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肉禽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12-08付沿东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本市屠宰规模化

付沿东

(山东省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近年来,东营市肉禽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体系日趋完善,品牌化建设得到加强,肉禽产业已发展成为本市畜牧业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1]。据畜牧行业统计,2020 年,全市肉鸡、肉鸭出栏1.05 亿只、8 261.74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29.41 %、22.77 %。折合禽肉产量37 万t,同比分别增长25.81 %。

1 当前肉禽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本市肉禽主要品种

本市肉鸡品种主要有爱拔益加等,肉鸭主要以樱桃谷鸭为主。良繁体系基本建立,现有父母代种鸡场3 家,基本满足全市家禽产业生产需要。六和集团祖代种鸭场,是亚洲最大祖代种鸭孵化场,年可向社会提供父母代鸭苗142 万只。利津县依托六和种鸭有限公司,推动瘦肉型北京鸭育种选育,其中“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已于2019 年3 月通过国家审定。新配套系具有瘦肉率和饲料转化效率高、皮脂率低、长速度快、生活能力强的特点。

1.2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大

目前,本市肉禽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得到快速提升。商品禽生产规模较大,年出栏5万只以上肉鸡场户397 家,其中年出栏100 万只以上的6 家。年出栏5 万只以上的肉鸭规模场235 个,全市肉鸡、肉鸭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了71.02 %、87.36 %。本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华誉集团、博大公司为代表的现代肉鸡产业体系,以六合集团、天红肉鸭代表的现代肉鸭产业体系。

1.3 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控温、自动控湿、自动通风、自动喷雾消毒等先进设施设备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本市肉禽养殖业的设施化有了显著提高。肉鸡生产欧洲指数提高到300以上,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甚至达到380 以上,料肉比更是降至1.6:1 以下。肉鸭28 日龄活重达到1.85 kg,料肉比可达1.65:1。

1.4 肉禽屠宰加工情况

全市肉禽屠宰加工企业4 家。其中肉鸡屠宰加工企业3 家,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1 亿只。肉鸭屠宰加工企业 1 家,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1 300 万只。

1.5 品牌建设与认证情况

本市肉鸡主要品牌有“华誉” “博大”等品牌,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8 个。华誉肉鸡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冻肉鸡系列产品入选山东省十大清真产品,产品已畅销国内20 多个省市。

2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种禽生产链条不完善

本市祖代种禽场一直是一项空白,多年来一直未形成“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完善繁育体系,父母代种禽几乎全部从外地购入。

2.2 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市肉禽生产屠宰加工企业虽然有数量,但由于起步较晚,档次规模不高,多数龙头企业还处在自身积累的发展阶段,肉禽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肉禽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受外部市场制约影响较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2.3 资金不足成为发展瓶颈

受多种因素影响,肉禽养殖建设成本、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众多养殖户有着强烈地扩大再生产愿望,但苦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实现。当前金融部门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等问题成为制约肉禽生产的瓶颈。

2.4 疫病问题困扰肉禽产业发展

当前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广大养殖业主反映肉禽越来越难养。这对于规模养殖场建设与疫病综合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结合全市现代畜牧业“十四五”规划,制定好肉禽产业发展规划,做好肉禽产业项目库建设工作。鼓励引导当前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祖代种禽场,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优特品牌,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2]。

3.2 搞好基地建设,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鼓励肉禽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自有基地,或带动养殖户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养殖场,逐步实现“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

3.3 加强疫病防控,保障肉禽产业健康发展

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做好消毒灭源,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动物疫病检测和化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能力,提升服务养殖场户水平。强化业务服务指导和教育培训,提高从业者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和意识。

3.4 积极引导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

按照畜禽养殖“畜禽良种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设施化、养殖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做好家禽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家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3]。

3.5 努力提高家禽业组织化程度

探索建立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继续大力推行家禽一体化经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完善产业化机制,全面提高运行水平。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把他们组织起来,实现合作经济与加工企业、市场、政府的对接,提高家禽养殖的整体组织管理水平。

3.6 建立促进家禽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家禽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如政府补贴机制、战略收储机制、金融支持等机制,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工商资本投入畜牧产业,破解融资难题。制定出台禽苗价格保险政策,由种禽企业、保险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禽苗价格指数保险,在产品低于一定价格、养禽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时,启动保险补偿机制,适当规避养殖风险[4]。

4 小结

东营市在推动肉禽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自身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全市肉禽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肉禽产业发展档次和水平。

猜你喜欢

本市屠宰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数据一览】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