑爆特性方面:王犇等[14]采用20 L 球形爆炸测试系统研究了氮气对乙炔分解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乙炔的爆炸抑制作用随着氮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Kopylov 等[15]研究了丙烷、甲烷和18%C3H6-40%C3H8-42%C4H10混合物对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燃烧的影响,发现当乙炔的体积分数在2%~8%范围内时,丙烷和18%C3H6-40%C3H8-42%C4H10混合物对乙炔的燃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混合物中乙炔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弱。目前,有关乙炔抑爆研究主要集中在气体和液体抑爆剂方面,而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的抑爆特性研究很少。

SiO2、Al(OH)3和NaHCO3[16-19]是典型的固体抑爆剂。本研究采用20 L 球形爆炸测试系统,研究3 种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空气(当量比 φ=1)预混气体的抑爆效果,通过爆炸特性参数(最大爆炸压力pex、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ex)分析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的抑爆效果,结合乙炔气体爆炸机理,阐明固体抑爆剂的抑爆机理,为乙炔工业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乙炔意外爆炸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1 实验装置与材料

1.1 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的20 L 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如图1 所示。该系统主要由爆炸容器、点火系统、喷粉系统、配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爆炸容器为球形,体积为20 L;点火系统由导线和点火电极构成;喷粉系统由气固两相阀、储粉罐(600 mL)、压力表和压缩气体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由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构成;控制系统由导线和控制器构成。首先,在储粉罐中装入固体抑爆剂粉体,用真空泵将爆炸容器抽至真空,采用分压法向其中通入乙炔气体;然后,将高压空气通入储粉罐,当储粉罐前的电接点式压力表达到2.0 MPa 后,开启气固两相阀,将固体抑爆剂粉体喷入爆炸容器中,此时爆炸容器内部达到常压,固体抑爆剂粉体弥散形成粉尘云;最后,采用控制系统点火,由压力传感器(美国Dytran)采集数据,并传输至计算机,经计算机软件初步处理得到压力时程曲线,存储图像和数据。实验中,乙炔与空气的当量比 φ=1,每种工况下重复3 次以上实验。

图1 20 L 球形爆炸测试系统示意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20 L spherical explosion test system

1.2 实验材料

本实验采用的乙炔气体由安徽合肥恒隆电气有限公司提供,纯度为99.9%;空气由安徽合肥恒隆电气有限公司提供,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98%和79.02%。考虑到粒子的表面积会影响吸热效果[20],为此本研究统一选用微米级抑爆剂粉体。微米级SiO2、Al(OH)3和NaHCO3均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其粒径分布如图2 所示。可见,SiO2、Al(OH)3和NaHCO3粉体的粒径分布接近,平均粒径D50分别为13.0、10.4和11.5 µm。

图2 固体抑爆剂粉体的粒径分布Fig. 2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solid explosion

2 实验和模拟结果

乙炔-空气爆炸的主要反应式为[21]

式中:n为实验中乙炔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st为理论上乙炔完全反应时乙炔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5]。

2.1 SiO2 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

SiO2的化学性质稳定,熔点高达(1 723±5) ℃,沸点高达2 230 ℃,是一种常用的耐火材料和固体抑爆剂。微米级SiO2因表面效应特性,在催化、扩散、光吸收、热阻和自由基捕捉能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22]。图4 给出了在不同粉体浓度的SiO2作用下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除100 和300 g/m3粉体浓度外,高浓度的SiO2对乙炔-空气爆炸压力起到了抑制作用。图5 为不同SiO2粉体浓度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特征参数的影响。当SiO2粉体浓度小于300 g/m3时,加入SiO2粉体能够快速吸收燃烧产生的水分,使燃烧反应加速,此时SiO2粉体表现出对乙炔爆炸参数的促进作用[23];当SiO2粉体浓度超过300 g/m3时,SiO2粒子的吸热作用和吸收活性自由基作用增强,远高于SiO2粒子吸收水分的影响,从而导致pex和(dp/dt)ex均随着SiO2粉体浓度的增大而不断下降。

图3 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 φ=1)Fig. 3 Explosion pressure-time curve of C2H2-air ( φ=1)

图4 不同SiO2 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Fig. 4 Explosion pressure-time curves of C2H2-air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iO2

2.2 Al(OH)3 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

Al(OH)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熔点为300 ℃,受热易分解,在378.7 ℃出现热分解吸热峰[24],具有无毒、阻燃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被广泛用于阻燃剂[25-26]。图6 显示了在不同Al(OH)3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的爆炸压力时程曲线。可见,Al(OH)3粉体对乙炔-空气的爆炸压力起到抑制作用。图7 显示了不同Al(OH)3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特征参数。随着Al(OH)3粉体浓度的增加,pex和(dp/dt)ex均呈下降趋势。当Al(OH)3的粉体浓度小于300 g/m3时,pex和(dp/dt)ex下降缓慢,说明Al(OH)3粉体量较少时,对乙炔爆炸特性的影响较小;当Al(OH)3粉体浓度大于300 g/m3时,随着Al(OH)3粉体浓度的增加,pex和(dp/dt)ex的下降速率加快。

图6 不同Al(OH)3 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Fig. 6 Explosion pressure-time curves of C2H2-air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l(OH)3

图7 Al(OH)3 对乙炔-空气爆炸特性的影响Fig. 7 Effect of Al(OH)3 on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2H2-air

