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当代启示

2022-12-0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杨 美 丽

(天津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41)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性执政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肇始期。中国共产党从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了大学生对执政党和新政权的认同与支持,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革和历史性转变,受各种错误消极思想的影响,思想上难免会产生困惑和彷徨,如旧的腐朽的封建思想、国民党统治留下的落后的反动的思想、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都影响着大学生,易导致他们思想混乱、复杂。因此,用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和统领大学生,消除他们头脑中存在的各种消极甚至错误思想,从而在共同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消除封建的、反动的和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的巨大变迁和转型使思想观念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封建的、反动的和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依然存在,并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依然活跃。对大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对新中国的建立和民族的独立欢欣鼓舞,充满自豪;另一方面,受阶级出身和旧教育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他们思想中还不同程度地留有旧社会的痕迹,对执政党的理念和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了解。他们中有些人对马列主义有所了解,有些人对马列主义根本是一无所知,甚至还有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心存误解。如1950年2月,北京市人民电台对一年来师生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总结:“当国家接管旧的教育机构时,有不少师生,因为一向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蛊惑和歪曲宣传,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心存疑虑,对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地改革存在着一些误解。”[1]由此可见,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包括国民党统治区的反动宣传,依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和统领大学生思想,确保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就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肃清唯心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民党反动“党义”教育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关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也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这种脱离中国具体实践和人民需要的资产阶级思想,其本质是封建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滋长了大学生的唯心主义学风和个人主义思想。“比如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同学们虽然拥护土改,但同情地主,替地主申辩。有这种思想的同学主要是地主家庭出身,他们理论上认识到土改对国家有利,但觉得国家有前途,我家没前途,因而对土改家庭土地被分感到一种凄凉、惋惜,情绪低落。还有部分大学生不是从过渡时期国家各方面的需要来进行学习或科学研究,反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个人主义倾向极其严重,认为自身的喜好和本身的专业课程胜于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马列主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漠然置之。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不能服从祖国利益。如天津大学采矿系一年级学生有二分之一想转系,因为觉得采矿系毕业要下矿,生活苦、有危险;河北医学院同学在思想上不能接受返回保定,原因是怕离开城市,怕学习受影响;南开大学东院有不少同学羡慕教授的薪金和生活,为作为教授而努力学习。”[2]这些思想实质上是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集体意识。

(三)纠正逃避政治、单纯追求技术的消极思想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在迷茫和彷徨中的大学生追求自由,骨子里又比较清高,不愿谈及政治问题,让他们在政治上作出选择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因而有部分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对政治干脆不闻不问,一心钻研学术。可以说“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很多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当时的表现。他们希望用单纯的科学技术来服务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而单纯技术观点的背后是他们对政治的不知所措,是逃避主义的表现。如清华大学的仰知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时说道:“我会认为学工的应该与学政治的分工,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关心。在学习目的上渐渐渗入了个人主义的成分,一心想当工程师、专家,做个有地位有名望的人。这就使我想找一条捷径赶快学好,对着学习中的困境,不是去克服,而是发怨言。集体的事不管,新鲜事引不起兴趣。”[3]逃避政治的消极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大学生内心彷徨无措的外在表现,他们既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感失望和痛恨,又对共产党执政能力产生不自信,所以抱着纯学术的观点为研究而研究。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大学生只有站在人民的政治立场上,他们的技术业务才能得到提高。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当时大学生思想复杂多样、意识形态领域混乱繁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从课程教育、政治动员、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构建了逻辑清晰、系统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帮助大学生转变立场、确立新观念,进一步满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一)课程设置:通过政治课、业务课、时事政治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时任团中央副书记的蒋南翔在《论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解放以后,全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必修的政治课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改造运动,总体上来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果的,并且成绩是主要方面,解放以来全国广大青年学生之所以能在政治上取得进步,不可否认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4]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新中国成立后,各高校均按照老解放区的经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政治课的指示,对原有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政治课程设置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其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是最早设置的课程。教师们也意识到,政治课的讲授不单单是学术工作,更是一项严峻的政治任务。同时,为统一各高校政治课程设置标准,1952年10月,教育部对高校政治课程进行统一部署,对高校政治课的科目、学时等作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了高校政治理论课体系。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各高校对政治课程又及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马列主义基础课,将新民主主义论调整为中国革命史。政治课程在高校地位的确立,充分发挥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其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高校除了设置政治课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外,在业务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这一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途径。1955年4月,时任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强调,作为新中国学校的教师,无论教哪一门课程,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程中去。为此,在业务课讲授时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高校各科教学的风潮,这一做法对于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其三,通过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观念。胡耀邦指出,学校的时事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坚定政治立场,不会轻易地上当,并且还加强了党和广大学生之间思想上的联系。按照中央的部署,1952年前后,全国各高校结合当前的各项运动,对师生开展了广泛的时事政治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从现实斗争中更好地理解理论问题。除此之外,各高校还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动员大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再配合政治理论课、时事政治报告会等形式宣传和讲授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也培养了学生新的道德观念。

