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传承研究
——基于高友侗寨“太阳节”的考察
2022-12-07蒋凌霞
蒋凌霞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 545036)
1 问题的提出
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自称为“干”(gaeml)或“更”(geml),或“金”(jeml)。有些地方的侗族被称为“金佬”(jeml laox),“金绞”(jeml jaox),“金坦”(jeml tanx),汉族称之为“侗家”,苗族称之为“呆故”(daix guv)。侗族属骆越支系。据史书记载,宋代汉文文献称之为“仡伶”,明、清两代称之为“峒蛮”“峒苗”“峒人”“洞家”或泛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定族名为“侗族”[1]。侗族是中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区以及湖北省西部[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侗族文化不仅继承了古代越人文化的主要特点,而且创造了自己绚丽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这些文化是随着侗族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侗族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的开放性。自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以后,侗族文化收到外来文化(主要是汉文化)的一定影响,但经过吸收和融合,侗族文化仍然闪耀着自己的独特色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依节日而存。在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一年里节去节来,月月有节,可谓多矣[3]。侗族传统村寨高友侗寨传统节日众多,其中太阳节是高友侗寨独具特色的节日。为何独有高友侗寨过太阳节?是否和侗族先民的日神崇拜有关?这是侗族先民对宇宙存在的朴素认识的具体体现? 还是侗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汉族民间信仰的互动和吸纳? 因此,通过探究高友侗寨太阳节仪式与内容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侗族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基于以上问题,该文以高友侗寨太阳节为个案,通过考察太阳节祭祀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在侗族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意义及其对村寨的功能,揭示太阳节祭祀仪式背后的现实实践在传统侗族村落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实质内涵。
2 传说故事:太阳节的形成与发展
“太阳节”又称“慰太阳”,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侗寨。从高友侗寨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高友侗寨民族传统节日“太阳节” 历史悠久,但因没有文字记载,无法考究。寨里老人根据族谱回忆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太阳节”的来源,在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传说高友寨开基始祖潘氏祖先潘相金、潘相银、潘相发三兄弟,于明朝神宗万历年间离开古宜先到萨老湾落脚数年,因那里地域狭窄,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太少,没有生存发展前途。遂于神宗万历20年迁到塘育安居,到清代圣祖康熙17年,大部分宗亲族人开始迁入高友这块宝地正式定居建寨。侗族祖先几次迁徙都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古书曾有“树丫吃完了,树根也嚼光”的记载。祖先来到高友村定居后,开荒造田,种植水稻、瓜果、蔬菜、棉花等。有了吃和穿,侗族祖先笑逐颜开,都说这是太阳指引到了好地方,总是忘不了太阳的恩情,侗族祖先感念天地之母的太阳,把光和热赐予人类和万物。所谓“天上若无太阳神,昼夜时刻不分明,地下若无太阳神,万物生长难收成。”因此“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为侗族祖先带来了生存的机会,为侗族人民带来了幸福,它的恩赐和巨大贡献,具有无量的功德。