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革命歌曲的艺术价值与传播途径探究

2022-12-07廖文静白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革命

廖文静,白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增进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国际地位。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更加需要弘扬延安红色文化的向心力、延安革命歌曲的凝聚力,团结凝聚新时代国民信念,提升认同感和使命感。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标识,奠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为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力量。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面鲜明旗帜,是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担负着中国共产党宣传政治思想的任务,又因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性、厚重文化性和鲜活现实性,是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当然场所和好教材。

1 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1935—1948)

延安革命歌曲的创作,由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战争时期伟大引导,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实践结果。它的本质是政治音乐,带有鲜明的政治引导性和价值取向,是政治和音乐的高度统一。它也是延安革命民族色彩的集中体现,将革命时期人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发挥到了极致。

1.1 历史背景

延安音乐在中国音乐的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可见一斑。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一座看似普通的陕北小城,实则却迸发着巨大能量。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历史上被称为“延安时期”,延安革命歌曲也由此诞生。

1938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至此,正值抗日战争初期,吸引一大批胸怀大志、慷慨激昂的艺术家、有志青年教师们来到延安,包括马可、郑律成、冼星海、李焕之、安波、吕骥、向隅等人,他们无一不怀抱着曲线救国、驱逐日寇、救国民于水火的壮志,用歌声等优秀艺术作品,为战斗人民带去精神食粮,唱响了时代最强音!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系统、科学地阐述自己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的历史性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艺文化思想体系的确立,推动着延安革命音乐往前走了大大一步。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不仅属于延安,更代表那个时代的延安根据地,以及周边的陕甘宁根据地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人民。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革命歌曲的传唱度不止于此,被所有革命地区人民喜爱,并广泛传播。这便说明,随着中国的、民族的音乐的发展,经过整理、研究,它的作用也将进一步被挖掘,延安革命歌曲必将流传于更广泛的地域。

老一辈革命艺术家们在延安时期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虽已过去八九十年,延安革命歌曲的精神由延安历史所承载与保存,在历史长河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1.2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风貌。“延安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脱胎于中华文明,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学校教育提出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尤其是“90 后”一代崇尚个性和自由,很多人盲目、片面追求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缺乏对社会实际的深入了解、切身体验和科学认知,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集体主义观念淡漠。并且,很难将课堂的“知识传授”与社会的“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这也是造成当下思政教育影响力不够、育人效果不彰的重要原因。

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包含着浓郁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敢于创新又以优美的旋律整合了流行文化的因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它们普遍带有浓郁的情感因素,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文明形态构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节奏感较强,时代意义较为显著。

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延安革命歌曲与思政教育目标、内容之间内在的契合性,依托延安革命歌曲文化资源,加强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学习,开展延安革命歌曲主题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校园和社会脱节的重要途径,对整个社会树立文化自信、弘扬“延安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2 延安时期革命歌曲的艺术价值

2.1 新民歌

民歌即是生活,随着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民俗活动而产生,世世代代、口口相传。

传统陕北民歌高亢嘹亮的音调、迂回婉转的语言、自由豪放的性格等鲜明特点,与它的地域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延安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北部,这里自古战争频繁,造就了如今千沟万壑的高原地势与厚重纯朴的情感碰撞,乐观豪迈、老实淳朴、勤劳勇敢的性格,更是一部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心灵曲集。传统的陕北民歌多为劳动歌、爱情歌和诉苦歌。例如,较为原始的信天游山歌,如《脚夫调》的曲调有且只有3 个音;明末农民起义在陕北暴发时期产生了《迎闯王》;在与家乡离别和路途的艰辛中形成了大量“走西口”民歌,如《走西口》《赶牲灵》和《泪蛋蛋抛在沙嵩嵩林》等。

革命新民歌对传统民歌并没有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对其取其精华,进行了继承与革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战火纷飞、政局动荡时期,五湖四海的艺术人才汇聚鲁迅艺术学院参与并组织了大量文艺工作,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与研究延安当地民歌。新民歌由此初生萌芽,在形式丰富多样的传统陕北民歌基础上,改变了以往晦涩难懂的小调,让其更加清晰易懂,朗朗上口。如《东方红》 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1903—1955)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了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描绘出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成为3 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1944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抗日战争初期阶段,也用民歌填新词,鼓舞、宣传、号召中华儿女救国于水火,描述战斗胜利的喜悦,歌唱英雄和集体,如《军民合作打日本》《赶走东洋兵快回来》《骑白马挎洋枪》《三十里铺》《出征歌》等。