(二)政治动员:结合“三大”运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是老解放区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高校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结合“三大”运动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各项社会运动中实现思想改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结合土地改革运动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为了让大学生对土地改革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把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等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1950年暑期,教育部在安排下半学期政治课的教学重点时,明确强调了以后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之一是“贯彻土改教育”,开设的“三门政治课都须适当地围绕这一重点进行教育,着重批判反对土改的思想,尤其是要说明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5]6-7。因此,各高校纷纷组织师生就近赴农村参加土地改革。据统计,清华大学师生300人于26日下乡参加京郊土改工作。其中教授6人,讲助11人,共组成3个区队部,参加十三、十七、十九区土地改革。该校领导为使学生了解京郊土地改革情况和政策,还特地邀请了相关专业人员和学生进行讲演,学生情绪普遍很高,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运动中,向农民学习,锻炼与改造自己。中央戏剧学院学生110人,也于25日、26日,分头下乡至十三、十六区参加土地改革工作。[6]此外,大学生还通过参加控诉会、斗争会、公审会,观看地主庄园,参观体现地主阶级剥削的展览等活动,对地主阶级的剥削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对广大劳动农民所遭受的苦难和剥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其二,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为消除大学生中崇美、亲美和恐美等思想,树立中国必胜的信念,党和国家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开展以抗美援朝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和宣传活动。教育部规定:各学校应根据目前的形势,对学生开展以抗美援朝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7]67随后还制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即批判美帝国主义所宣扬的法西斯思想、奴化思想,铲除这些有害和反动思想带来的影响,积极宣传抗美援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全国各高校学生相继走向社会、走进工厂、走进农村,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歌曲、演说等方式,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截至1951年5月,全国范围内参与抗美援朝宣传活动的学生高达100万,京津两地学生参与度更是高达80%。通过对抗美援朝的学习和宣传,广大学生对这次战争的性质和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很多大学生转变了崇美、亲美和恐美的思想。如燕大学生戈福隆说:“原来对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感到遗憾,现在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燕大梁关培说:“之前对美国先进的生活方式特别向往和追求,但是看到美帝国主义侵略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懂得了真正美好幸福的日子,是要彻底消灭帝国主义。”[8]另一方面,通过让大学生参加社会生产、运输和战勤等工作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大量来自东北的学生,以校或者团支部为组织到农村、工厂和劳动建设队帮助增加生产,然后将劳动收入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有不少学生把母亲遗留下来或自己结婚纪念的戒指捐了出来;有的把新做的棉衣捐给前线,自己宁愿穿旧衣服;有的学生知道献慰问袋的消息后,立即从脖子上解下围巾,没布也没钱的学生,就找些旧衣服拆洗做成慰问袋。慰问袋上绣上“人民功臣”“为自由而战”“为祖国而战”“早日打走侵略者”以及“收到后,希望更英勇的杀敌,把美帝推下海底”等鼓舞的语句。[9]来自医学院的学生通过参加医疗队前往朝鲜前线,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前线志愿军极大的支持和鼓舞。通过捐赠和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一些原来政治上比较落后的教会学校的学生,乃至西北某些少数民族的学生都表示关心和拥护抗美援朝,参与人数在中国学生运动史上是空前的,既提升了学生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于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深刻认识以及抗美援朝必胜的信心。