勤劳善良的侗家人们认为在天地之间由太阳神在主宰着,他们希望得到太阳神的庇佑,保护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所以侗族人民择吉日,举行大型祭祀活动。先祖们选定冬日十九日辰时(即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早晨八九点钟,此时是太阳神圣诞生纪念日。)这个吉日吉时,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来表示对太阳的尊敬和深深的怀念。从太阳节的民间传说可以了解最初侗族祖先对太阳神的崇拜是一种自然神崇拜。自然条件越艰苦,民众对自然的依附性越强,自然灾害越多,民众对自然越敬畏。正如费尔巴哈认为“自然是宗教最后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被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的”[4]。侗族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相对较差,远古的侗族祖先开始崇拜被人格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对象和自然力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侗族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想象,部分得到了答案,但更多的想象结果是没有答案的。于是侗族人民便在崇拜心理的基础上,从想象发展为自我定义,对未知领域进行了主体化的设计,逐渐形成一系列关于未知力量的想象结果和崇拜对象,虽然继续保持着对自然神的崇拜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太阳神这个自然神就慢慢有了具体的精神实体。特别是随着道教、佛教传入侗族地区后,道教和佛教迅速走向民俗化和本土化。据《广西通志宗教志》记载:“广西古代先民俗信鬼,好淫祀,病鲜求医,专事巫觋。明清以降,道教世俗化并走向民间之后,与广西民间信鬼好巫的传统相迎合,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促进了粗俗化了的道教的传播。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道教的影响十分广泛[5]。传统佛教在民间巫教的包围下,迅速走向民俗化、巫教化,佛被作为神来膜拜。明以后进一步禅净合一、‘三教’(儒释道)合一,佛经简化为通俗的劝善书,佛像多塑近民众的观音、弥勒,修持简化为行善积德、普渡众生。这样,佛教转入民间,对社会道德产生较大影响,使佛教在广西得以延续。佛像同道教神、民俗神一起被膜拜”[6]。侗族地区的民间信仰也在慢慢改变,通过吸收与融合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文化的元素,不断自我生长与进化,形成了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信仰文化。而高友侗寨太阳神的神位内容变化正体现了太阳神从自然神到有了具体精神实体的神祇的变迁过程。在高友侗寨飞山庙中供奉的太阳神神位上正中为“南無日宫太阳尊天菩萨”,右为“五方五斗星君”,左为“乾坤海嶽四府高真”。“菩萨”是佛教名词,菩提萨埵的简称。指佛教修行者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智慧,利益众生,于未来可以成就佛果的高级修行者[7]。而“五斗星君”是道教敬奉的5 位尊神,即北斗星君、南斗星君、东斗星君、西斗星君和中斗星君[8]。太阳神已经从自然神慢慢转变为融合道教和佛教神仙体系的具体神祇。
3 太阳节祭祀的筹备工作
“太阳节”主要活动内容是祭祀太阳神,祭祀的太阳神目前是供奉在高友侗寨的飞山庙内,解放以前,太阳神的牌位是在香主家中供奉,待太阳节时才迎神出来到飞山庙前面的大殿里。以前太阳神没有神堂,人们临时在飞山宫的天井进行祭祀,待祭祀仪式完成后,是民间歌舞表演庆典和大型百家宴。节日期间,高友村的各家各户都参与到庆典中。太阳节活动经费大都靠群众乐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阳节的活动经费由社区群众自发组建的“太阳节筹委会”到各家集资及政府部门的资助等多种资金组成。筹备是整个太阳节祭祀活动的前奏,负责牵头这项工作的是侗寨里的老人协会。主要有钱款筹集、祭祀物品的准备和祭祀场地的整理维修布置。
