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2022-12-07钟志红吴晓辉唐伟志
钟志红 吴晓辉 唐伟志
习近平总书记就积极老龄观提出了“三个积极看待” “三个有”和“三自教育”,即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人生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对老年人进行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教育。上述论述充满了积极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科学指导着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老年教育,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抓手和必经之路。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吴玉韶介绍,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我们党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从国家战略层面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深圳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深圳的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扩大老年教育办学规模,精心打造老年教育教学品牌,持续推动老年教育发展,办学成果显著。“十三五”发展期间,深圳的老年教育扎实推进,办学理念不断提升,融入“文化养老、学习是最好的养老”等理念,逐步形成老年大学系统引领老年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学的老年学员超过10万人[1];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引入联动合作共建模式,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为市民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
(一)形成了两大办学系统
目前,深圳建成了教育系统办学和老干局办学两大老年教育办学系统,在办学区域和层次上相互补充。一是深圳开放大学“10+n”的办学系统,在办学规模、办学场地、师资、学习平台、教学方式、专业和课程、学习资源和终端等方面不断发展,建构了较为清晰和较具特色的老年教育办学模式和框架。二是老干局的长青老龄大学办学系统,该系统充分借助高校资源,与国内职业教育领军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长青老龄教育学院”,探索长青老龄大学发展新模式。
(二)形成了四级办学网络
经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努力,按照“市级立标准、区级作示范、街社强服务”工作思路,教育、卫健、文体等部门联动,深圳老年教育已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办学网络,现已建成深圳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和各级长青老龄大学共计700余所,老年教育办学网络覆盖全市各区各街道。
(三)形成了适老教育资源
线上线下资源相结合。老年教育线上课程设计遵从层次化、系列化、模块化的原则,通过整合、引进、建设等方式,建设适合线上线下教学要求的资源库,实现与线下课程的互动,增强了老年人学习的兴趣。通过建设老年大学学习指南、教学大纲、教学微视频等,指导老年大学开展线上学习。根据线上线下学习,开设符合老年人学习特点且喜闻乐见的线下课程,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深i学”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实现课程资源网上发布,多点互动直播教学,使老年人可以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居家学习,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四)形成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深圳户籍老人保持学习状态的达58%,每天学习的达到10.5%,人数约3.3万人,[2]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老年人学习需求趋向个性化、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学习需求,老年教育线下融合线上的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在实践中,通过线下授课线上学习,不断探索和解决老年混合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障碍,根据老年学员学习需求,建设适老性线上课程资源包,优化线上资源设置,提高线上课堂实效。
二、深圳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总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下,探索和实践“医养教养老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模式致力于教育、养护、医养的融合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供给。[3]目前,我国正在着力建立和完善老年人自主教育、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学校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社会老年教育“五位一体”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模式。[4]尽管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对照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深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目前深圳老年教育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老年教育投入和供给数量不足
目前,深圳老年教育资源整体上难以满足需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60岁及以上人口为940716人,占5.3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65217人,占3.22%。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其特征表现为密度高、候鸟型、高龄化、空巢化。而目前深圳全市仅有两所公办老年大学,即市委老干局主办的长青老龄大学和深圳开放大学主办的深圳老年大学,全系统在校学员为2万余人(不含网络学员),占老年人口比例为2%,[5]“一位难求”成为普遍现象。就目前情况来看,可供老人们就读的老年学校数量较少,尤其是以公益性、服务型为主的公办老年大学,深圳市的老年教育实际需求与目前的教育供给还存在巨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二)缺乏全市统一管理机制
缺乏市一级统筹推进机制。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没有市一级层面的跨部门终身学习组织协调机制,各行政区、各职能部门、各高校、行业、企业在推动老年教育过程中“各显神通”,但难以“劲往一处使”,真正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服务深圳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整体考虑、统筹规划以及大力推进,导致学校、教育部门、相关机构与行业之间长期存在不融通和不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现行教育体系在教育对象的覆盖面上仍有局限,社会资源开放的持续性、广泛性不够,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深圳市的老年教育呈现出办学主体多类、办学师资水平不齐、办学质量不高等特点。办学过程中尚未实现统一的教材,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化,办学中开设偏重娱乐休闲的单科课程,尚未开发建设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等。
(四)老年教育立法相对滞后
1994年,深圳市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条例》,开启了国内关于成人教育地方立法之先河;从1994 年至今,据统计深圳市共出台了终身教育相关的文件、制度多达 40 多个,但计划制定的《深圳市老年教育发展条例》迟迟未出台。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深入人心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加快推动立法,切实保障老年群体学习的应有权益。
三、读懂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精准教育服务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圳老年教育发展,鼓励多元联动共同打造深圳特色的老年教育,不断引入新资源、探索新方法,持续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发展。《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先后强调要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磅发布,首次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这一规定,对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构建服务深圳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大力度促进市民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政治引领
突出加强党对老年工作的领导的原则。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老年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将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新知识、传播正能量的主要阵地,打造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作用的老年大学。
(二)明确办学定位
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服务的教育机构,是引领老年人学习养老、文化养老、再融入和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