其三,结合镇压反革命运动对大学生进行阶级和革命立场教育。在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过程中,全国各高校将镇压反革命思想融入政治课和各科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清反革命分子的真面目,分清敌我界限,并号召他们通过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和拥护党的领导,保卫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广大学生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一方面通过积极宣传、揭发举报、秉公灭私,配合学校清除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净化师生队伍;另一方面在同反革命分子斗争中坚定了阶级立场,提高了政治觉悟。据统计,截至1952年秋,全国参加这次运动的高校教职工人数达到91%,学生人数达到80%,至此一场轰轰烈烈肃清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斗争在全国各高校师生中开展起来。

(三)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全国学校工作会议特别指出,学校团在今后工作中,除了继续认真帮助大学生学好政治课、搞好时事政策学习外,还要多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加强劳动锻炼,更好地组织义务劳动,组织大学生与工农建立联系制度,开展义务帮助,组织各种讲演宣传工作和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接触实践、参加活动中,受到感染、教育和锻炼。

其一,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高校学生利用暑假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国家的各项中心任务中做出了自身的贡献。如南京大学土木系一年级学生唐九如写道:“当同学们看到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以后,就纷纷讨论如何响应。我们南京大学土木系一年级的三十三个同学,在今年暑假志愿参加了伟大的治淮工程。修治淮河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我们为能参加这样一个伟大工程而感到无比的光荣。”[10]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各地大学生通过踊跃捐赠和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支援抗美援朝。如北京市有1 000多名男学生通过搬运工作支援运动,有1 000多名女学生参加了棉被缝制工作。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如贵州、广东、广西等地的大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县里和乡间,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关于抗美援朝和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宣传和教育等活动。

其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任务和要求,各校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大学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活动,如与附近的工厂、农村建立一定的联系,利用课余和假日,分批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工作,如进行时事政策宣传、帮助“三定”到户、建社扩社等农村的中心工作,进行文艺表演、义务劳动、帮助建立识字班和夜校、建立文化馆、建立图书室等,各高校学生还帮助工厂、农村研究改进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经验。通过生产劳动,学生印证、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认识到了每门课程与实际的联系,锻炼了大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并且初步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11]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大学生对新生政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可和支持,除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外,还要清除封建思想和国民党反动思想的影响,高度重视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各种社会思潮,解决社会转型给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冲突和思想观念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中等以上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和统领学生的思想,通过“增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改造其他课程”等方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通过学校青年团、学联等组织开展社会运动和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进对阶级、剥削、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等概念的了解和认识。正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了价值支撑,也为新中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经验。

(二)构建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1950年2月20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报告中指出:“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就要对当前学校的课程进行改革,取消反动课程,设立政治课程是改革的首要措施。”[12]根据这次讲话精神,各高校均按照老解放区的经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政治课的指示,纷纷对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其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是最早设置的课程。为统一各高校的政治课程设置标准,1952年10月,教育部对高校政治课程进行统一部署,对高校政治课的科目、学时等作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了高校政治理论课体系。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各高校对政治课程又及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马列主义基础课,将新民主主义论调整为中国革命史。同年11月,马列主义理论被纳入研究生的教学计划,意味着政治课程的开设实现了从中学到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全面覆盖。上述系列文件的出台和颁布,奠定了政治课程在高校的地位,这一时期建立和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虽因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变化,但主要框架没变,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各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指示和要求,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培养学生尊敬劳动、鄙视剥削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重视和爱护劳动人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成果,培养学生坚韧工作的技能和习惯,教育学生树立对劳动自觉的社会主义态度,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准备为祖国而劳动。1954年4月6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在劳动教育座谈会上表示:“通过加强学校的劳动教育,其目的是让广大学生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自觉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树立优秀的劳动品质,在校学习有关工农业生产的理论知识,关键是为了更好地参加劳动。”[13]党中央对高等院校作出明确指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生产劳动锻炼有机统一起来,要把劳动教育视为校内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把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使学生接触广阔的社会,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正确认识劳动的崇高意义。