钱款的筹集是整个祭祀活动的关键,也是活动举行的前提。太阳节活动经费的来源,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通过民众乐捐。在高友侗寨建寨以来,民间组织成立了太阳节基金会,以投股的方式,每户出一部分钱买田,作为基金会以后的资金来源。每到开展太阳节祭祀活动的时候,就由基金会用那些资金买猪以及其他祭拜用品。每几十户成立一个小的基金会,到节日时,每个基金会出的钱不相同,它们以股份的形式来投入。首先要把举办活动的费用开支资金留一部分给香主平时的烧香祭拜。同时也要议定每年给香主多少钱、粮食。各个基金会生产出来的粮食有一部分给香主,每年到农历十一月十九太阳节,杀猪的时候,按照股份来分猪肉,村民交的钱多股份就多,分的猪肉就多。有的户几个小基金会都参加,积极性很高,便可以多分猪肉。猪一般是用基金会的太阳田租种的租金来换的,租种太阳田的租户每年会给基金会上交部分粮食或是提供一头猪,剩下的粮食就给耕种那块田的户主。过去(新中国成立前)村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来募集资金。基金会都是固定的,他们投钱买田,田是基金会的固定财产。一个基金会有一个会长,会长由村寨的群众自发自愿担任,准备活动由全寨统筹规划。全寨搞活动各基金会投多少钱都有规定。没有参加基金会的村民,到节日那天通过乐捐来参加活动。成立基金会时候,有些户没有钱没有办法参加,就在活动当天来乐捐。当天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登记,然后把乐捐的名单誊写在红纸上贴在鼓楼的门口。当天祭祀的物品由举办祭祀活动的人员来准备,同时请师傅来念经。以前是寨老来组织。现在举办活动是临时乐捐,是由老人协会来组织。
4 太阳节祭祀的仪式
太阳节祭祀及庆典,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辰时在飞山庙举行。高友侗寨的所有民众都参与祭祀及庆典。当天的庆典,有祭祀仪式、村民祭祀、侗族多耶及百家宴等内容出现。太阳节的祭祀及庆典的整个过程持续一天。虽然太阳神的诞辰在十一月十九日,但是准备活动在神诞前一日已经开始。有专门人员预备祭祀用品,下午宰猪、鸡等,为第二天做好准备。这些荤盘是为了供奉飞山庙的主神飞山公。供奉太阳神的贡品主要是素盘,不沾荤腥,包括供果、供香、供水、供米和供豆。
太阳节当天,从早上7 点开始。高友侗寨的“香主”开始打扫飞山庙,擦拭神台,并在飞山庙进门左边生一堆火,围着火堆摆好四张长凳,点好线香给飞山庙里面供奉的各路神灵上香。同时在太阳神的神龛前摆上柚子、糍粑、生糯米等供品。7 点30 分,穿道士冠服的道公和他的4 个助手开始立坛。主事是一个年老的陈姓道公,4 个同样年老的道公和陈道公一起完成祭祀。飞山庙中还有老人协会的老人,一般村民不进庙参与仪式。上表之前,陈道公和其他四位道公举行立坛仪式。神像由陈道公带来,把各路神仙、菩萨、土地公土地婆的图像摆放在祭坛上。靠着庙内东墙的祭坛上,“太阳神”的牌位立于正中间,牌位前面分别立有文殊菩萨、妙英菩萨(观世音菩萨)、妙元菩萨、妙善菩萨、普贤菩萨5 位菩萨的神像,在祭坛的下方立有土地公土地婆的神像。另外,陈道公还在其他道公的帮助下安置香炉、供奉烛火、供果、供米、供豆。香炉置于坛正中的位置上;供奉的烛火需要插在倒立的半个红薯之上,寓意着生生不息;供果有苹果和柚子,分别置于祭坛两端;供米六碗,五只小碗盛满生糯米,每碗上点线香一注,分别置于五位菩萨神像前,一只大碗盛满生糯米,上点线香3注,插入“大吉大利”红包一只;供水一碗,置清水于碗内。供豆一碗,置植物油炒的黄豆于碗内。
立坛之后,上午8 点,由陈道公主持进行“发表”启坛请神。发表的主要目的是请神到庙中参与“太阳神”诞辰大会,主要内容是诵读上给太阳神及其他诸神的疏表。陈道公向东南西北中5 个方向挥洒“盖身水”,其他4 名道公开始鸣钟、敲锣、打鼓。庙门口同时有老人放鞭炮。鼓乐鞭炮齐鸣后陈道公开始念疏表请神。疏表上内容主要说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九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侗寨操办,奏明此次祭祀的目的,颂扬神功,启请谢恩,希望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众生安康等。在诵读疏表的同时,按照疏表的内容节奏,参加仪式的老人们由陈道公带领行鞠躬敬拜礼。诵读疏表完毕,陈道公将疏表焚化,同时焚化给神的纸钱,斟上6 杯酒,向神敬酒。
上奏疏表后,五位道公开始念《太阳经》,《太阳经》包括了《开经》《佛说太阳经》和《收经》。念经从头到尾念一轮或者三轮、五轮等,短的可三至五次,在念经途中如有读错,就得从头再来,前回无放。念经轮次只能奇数不能偶数,念经的同时,五位道公用鼓、锣、钹、木鱼、海螺、铜铃等法器控制节奏,众老人根据停顿向神行鞠躬敬拜礼。《太阳经》念完后,5 位道公在陈道公的带领下进行送神仪式。陈道公起鼓,其他四位道公奏响其余锣、钹、木鱼、海螺等法器,全体老人再次行礼。陈道公焚化完金银纸,走到庙门口烧香祭拜护门神,最后烧纸钱祭奠一直在守位的护门神。祭奠完护门神后,门口有老人点燃鞭炮开始送各路神仙。
送完太阳神等菩萨后,众道公请上三牲(煮熟的猪头、鸡、酸鱼)摆在飞山庙祭祀的主神——杨再思神像前,对飞山庙众神进行祭拜。祭拜完后,众老人围坐进行讲侗款,述说民族历史及各种村寨管理规约。太阳节祭祀完成后,全村男女老少就集中在村寨鼓楼坪上多耶、演侗戏、举行盛大的百家宴。
5 结语
