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12-0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时代

李 倩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见证者,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力量。因此,社会各方要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学习劳模精神,摒弃躺平、佛系的观念。新时代高校应该严格把握育人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协调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国家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支撑。

1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逻辑意蕴

1.1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必然要求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关于劳动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指出:“劳动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条件。”[1]关于劳动的重要性,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2]关于劳动的主体“人”,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创造和实现都是通过劳动得到解决的。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生活的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进而肯定了人与劳动的内在关联。劳动实践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也是幸福生活的来源。马克思指出:“人应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自我发展。”人的本质是自身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人是在劳动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也向往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劳动带来的幸福,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社会不断进步。因此,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如直立行走、肢体表达、语言沟通;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如工作技能、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在此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不仅如此,劳动还塑造了人的品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创造了美。”[3]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在具体活动中积攒社会经验、磨炼毅力、塑造品德。

1.2 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在古代,儒家主要推崇成圣成贤,对生产劳动不够重视。与其不同的是墨家,墨子曾以“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理念教育弟子要自食其力,将劳动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但是,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直到颜元明确提到“劳动”一词,劳动的意义才得到人们的关注。他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农学、钱谷、水利等知识,“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当时他对劳动的认识影响了众多人。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劳动美德滋养了习近平的劳动观,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到“业精于勤荒于嬉”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于劳动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事实证明,没有上一代人的辛勤播种,就没有新时代人的幸福生活,一代又一代人用辛勤劳作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绚丽篇章。在习近平总书记劳动观的理想指引下,社会各方要广泛重视劳动教育,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推进我国实现繁荣昌盛而砥砺前行,展示青年的活力和风采。

1.3 是新时代落实全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时代新人,才可肩负起复兴大业的重担。”因此,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转变“重学习轻实践”的错误观念,自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二是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缓解当下“唯有读书高”造成的失衡现象,鼓励学生多实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4]因此,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在教育教学方案上重视劳动教育,对培育出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落实高校全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2 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劳动学习相较于理论知识学习逐渐被边缘化,加之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佛系主义”和“消费主义”负面观念的影响,行动力变差、价值观扭曲,这种社会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想信念淡化。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学科任务,大部分教师会侧重讲授学科理论知识,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内容的思政课比例较低,因此,思政课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只能起到微弱的作用。其次,学生实践能力下降。一方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购物、网络聊天、网络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逐渐模糊。部分大学生缺乏乐于实践、勤于劳动的活力,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中小学时期的“劳动观”,对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缺乏实质性的理解。

2.2 劳动教育形式片面化

目前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形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动教育机械化,二是劳动教育缺乏社会联动。首先,劳动教育机械化主要是指劳动教育以固定课程为主,学生为追求学分和完成学业任务不得不参加劳动。学生本人并不是出于学习劳动技能的目的,而是抱着取得学分的功利心态投身劳动,这严重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心。另外,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存在机械化的问题,甚至有的高校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中缺少劳动指标,而那种评价方式既简单又拘泥于分数限制的劳动培养方案,难以达到学校劳动育人的目的,学生功利化的取向容易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次,劳动教育缺乏社会联动主要是指受教育群体只限于学生,忽略了高校、家长和社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佛系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新时代青年受及时消费和躺平错误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和家长给学生施加的巨大学习压力,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颇深,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传递不到位,难以影响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此外,高校在对学生劳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较小,只是以简单学习雷锋精神和开展公益性活动为主,忽略了劳动创造性和劳动创新性。因此,这种碎片性的劳动教育方式起到的作用有限。

2.3 劳动教育机制不健全

因很多院校对劳动教育理念存在认知问题,较多院校在劳动规划方案、劳动评价体系和劳动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都不健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此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然而,高校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进度相对缓慢,缺乏相应的课程安排、课时计划以及师资投入等,大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也较少,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缺乏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机制。因此,学校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现存的问题,积极采取方案填补劳动教育的空白,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3 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

3.1 五育并举,转变高校劳动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5]针对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的问题,高校要做好贯彻落实以劳树人和以劳促全的任务,从而有效带动学生和社会转变错误劳动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转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课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探讨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解情况。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常规的职业培训,而且需要培养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和生产技术劳动的兴趣,转变学生对网络上“享乐主义”“躺平主义”“佛系主义”“锦鲤主义”的错误认知,引导学生树立勤劳致富的正确劳动观,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另一方面,高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劳动教育是“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融合体,它的目的在于“以劳促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对劳动进行全新的解读,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对智力人才和劳动人才具有同等的需求。高校要彻底转变“重学轻劳”的思想,正确理解“一个国家的成长离不开智力人才的支持,也离不开体力劳动的付出”的深刻含义,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3.2 “三位一体”,优化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新时代高校应依据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劳动课程的目标、内容、考评等情况,建立“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同步推进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渗透课以及劳动教育活动课”,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热爱劳动、体会快乐。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是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解的直接途径,可以从多个角度支撑劳动必修课的开设,例如,编写劳动教育相关教材、拍摄劳动宣传影片、集思广益创作劳动宣传语等等,丰富劳动必修课的内容,提升大学生上课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设立劳动教育选修课是辅助大学生理解劳动意义的间接途径,劳动选修课可以以劳动技能讲解的方式开设,采用新颖高效的课程形式,例如,创新创业培训、专业实习、团队合作实验等等,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劳动教育活动课是大学生进行劳动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劳动教育的归宿是实践。

3.3 四力聚合,完善高校劳动教育机制

四力聚合的四力是指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学校在劳动教育中是主导力量,学生自我教育是主体力量,家庭劳动教育是重要的基础力量,社会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只有四力联动致力于实现教育目标,才能有效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了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调动各方力量,合力制订详细的教育方案。学校劳动教育要领头,必须深入挖掘学校资源,全面落实劳动教育。高校要制订特有的劳动教育目标,形成详细的劳动教育共同培养方案,再根据不同专业的时间安排、专业特色,形成符合不同学院要求的各学院劳动培养细则。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6]201。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既要利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对劳模和大国工匠的认识;又要创新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劳动实践活动。社会劳动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主要途径。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大学生应该注重提升自我价值和专业技能。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对大学生缺乏认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在社会工作中凸显,企业应该多提供一些特色岗位,给予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家庭、家教和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57。家长和学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家长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之,只有各方面力量协调联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6]59。

3.4 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劳模精神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社会上又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7]因此,高校应在校内宣传劳模精神,通过多元化途径使劳模精神走入校园、走进课堂、深入人心。首先,组织青年学生干部宣讲劳模事迹。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劳模事迹,学习劳动者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掌握劳模精神的内涵,向身边同学传递劳模精神。这种以学生宣讲为主要形式开展的劳动主题教育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发挥文化渲染的作用,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建筑。各学院应在显眼的位置竖立建筑牌,展示劳模风采,并且在牌子周边提供相关书籍,供学生浏览。再如,将劳模精神融入图书资料室。学生通过在图书资料室浏览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充分感受精神文化的熏陶,进而激发自我奋斗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渲染作用,鼓励全校师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学生将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结语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必然要求,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落实全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学习劳模精神,是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到勤于学习、志存高远,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时代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