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体学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2022-12-07潘小丽

文化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域语体译者

潘小丽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运用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关注不同话语情境下和不同语言表达环境中导致的语言形式结构的差异。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出现变异的语言体式称为英语变体[1]。英语的变体有很多种:如口语体英语、文体学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法律英语等。引起语言变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情景、地域、社会背景、时间等。本文主要研究由于交际情景的不同而引起语言变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体会产生不同的语言风格,又可以根据语体不同的功能来创造不同的交际环境,以及选择不同的语体修辞方式。

一、语域和语境

简单地理解语域,就是被运用到特定场合与环境中,具有语言特征表现的语言变体。选择什么样的语体,主要是由语言使用的环境来决定的,从而引申出语境。语境是一个综合体,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构成语境。基于语境的构成因素,语言学家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本文引用学者韩礼德的归纳法进行语境的表述,即语境具有三个基础表现特征:语场、语式和语旨[2]。

语场简单地说就是语言发生的环境,它包括很多基础语言要素,比如话题、谈话者、倾听者等等。语场对语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基于词汇而表现。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突出的话题,必须有专业术语的表达支撑。语域研究既适用于书面语翻译,也适用于口语翻译。译者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话语范围,还可以把语域分为政治与经济、教育与科技、法律与宗教、时事与新闻等。

语式就是交际形式,有口头与书面之分,无论是即兴发言还是提前准备的文字都属于语式。

语旨主要是谈话者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关系,常见的社会关系分为三种,分别为亲密、熟悉和陌生。不同的社会关系使得其在表述上也会选择正式、非正式和随意的语言形式。

这些因素都是综合在一起的,彼此联系并且相互作用。语域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这几种要素,只有这样,语言才能更精练,表达才能更得体。人们从日常的话语体验中总结出语言模式和使用该语言的环境模式。结合翻译来说,译者期望译语能符合说话人的环境并且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换用不同的词。当然,在有些特定场合, 这个词可能会比那个词更得体、更适用、更能让读者明白想表达的意思。译者对其使用语言的认识是有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形式上能体现出的知识,还能体现对于不同语言环境的个人体验。

二、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

语言学家通常按照语言的正式程度对英语语域进行划分。著名语言学家马丁·朱斯将英语变体(主要是美国英语)分为五种:冷冻体、正式体、商洽体、随意体和亲昵体。当代的语言学家将这五种语体归纳处理为两种常用的语体形式,即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其实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有着逐层加深的倾向。一般来说重要的场合、历史性的场合都使用相对严肃的正式语体,而对于那些家庭闲聊、聚会谈话等则更多的是选用非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用得更多。

人们在日常交际或翻译时,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者都要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去选择与原文语体相对应的译文。语体学需要译者观察并且能够描述主要语体的语言特点,通俗的表达为:语音、句法、词汇和篇章。译者学习的目的是能更正确地了解不同语体表达的内容,在了解之后,译者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正确的语体。另外,语体和文体是有区别的,现代语体学不仅研究书面语,而且研究口语。口语是不同国家之间人们交际最直观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比较

正式语体对比非正式语体,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句法都有差异。

1.语音差别

语体越正式,发音越清晰。正式语体语调平衡产生庄重、严肃的效果,非正式语体发音比较含糊。弱读、连音现象较多出见。语体正式度与发音清晰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正式语体一般语调很平衡,因此,带给我们庄重与严肃的感觉,而非正式语体则发音方面较模糊,经常出现弱读与连音的情况。语音的差别可以体现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还可以体现在英语听力教学及考试中。比如:在非正式语体中常见的有I’ve, You’ll, You’d, They’re, Let’s等类似的缩略形式。

2.词汇的差别

英语词汇本质上属于盎格鲁—萨克森语系,包括英语本身的词汇、拉丁词和希腊词。在日常的非正式的交谈中,一般选用的是英语本身的词汇,因为其用词量更为丰富,口语程度高。英语的不少词汇来自于法语,英语和法语有不少词汇是相同或相似的,例如“洪水”,英语除了常用的flood之外,还有一个很正式的词是inundation,但法语里面只有inondation一个词表示洪水。又比如英语和法语里面的“动物”(单数)都是animal,英语的“发展”是development,而法语是developpement。法语能够准确表达意思主要在于它的形容词和分词有阴阳性和单复数之分。另外,法语一般是官方用语,显得正式而庄重,带来的是文雅得体的感觉[3]。拉丁词一般用于发布的正式公文、演讲、学术文章等正式的材料中。通俗意义上讲,拉丁文及法语的词汇对比盎格鲁—萨克森语系,二者的语体规范性与正式性更强。除查看词源辨别语体外,单个动词一般情况比与之对应的动词短语正式。

3.句法的差别

句法包括句子结构和语法两方面。在句子结构方面,较于非正式语体来说,正式语体句子结构更正规,多用复合句,多选用对称结构增强语气的庄重感,多引入排比结构,增强情感表达。