三江县林溪镇高友侗寨太阳节是以祭祀活动为主题,通过节日相互交往,共同怀念太阳神,相识禳灾祈福,鼓舞斗志,以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节日。“太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侗族最为浓厚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侗族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因而显示出极大的丰富性。在太阳节期间,既有祭祀太阳神等天地神灵、祖先崇拜之礼,又有禳灾祈福之俗;既有庄严的祭祀仪式,又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及庆典活动。是一个增强侗族人民的团结,促进侗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节日。
太阳节的祭祀活动也体现了汉侗文化的融合,民族民间信仰的多元化互动的趋势。在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影响下,侗族地区的民众的民间信仰活动不仅变的丰富随意,也变得多元化。一是民众的崇拜对象多元化,侗寨民众崇拜的对象有土地公、土地婆、萨神、飞山公,也有关帝、文昌帝君、雷王、南岳大帝;侗族地区飞山庙、风雨桥等供奉祭祀的对象既有佛教的菩萨,也有道家的神仙,更有自然神与地方保护神。在崇拜对象上是有用就拜,不问出身,不问教派,这就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多元融合互动。二是民众的祭祀和供奉形式与场所多元化。既可以建专门的飞山庙、雷王庙等讲究排场与条件,也可以在路边、树下、墙边等处祭拜诸神;可以多个神祇共用一个庙宇,如太阳神就直接供奉在飞山庙里面,和飞山公、龙神、土地等神祇共用飞山庙。
太阳节的祭祀活动也可以看出道教在侗族地区的本土化传播的形式。道教在侗族地区的传播,不仅受益于道教有解民于苦难的教义,而且也受益于侗族地区民俗、民间信仰与道教仪式、规程有不谋而合的精神所指或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道教科仪斋醮与侗族原始信仰祭祀的结合。道教斋醮仪式的举行既要选择时间,还要按程序进行设坛、上供、祝香、升坛、降神、送神等。从高友侗寨太阳节的祭祀仪式可以看出,道教斋醮的本土化,促进了侗族地区的原始信仰与行为方式与道教的道术有机结合,逐步演变为世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信仰形式,获得了侗族地区民众的认同与参与。
民间信仰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民众生活与生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生活形态、信仰形态和价值形态。在侗族地区民俗形成过程中,民间信仰文化形成多样性、包容性、发展性的特征。侗族与相邻的汉、瑶、苗等民族交流,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侗族民俗文化中既有传统的民族习俗,也融合了汉族与瑶族的信仰文化,而侗族的居住地虽然以山地为主,但与当地的汉族、苗族、瑶族的交流也导致侗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归纳起来可以反映出信仰文化的多元性,侗族在民间信仰本土保护神的基础上融合了道教与佛教的信仰。侗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为信仰文化的多元性,也进一步体现为多神性。侗族地区民间信仰的发展与侗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侗族聚居区大部分为山区,在文化上与中原地区相比具有后发展性,较少受到强势的社会干预或控制,因而其民间信仰具有更突出的影响力。侗族地区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侗族民众生活较少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元素的影响,使得民间信仰中保留了地方原始信仰特征。
侗族民间信仰接续了侗族先民们源远流长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历经民族迁徙、交融、整合、传承,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的原始性。侗族先民最初的自然崇拜信仰文化未能形成一个如同一神教那样完整的宗教体系,在后来传入佛教、道教后,它同道教、佛教、等融汇合流。由于侗族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因此形成了一种主动靠近核心文化,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原文化,包容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