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理应用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经验
2022-12-08指导
袁 英,罗 莉,田 理(指导)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慢性鼻窦炎多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所致,发病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2周,以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属中医“鼻渊”范畴。慢性鼻窦炎的西医治疗方法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以及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为主[2]。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疗效较好。现将田理教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鼻渊多因外邪侵袭,慢性肺、脾气虚损,邪气久居,滞留鼻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常见分型有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肺气虚寒、脾虚湿困[3]。
对于鼻窦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中医药在对于改善患者伴随症状、降低复发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且无副作用,安全性良好。
2 治疗方法
鼻渊病位在鼻,但治鼻单从肺之一脏着手临床效果却往往不佳。反复发作的鼻窦炎肺气不足,宣降失职,则鼻塞不适;脾虚失运,聚湿生痰,日久痰浊上蒙清窍则涕多;清阳不升则头闷重、嗅觉减退;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则易反复发作。治疗应注重肺脾同治,以健脾补肺、益气通窍排脓为法,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托里消毒散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方由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银花、白芷、甘草、皂角刺、桔梗组成,主治痈疽已成而气血两亏、不得内消之证,具有补益气血,托毒排脓之功,可使疮肿加速破溃、去腐生肌。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敛疮,配人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扶正托毒,白芷、银花芳香上达,皂角刺、桔梗托毒排脓,川芎能散能升,血中之气药,配伍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托、清透排脓之效。鼻为清窍,喜通恶滞,感邪后易发生痰瘀阻窍,枢机不利,其独特的生理结构致使常法难以奏效。托里消毒散集“升散、托补、透达、清解”为一方,可益气补托,通窍排脓。
3 病案举隅
王某,女,35岁,2020年11月05日初诊。3年前外出受凉后出现鼻塞,流大量黄脓涕,伴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于当地医院就诊后查副鼻窦CT提示全组鼻窦炎,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鼻塞、流脓涕症状有所减轻。此后常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发病,鼻塞、流脓涕症状反复发作。现鼻塞,流黏涕,伴嗅觉下降,大便不成形。查鼻黏膜色淡,双下鼻甲轻度肿大,右侧鼻底及左侧中鼻道可见黏脓性分泌物。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轻度迂曲,脉滑。中医诊断为鼻渊,肺脾气虚、痰浊阻窍。治以健脾补肺,通窍排脓。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药用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0g,甘草5g,当归5g,白芍10g,酒川芎10g,白芷10g,黄芪30g,桔梗10g,皂角刺15g,荆芥15g,防风15g,蒲公英15g。5剂,水煎,1天半1剂,日服2次,早晚饭后服用。同时配合鱼腥草滴眼液滴鼻,日2次,两边鼻孔各2滴。11月12日二诊,鼻塞症状明显好转,黏涕较前减少,查鼻黏膜仍色淡,中鼻道少量脓性分泌物,舌脉同前。原方蒲公英减量为10g,继续重补轻托,续服1周。11月19日三诊,症状消失。查鼻黏膜色淡红,双下鼻甲不大,各鼻道未见明显分泌物。原方减皂角刺、蒲公英,加陈皮15g,法半夏15g,继服1周,并嘱三九天前来调理。
按语:患者鼻窦炎反复发作,邪气羁留,致使肺脾两脏虚损;肺气不足,宣降失职,出现鼻塞不适;脾虚失运,聚湿生痰,日久痰浊上蒙清窍则涕多、头面部胀痛;清阳不升则鼻窍失养,嗅觉减退。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为四君子汤,是健脾补气之基础方;重用黄芪益气托毒,促进脓涕的排出,并能减轻鼻腔黏膜肿胀;加荆芥、防风补肺气,白芷芳香开窍,川芎、当归、白芍调气活血,桔梗载药上行,皂角刺、蒲公英排脓通窍,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益气扶正,祛邪外出,标本兼治。故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肺脾两虚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