在语法方面,正式语体的语法非常严谨、正规。强调句中,强调主语时代词用主格比用宾格正式;在定语中关系代词前面的介词位置,介词前置语气正式;在比较状语句中,比较主语时,代词用主格比用宾格正式;疑问句完整与只有一个疑问句比较,前者语体正式;在虚拟语气中,第一人称所跟be动词的使用。搭配语气较正式。运用虚拟语气的句子比一般语气的句子更正式;被动句比主动句更加正式;-ing现在分词或-ed过去分词结构比与之对应的状语从句更为正式。

四、语体与翻译

语体和翻译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从语体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和对应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所使用的不同的风格,译文不仅要在文本的内容、形式、情感色彩等方面忠于原文,而且要能对应原文的语体风格。不同的文本使用的不同语体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译者要先清晰地掌握原文使用的语体再进行翻译。同时,译者要注意母语词汇和译语词汇层面的对应关系,要注意母语的情感色彩和英语语言情感色彩方面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语感。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语域选择上的不同体现在:英语的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呈现比较明显,汉语的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呈现没有那么明显。句法结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构成语体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要想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需要仔细研究不同的句法结构。此外,现代语体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人们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如何运用语言,同时也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场合、使用语言的环境。语言场合和语言环境的不同会产生语言形式和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影响译者的翻译活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相应的语言交流也会随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变体。因此,译者如何应对变化的语言现象来提高其翻译的水平,需要研究语体与翻译的关系。

另外,语体和译者个人的语言特点也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语言的特点受到译者的发音、造句等影响,比如熟悉译者的人可以在没有见到译者的情况下,只要听到其声音就能知道是谁说话。再比如译者说的话被印刷成纸质版,其他人也能知道是谁写的内容。而语体是要将个人的语言特点置一边,研究同类语境中的共同的语言特点。它是约定俗成的,不受个人语言特点的影响,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一种现象。

基于语体学角度分析翻译与语体的关系,在刘宓庆《文体与翻译》这本著作中,其认为原文与译文的风格是保持一致的,如果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与表达有出入,会降低译文可信度。该书还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条是译文应适应原文的语体风格,二是译文应适应文本作者个人的风格[4]。根据这两条原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要清楚译语文本的文体,比如海报、广告、法律文本和科技文献等。翻译这些有功能性文本的时候,译者更多注重的是译文能带来的社会效果, 这种情况下,原文本作者的个人风格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清楚翻译的对象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文本选择不同的语体进行翻译。前面提到的科技文献的翻译,以及其他有功能性的文本翻译,译者有时候不用连接词语,而是用很多翻译方法与技巧,不论运用什么翻译技巧与方法,译者的目的是在符合原文本语体风格的情况下使得翻译更得体[5]。

举下面的一小段篇章为例,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对美国甚至世界影响很大。这篇著名的演讲被译者广泛地应用到外语翻译的学习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分析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下面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是正式文体。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 I still have a dream. 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6]”

译文有几处典型例子说明译文是如何体现原文语体正式的。第一,我们从词的层面分析,译者使用了修辞手法,还使用了词源是法语的单词,这样的翻译能再现原文的庄重和严肃程度,那么对应的翻译也需要正式语体“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除此之外,原文运用一些副词也是为体现语体正式,比如“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此句是典型的正式语体,译者“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之中”与原文对应。第二,从句子层面来看,“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翻译为“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也体现了语体正式。此外,这篇演讲稿从句子类型来看,有很多主从复合句,排比句也大量使用,加强了语气。并且复合句使用时定语和状语比较多,所以比较严密,体现了正式语体。

从上述译文案例中,我们认识到翻译必须基于语体特点与实际,遣词造句必须与原文需求相契合。翻译的方法有很多,译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达到翻译的交际效果,但是不同的翻译策略也需要根据英语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的概念,通过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句法特征三方面描述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语言特征,最后论述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对翻译的启示。上述典型例子即是对此概念实践应用的体现。

五、结语

语言有雅俗之分,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正确传递语言的风格。语言的风格广义上讲是指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使用语言的方式。语言的风格与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念、性格特点、个人素养等很多因素有关,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风格[7]。不同的语言风格会给译者翻译带来困难,译者不仅需要研究翻译文本的语体,还需要研究个人的语言风格。当代语言学家从很多角度去研究个人的语言风格,比如,个人的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的地域、个人的学历背景等方面,有时候还需从语言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要翻译的语体,也就是还需要研究个人所处社会与地区的方言。英语正式语体相对来说比较严谨、正规;非正式语体相对来说比较口语化、随意。在翻译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语体特征之外,还需要对原文的体裁、修辞、色彩等方面做分析,做到译文与原文风格和精神一致。在翻译实践中,作为译者,能够具有辨别不同语体的敏感性,而且掌握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一些表现形式,才能在英汉翻译互换中确保原文意思表达的正确,才能更加准确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达到较高的翻译水平与要求。

猜你喜欢

语域语体译者
新时代新闻播音主持的语体变化特点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论纲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