(三)创新管理机制
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遵循“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民办机构发挥各自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理论研究和设备等优势,多形式参与、支持老年大学办学。
加强规划引导。依托深圳开放大学和长青老龄大学,联合多个办学部门,在现有市、区、街道和社区办学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引导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有序开展线下教学,到2025年实现线下教学统筹指导全覆盖。加强宣传研究。开展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开展管理,融入大湾区发展,打造深圳老年教育品牌。搭建宣传平台,展示教育成果,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监督评价。将老年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履职督导,开展老年教育办学评估,完善老年教育发展情况的年报制度、统计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
(四)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材施教,提升老年人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围绕社会需要、发展需要和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设计课程体系。二是提升师资水平。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老年教育特色和规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保障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在薪酬福利、业务进修、职称评聘、专技考核等方面有和同类教师相同的权利和待遇。[6]鼓励各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大学任教或从事志愿服务。三是提升办学条件。根据《意见》提出的由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的要求,依托深圳开放大学,设立符合办学标准的独立办学场所、教学设施、稳定的办学投入等。
(五)推动立法保障
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深圳老年市民学习,从制度层面加强保障。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立足深圳城市发展实际和老年教育需求,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老年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立法将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老年教育的各项工作纳入政府的法规、条例,进而保护老年群体学习的各项权益,营造全市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
四、深圳老年教育先行示范的路径
综上,我国老龄化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老龄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老龄工作本身也呈现出多元化转变趋势,老年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目前,深圳正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理应在老年教育上先走一步,先行示范。
(一)深刻领会中央政策要求
2022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提出重要指示,指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老年教育以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为办学首要宗旨,以优化老年人包括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生活生命质量为办学目的,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达成共识,完善体系
积极推动从更高的政策层面支持老年教育,从更广的社会层面理解老年教育,呼吁更多的组织、机构和群众参与到老年教育中来。统筹老年大学、社区教育、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等多方力量,组建老年教育联盟,实施“互联网+老年教育”策略,以构建“老有优学”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形成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三)构成路径
一是以人为本,建设科学、完善的老年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学校、家人双责任制。二是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老年人教育课程体系和方法论。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展老年远程教育课堂等活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拓展老年教育传播手段,提高老年教育教学效率。三是在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方面,充分发挥老年人经验优势和技能优势,鼓励老年人在文化传承、技艺传授、科学普及、社区治理以及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面发挥作用。四是完善学校的老年教育设施,为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提供精准老年教育服务
1.建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老年大学除了开设一些常规类的兴趣类课程之外,还可以增设以下课程:
针对老年人的生存需求,老年大学一方面可开设中医养生、刮痧、黄帝内经等各类养生课程,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开设关于心理健康、积极认知理念类的课程,引导老年人建立正确积极科学的老年观,坦然面对生、老、病、死。如录制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成立老年生命教育联合教研室等。
针对老年人的关系需求,老年大学可以开设关于亲子沟通、隔代养育的课程,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后新型的家庭关系,同时为“三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在家庭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营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
针对老年人的成长需求,老年大学一方面可以开设智能科技类课程,如智能手机应用、手机美图、PS后期制作、直播等信息类课程,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另一方面,针对一些低龄老人开设老年护理员、保育员培训、健康管理师等上岗培训课程,鼓励他们再次就业。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探索多样化学习方式,推进养教结合一体化,并形成深圳模式,逐步推广到全国。
2.搭建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针对目前老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实状况,老年大学可以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通过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平台,让老年人参与服务:
在校园内招募志愿者团队,鼓励乐于奉献且有一技之长的老年学员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管理服务工作中,如担任班主任、宣传、摄影、主持人等志愿活动,成立老年大学学生会等,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的愿望。
在校园内及办学点组建各类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团队,团队日常运作由团队成员自治管理,学校提供固定的活动场地和适当的经费支持,并搭建各类展示交流平台,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以及与人深度交往的需求。
在校园内组建助学志愿者团队,让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辐射到各个学习点。老年大学可以从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班级中招募优秀学员,帮助他们设计一些短课程,开展教学教法的培训后为社区居委、敬老院等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学有所成、反哺社会的愿望。
(五)充分发挥高校办学优势
深圳开放大学办老年教育,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抓平台:学校可以利用开放大学这个高校平台,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向老年人开放各类学历课程学习资源,吸引老年人到成人教育的课堂中来。将老年大学教学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开设学历班,可开设声乐、钢琴演奏、摄影摄像技术和养生保健等专业试点。尤其是中医养生保健学历专业,可以吸引不少老年学员。很多高校的课程也可以以免费形式或者以低费用面向老年人开放。
抓队伍:开放大学拥有一支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专职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及兴趣特长,在老年教育开辟新领域,开设新课程。既可以保证老年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又保证课程的质量,还能为教师今后的转型发展做好铺垫。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龄化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实现老年人完整的人生价值需求,更好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