(四)采取读书、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为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这一时期,党还普遍采取了组织学习、宣传教育等方式,以读书报告会、参观展览、广播报刊歌曲、举行纪念日活动以及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对国家时事方针政策有更加感性直观的了解。如清华大学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对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消极影响。北京大学专门邀请周恩来为广大师生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为增强学生对时事政策的学习和理解,1951年4月18日,教育部规定华北各地区的学校要以开设时事讲座、成立时事学习委员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形势与政策。如金陵大学开展美帝国主义侵略史料展览活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清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有的地方团组织还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听取先进人物的报告、读报、看电影等,通过这些方式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提升了中国革命理论在思想领域内的威望,也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形势下党、青年组织及学校等机构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新中国刚成立时,新生政权还很不稳定,人民战争并没有彻底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等地进行顽固抵抗,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伺机卷土重来,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遏制的策略,从军事、经济、外交上孤立中国,并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新生政权。动荡的局势加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对稳定民心、巩固新生政权无疑是极大的挑战。正是基于对局势的清醒判断,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毫不犹疑地强调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保障。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就会有迷失政治方向的危险。

新形势下,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重要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一种反映,也是对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指引。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在从单一向多元化和多层次转化,加之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社会实践经验也不够丰富,因此,这一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或者事物的影响而产生困惑、出现各种问题。如部分学生理想迷茫、信仰缺失,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还有的学生受西方社会不良思潮和网络文化的侵蚀,不敢对错误思潮文化进行批驳,在价值追求上存在功利化和实用化倾向等。这些现象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4]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很重要的经验是能够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并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针对性也具有时效性,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学生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着解决不到位的问题,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个性、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还亟待提高。因此,学校需要借鉴新中国初期的成功经验,继续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筑牢学生的精神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是做人的工作,本质上是解决人的理想信念问题。当前,青少年成长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受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影响,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承受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和追求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结合青少年这一时期的思想、心理特点,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成长需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三)创新和完善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路径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把思政课视为大学生“三观”培养和塑造的关键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新的尝试,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雏形。新时代,党和国家依然认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5]因此,新时代思政课要继续发挥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需要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重塑思政课的形象。在多数人的理解和概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高大上不够接地气,缺乏现实生活,理论概念抽象不够鲜活,比较冰冷缺乏温度,虽然有高深的理论但是缺乏直指社会问题的思想武器。因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和质量,要打破思政课“内容高大上不接地气、概念抽象冷冰冰、理论高深无大用”的刻板印象,使思政课接地气,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发展规律,重塑其解决实际问题、务实管用的新形象。

其二,始终让思政课冒着热气跟学生见面,保持思政课的新鲜感,打破思政课“内容陈腐、方法单一、语言单调”的教学窘境。大学生天然喜欢新奇的事物,有探索和求新求变的特质,对老套陈旧的东西天然地排斥和厌烦。因此,要从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及时了解和关注社会的焦点、热点和学生的困惑点,与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喜好保持同频共振,真正解决学生关心关切的问题,使学生在获得感中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发展。

其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教师满堂灌、独角戏的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而不只是党政需要和成人世界的需求,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互动,在思想的启发和困惑的解答回应中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改变学生单纯的“路人甲”或者“吃瓜群众”的角色和心理定位,让学生在思政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中都充分参与,提升思政课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其四,注重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虽然思政课要追求鲜活、有热度,但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依然是讲好思政课的内在要义,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它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最终也是要服务于思政课内容。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6]207

除此之外,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还应该实现几个融合,即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使思政课教学形式更加活泼,符合大学生的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充分利用学校和所在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拓宽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思政课和专业课的融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课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三全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