2.3 NaHCO3 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

NaHCO3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温度在110~140 ℃[27]之间,易分解生成惰性物质,因此具有良好的灭火作用,是BC 类干粉灭火剂的主要填充材料[28]。图8 显示了不同NaHCO3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可以看出,NaHCO3对乙炔-空气的爆炸压力起到抑制作用。图9 显示了不同NaHCO3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特征参数变化情况。随着NaHCO3粉体浓度的增加,pex和(dp/dt)ex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乙炔-空气爆炸火焰传播过程中,NaHCO3粉体能够使前锋面的火焰出现局部熄灭,由于微米级粒子的比表面积高,因此分解反应速率快,与无NaHCO3粉体的对照组相比,pex和(dp/dt)ex下降明显,抑制火焰发展的效果好。随着粉体浓度的增加,爆炸容器内参与抑制作用的粉体颗粒数目增多,对乙炔-空气爆炸的抑制作用增强,pex和(dp/dt)ex逐渐下降。

图8 不同NaHCO3 粉体浓度下乙炔-空气爆炸压力时程曲线Fig. 8 Explosion pressure-time curves of C2H2-air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HCO3

图9 NaHCO3 对乙炔-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Fig. 9 Effect of NaHCO3 on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C2H2-air

2.4 爆炸压力敏感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固体抑爆剂的影响机制,选取与实验相同当量的乙炔-空气预混气体,对影响爆炸压力的主要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探究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爆炸的抑爆机理。设初始温度为1 400 K,初始压力为0.1 MPa,时间为5 ms,影响爆炸压力的主要反应见表1。图10 给出了当量比为1 的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压力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表1 影响爆炸压力的主要反应Table 1 Main reactions affecting explosion pressure

从图10 可以看出:R1、R39、R158、R161、R166 和R194 反应促进爆炸压力,R41、R141、R155 和R195 反应抑制爆炸压力,其中R1 反应占主导地位。加入固体抑爆剂时,固体抑爆剂会与其中的关键自由基结合,从而影响爆炸特征参数。

图10 爆炸压力敏感性分析Fig. 10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xplosion pressure

3 分析与讨论

图11 为3 种固体抑爆剂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抑爆特性对比。3 种固体抑爆剂中,从pex和(dp/dt)ex的减小程度上看,SiO2粉体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弱于Al(OH)3粉体,NaHCO3粉体对乙炔-空气爆炸的抑制效果最好。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是一种剧烈的自由基氧化链式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O、H、OH 和HCO 等高活性自由基[22]。虽然微米级SiO2粒子(固相)不与乙炔-空气爆炸火焰反应,但是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粒子很容易接触和吸收燃烧反应热,从而直接降低燃烧反应强度,影响反应的传热,进而降低爆炸火焰速度和压力波[17]。当SiO2粉体浓度大于300 g/m3时,随着粉体浓度的增加,能够吸收更多的自由基,对乙炔爆炸的抑制效果更好。

图11 3 种固体抑爆剂的抑爆特性对比Fig. 11 Explosion in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olid explosion suppressors

Al(OH)3在乙炔-空气爆炸过程中既充当吸热介质,又发生分解反应[18],即

Al(OH)3分解生成Al2O3(固相)和H2O(气-液二相),产生吸热冷却效应。H2O 汽化吸热,导致爆炸容器内的温度下降,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乙炔分子与氧分子的碰撞概率。同时,Al(OH)3中的自由基OH 能够消耗乙炔-空气链式反应中的关键自由基O,抑制反应R158(C2H2+O↔HCCO+H)的进行,使得爆炸压力降低。Al(OH)3的吸热冷却效应和分解生成的H2O 汽化吸热使得Al(OH)3的抑爆效果略优于SiO2,表现出更低的pex和(dp/dt)ex。

NaHCO3的性质不稳定,NaHCO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可吸收热量,并且在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18],即

分解反应的产物为惰性CO2气体(气相)和H2O(气-液二相),是气体爆炸中的惰性物质。其中:分解生成的Na2CO3(固相)使燃烧反应的传热受到阻碍;H2O 汽化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影响乙炔粒子之间的传热。同时,生成的CO2气体作为一种惰性物质能够稀释乙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阻碍火焰的发展,产生气体惰化。此外,NaHCO3中的HCO 消耗乙炔-空气爆炸链式反应中的关键自由基O 和OH[18],由敏感性分析可知,R158 和R161 反应对爆炸压力起促进作用,加入NaHCO3使关键自由基被结合,参与反应的自由基减少,爆炸压力的促进作用减弱。同时,NaHCO3中的HCO 参与R41 反应,R41 反应对爆炸压力起抑制作用,爆炸压力的抑制作用增强,发生化学抑制。晶体熔化吸热、反应吸热、惰性物质和化学抑制的耦合作用使得爆炸容器内的温度和乙炔气体的体积分数降低,从而抑制乙炔-空气的爆炸反应,pex和(dp/dt)ex的降幅最大。因此,NaHCO3粉体的抑制爆炸效果优于SiO2和Al(OH)3粉体。

4 结 论

(1) 当SiO2粉体浓度低于300 g/m3时,SiO2粉体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参数具有促进作用,当SiO2粉体浓度超过300 g/m3时,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参数随着SiO2粉体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2) SiO2粉体对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弱于Al(OH)3粉体,NaHCO3粉体对乙炔-空气爆炸的抑制效果最好。

(3) NaHCO3在乙炔-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过程中兼具气、固、液三相抑爆特点,通过晶体熔化吸热、反应吸热、惰性物质和化学抑制的多种耦合作用,使其表现出最佳的抑爆效果。

猜你喜欢

乙炔粉体自由基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烷美无炔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超导电乙炔炭黑DENKA BLACK(电池用途)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在线激光乙炔分析仪在醋酸乙烯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