时代背景条件有限,这种对于传统民歌的再创造,是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大胆创新的一大体现,鼓舞着我们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2.2 秧歌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使“秧歌剧”成为延安文艺的重要实绩。不同于往日秧歌剧中较为迷信、祭祀的成分,融入了解放区文艺的政治性、革命性。如围绕“生产互助、参军抗战、破除迷信……”的说书、练子嘴、快板等。

革命抗战秧歌题材作品,以通俗大众化的语言呈现,从而更好地实现艺术作品大众化,更好地达到宣传的目的。口语化的表达令其注入生动的生活气息。例如,作品《夫妻识字》中,“回到家来,你头也不抬,口也不开,庙里的泥胎,你装的哪一路神神?”[3]用简单朴素、亲切的语言,揭示出革命时期农村农民真实生活。

除了口语化的特征,秧歌剧采用了“唱白分离”的艺术形式,将“诗”“剧”戏剧化糅杂。民族化的风格特征,在追求大众化的同时,生动展示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主要代表作还包括马健翎的《十二把镰刀》《无敌民兵》(柯仲平)、《漳河水》《赤叶河》(阮章竞)、《赶车传》(田间)、《兄妹开荒》(李波、王大化、路由)、《赵巧儿》(李冰)、《快乐的人们》(何其芳)等,这类作品表达了抗日革命战争背景下的人们对自由的强烈向往,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的秧歌剧表现出来[4]。与秧歌剧一样,现今中国56 个民族,23 个省份各有其艺术特色,例如,福建北部畲族畲歌由于其文化普及率较低,学歌和语言同等重要,常常以歌作语,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还能即兴编曲对唱,衍生出“桥竹柳新”三月三歌会,主人家拿起桶盘,口唱敬酒歌……与延安不同,新畲歌没有延安精神那样伟大的灵魂,但也在别处独自绽放。

秧歌剧成为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抗战路的新标志,蕴含了张扬、狂放、极具反抗色彩的民间姿态,深深地刻画了“翻身解放”的民族形象。而今更是文化创新的时代产物,既融合民间文化资源,又对其进行创新改造,将民间文化更新复活。

2.3 新歌剧

延安时期,结合民族特征产生的新形式音乐作品的浮现,使延安音乐在世界领域内都有着巨大反响。其中必然有综合性、艺术水平较高的歌剧产生,称作新歌剧。秧歌剧地方传统戏剧性改革,为新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延安时期的叙事主题由农家生活转变为对革命抗战的叙述,又用农民的口吻揭露了他们本就艰辛的生活,加上战火纷扰,苦不堪言的日子中迸发出巨大的民族能量,体现于音乐中。

延安的歌剧事业,将西方舞台艺术结合我国东方色彩,民族革命斗争与歌剧这种综合性强的艺术体裁,使国民亲切地接触戏剧性音乐,阐述时代背景下真实的阶级生活,给受压迫人民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歌剧事业蓬勃发展,《白毛女》的出现,为我国民族歌剧创作开启了新时代,在歌剧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式作用,为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竖起了优秀标杆[5]。

经典作品《江姐》《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呦呦鹿鸣》,郭文景的《狂人日记》《骆驼祥子》《夜宴》等当代作品,也有着其特别的歌剧特色。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创作者相继研究歌剧,有黎锦晖《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邱望湘、沈醉等人的学生歌剧《天鹅》《面包》等;20世纪30年代张昊的《上海之歌》、向隅的《农村曲》、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冼星海的《军民进行曲》等;20世纪40年代黄源格的《秋子》、钱仁康的《大地之歌》、郑志声的《郑成功》等作品。

民族歌剧的范式、创作思路的优势在于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熟框架及创作经验。秉承我国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优秀传统,更好地提炼了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民族特点、地域特点的好作品。

2.4 合唱

延安时期,众多合唱作品中流传最广、评价最高、影响最深的,当属冼星海先生谱曲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精通乐理知识、西洋乐器,受西方音乐影响,将一身学识技艺,融汇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中,强烈表达了自己音乐道路的初心,将祖国的音乐完善强大。《黄河大合唱》从歌曲本身、曲调的排列设计、多重组合,到曲词配合下的文化深意、美学氛围,都令人慷慨激昂,充满热情、斗志昂扬。《黄河大合唱》在苏联也是广为流传,苏联音乐家科尔其马略夫作曲、马图索夫斯基作词创作了清唱剧《自由中国》,正是将《黄河大合唱》作为其范例,谱写人民战争胜利的岁月,向冼星海等伟大音乐工作者致敬[6]。

