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

2022-12-08沈寿文

云南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同性序言民族区域

栏目主持人:沈寿文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制度保障。然而,学界对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论范式、法律性质、制度功能、实施模式,迄今仍无定论;尤其是作为准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的重要法律文本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文本表达和实施模式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分歧。如何在现行《宪法》框架下,紧紧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文本,准确诠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文本的实施模式,为今后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和更好实施提供理论支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应《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邀请,笔者撰写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文本表达与实施逻辑——以“优惠照顾理论”为视角》一文,并约请钱锦宇教授、茶春雷博士生分别撰写了《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为中心的阐发》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的规范实施》两篇论文,组成专栏。三篇论文紧紧围绕“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这一主线,拙文以“优惠照顾理论”为视角,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释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两面:“优惠照顾”(中央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特别支持)的政法前提和具体表现形式;论证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文本的“框架结构”特征和“行政执法导向的法律”的实施模式正是这种“优惠照顾”的本质所决定的。后两篇论文,均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为切入点,分别回应了第一篇论文中提到的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文本表达”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实施逻辑”。钱锦宇教授一文,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的“表达”为基础,认为该“序言”蕴含着表达和反映特定国家意志的政治内涵,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四重逻辑基础,即“作为历史逻辑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政治逻辑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实践逻辑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和“作为法律逻辑的法律治理”,它们与新时代“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逻辑”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五重逻辑保障。茶春雷博士生一文,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的实施为视角,阐释该“序言”规范实施的必要性、规范的类型和规范实施路径,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序言”属于“目标规范”的组成部分,规定了关乎国家重要事项未来目标和规划的内容,涉及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许多重要职责,赋予义务主体逐步完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范性因素;其实施无法通过司法路径来获得实现,而是通过配套立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层层细化和落实的方式加以实施。三篇论文,仅仅是我们对这一论题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引起学界的讨论和批评。

主持人简介:沈寿文,男,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英才教授,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暨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权力配置),在《法学》《法商研究》《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法学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猜你喜欢

共同性序言民族区域
序言
序言
序言
《名人传》序言
中国写意绘画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对比研究
论中国画的写意山水与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共同性
试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共同性
论共同侵权行为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历史的抉择: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