合唱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是其最重要的音乐形式。20世纪初,外出留学的音乐学子们学习带回,开始了我国早期的合唱作品创作[7]。有李叔同(留学日本) 的《春游》(3 部合唱,1913)、萧友梅(留学日本、德国) 的《别校辞》、赵元任(留学美国)的《海韵》、黄自(留学美国) 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但传唱度并不广。在鲁艺创建之初,聘请冼星海任音乐系主任,培养出了一大批音乐才子,自己更是创作出了众多优秀作品,除了《黄河大合唱》外,他还作有著名《生产大合唱》,鼓舞劳动人民积极响应国家“生产运动”的号召;为九·一八事件八周年谱写的《九·一八大合唱》及其他优秀作品《八路军大合唱》原名《献给八路军的军歌合唱集》(公木词、郑律成曲,1939)、《七月里在边区》(安波词、刘炽、马可、关鹤童、安波、张鲁曲,1942) 、《凤凰涅槃》又名《菲尼克斯的科美体》(郭沫若词、吕骥曲,1941)还有《吕梁山大合唱》(周军词、马可曲,1939) 等。

这些作品用合唱的方式,真实而强烈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苦难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敢斗争的精神,更让合唱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艺术形式,促进文艺普及和繁荣。

3 新时代延安革命歌曲的传播途径

延安革命歌曲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指引下而生,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武器。以生动简便的形式承载党的思想、目的、任务、原则等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教育者通过充分利用歌曲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使得教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3.1 延安革命歌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开始,明确延安革命精神的教育方向,从“知识技能”“一般与过程”“思想与行为”3 个方面对延安精神的实质教育制定教学目标。再者是广泛收集素材内容,划清重点,突出学习目标。

革命歌曲教育中的课堂组织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设计趣味的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正确思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讨论、互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避免出现教师在讲台唱独角戏,学生没有动脑思考、“没有参与”的课堂。

组织开展参观革命遗址等活动,展开具体实践教学。参观中教师可以以“说、学、逗、唱”等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接近历史,更接近延安精神,更接近革命歌曲。

3.2 延安革命歌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延安精神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将延安精神汇入校园文化,能够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把延安精神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校园美化绿色建设。带领学生开展美化行动,动手建设美丽校园,培养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从校园建筑风格出发,小至一条标语,都充满人文内涵,独具品味。建造历史人物纪念馆,发挥高校各专业特长,陈列优秀临摹作品等。第三,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利用“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以红色歌曲为主要内容,展开合唱比赛、声乐比赛、文艺演出,全校师生均可参与,打造出红色歌曲口中传、革命精神心中记的校园文化环境。

3.3 延安革命歌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延安革命歌曲中所传达出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华章,从伟大的建党精神及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力量,深刻把握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坚持发扬“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在带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必须不懈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红色革命歌曲的党性教育作用,常态化推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3.4 延安革命歌曲与网络建设相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延安革命精神的途径离不开网络资源,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建设的价值。目前红色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颇有成效,但相对于中国文化,延安革命歌曲的传播相对不足。红色革命文化、延安革命精神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可以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拍摄分享优秀革命歌曲的学习成果,讲解革命歌曲结构,了解革命精神;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以弘扬延安精神为目的的公众号,讲解延安革命历史,分享革命歌曲,让人们充分了解历史,领略延安革命歌曲的魅力。

4 结语

在西北革命根据地,革命先烈通过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而衍生出了不朽的“延安精神”,创作出扎根于中华大地又脱胎于中华文明的延安革命歌曲。该文利用延安革命歌曲与思政教育目标内容之间的契合性,分析其音乐艺术价值,整理归纳出四方面类型:新民歌、秧歌剧、新歌剧、合唱。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究新时代延安革命歌曲“四维一体”的传播途径,把握实施渠道,实现延安精神现代化趋势。

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延安精神,不能纸上谈兵、照本宣科,而是要亲身体会、亲切了解,走近它,才能认识它。延安精神赋予了新时代青年新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青年应当学习延安革命歌曲,领悟延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延安革命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