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传承创新思考

2022-12-07王俊青胡祯英袁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屯堡安顺茶文化

王俊青,胡祯英,袁文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属于古老的西南茶区,是茶树核心起源地之一。整个区域属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少日照、无污染的原生态茶区。天然的地理、气候等条件致使茶树生长缓慢,新梢持嫩性强,茶叶有效成份相对含量较高,形成的茶产品水浸出物多、氨酚比适宜,这些都是优质茶叶的内在品质。安顺的产茶历史和茶文化记载始于明代,相传在朱元璋调北镇南、 汉族入黔期间带来了江南地区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如《安顺府志》所述:“俗名丛茶,谷雨前采者名毛尖;色味俱佳,多产大水桥(现西秀区大西桥镇)。”[1]同时,当地还有“朵贝茶”“白沙茶”“永宁毛尖” 等各朝代贡茶的故事记载,镇宁王占马古茶山、关岭茶马古道遗址、平坝屯堡驿茶等,印证了黔中茶文化发展的辉煌历史。

1 安顺茶的历史起源

1.1 文献史书说

安顺自古出产茶叶,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茶史专家邓乃朋在《贵州产茶史》一文中指出:“宋代,有了向封建王朝进贡茶叶的记载。(宋)乐史撰写的《太平寰宇记》中,有夷州、播州、恩州以茶为土贡的记载,是为贵州有贡茶的开始。”产自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的“朵贝茶”就是贵州进贡的一种历史名茶,号称贵州十大历史名茶之一。时至今日,在化处镇朵贝村、张家寨、播仁村等地,仍有千余株历代所种之古树,树龄最大的古树树龄已逾千年,至今仍然枝叶繁茂。但直接记载安顺茶历史的,则在明代的《贵州图经新志》、清代的《安顺府志》、民国的《续修安顺府志·农林志》中可以找到记录,指明了安顺茶树的人工栽培,是从600年前洪武年间开始的,安顺茶产业部门2018年的调研发现,至今安顺很多县区均有屯堡人种茶的痕迹[2]。

1.2 三角地起源说

历史上旧属永宁州(今安顺市下辖的关岭县)的晴隆县(明朝时的安南卫,曾与永宁州同城而治)、普安县交界处,在1980年7月农业普查时发现了一块茶籽化石。此颗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距今100 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的茶籽化石”,证明了早在100 万年前,晴隆县就有着野生茶树在此生息繁衍; 也证明了贵州安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之一,至此安顺的茶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100 万年前。今天安顺镇宁、关岭、普定、西秀各县区都还能找到自然生长的野生古茶树,仅在镇宁县革利乡王占马村,就有小叶灌木茶树三万余株,树龄均在300~600年左右[3]。

2 安顺茶文化的发展及非遗现状

茶文化包含了以茶为载体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茶的种植技术、制茶工艺和独特的饮茶习俗等都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精神文化和社会意识,进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

2.1 安顺茶文化包含的内容

2.1.1 种植技术

安顺茶从明代开始人工种植,种植技术来源于江南。安顺老茶人秦德俊描述:“老祖宗老前辈讲,当时屯堡(读作pu 音)来的移民为了划分地界,把茶种背来撒在地界上,地界就以茶叶为界。600年前的栽培都是间作式的栽培,就是一行行地种来划分地段作为界限。后来由于人口增加,要将土地再细分,就逐步加密茶行,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条直间作茶园。像西秀区狗场屯、平坝区天龙、普定县的朵贝等,都是江南移民过来栽植的。”也就是说,先进的茶树条栽方式在600年前黔中地区已被运用,这极大地促进了贵州茶叶种植技术的发展。

2.1.2 制茶工艺

安顺民间有谚语:“自古安顺是茶乡,名优绿茶享远方。曲扁直圆样样有,天赐人树茶飘香。”这句谚语总结了安顺的制茶技术,不仅好也很全面。《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农林志”篇云:“其产量稍逊于东乡,然制法精良,色香味俱佳。茶商称为上品,销路颇广,即俗称为‘小锅茶’者是也。”这说明历史上安顺的小锅茶是很出名的,小锅茶就是用砂锅炒茶,很自然,不受什么污染,炒出来的茶汤比较清亮。之后在制茶发展进程中各地又出现了一些名茶,如镇宁的白沙茶、关岭的永宁毛尖、普定的朵贝茶,都在历代成为过贡茶,在当时都是比较有名的。据考证这些制茶技术是屯堡人从江南带来,已经不是当地仡佬族先民在山上折野茶,用柴火烤一烤后摘叶子来泡的简单粗制方法了[4]。但屯堡人的制茶技术在黔中这块土地上,演变形成了安顺人自有的小锅茶制作技艺。

2.1.3 饮茶习俗

安顺的饮茶习俗离不开屯堡文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屯堡驿茶了。明清时期,屯堡除屯军之外,还具有一个重要功能——驿站。那时候战乱十分频繁,加上贵州的瘴气非常严重,来到这里的人容易中暑生病,驿站人员调制了能够生津解渴、避暑驱寒的茶水,供应送信和来往的官员饮用,“驿茶站” 因而得名。驿茶站熬制的茶水,由当地的屯堡茶叶(又名小锅茶)添加生姜、甘草、金银花一起在土罐中煎煮,煮好的茶汤添加蜂蜜后倒入大土碗饮用,所以又称屯堡大碗茶[5]。至今,在平坝天龙屯堡古镇,还保留着售卖屯堡驿茶的茶水摊。除此之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饮罐罐茶的习惯,如苗族、仡佬族用小瓦罐冲煮的烤茶,布依族的竹筒茶、烤茶等,各具特色。

2.1.4 文学作品

安顺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以茶为主题的诗、散文作品,主要是近代的一些作品,也有民间流传的茶谣,茶在屯堡文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比如有佚名诗人撰《屯堡茶思》两首,其一云:“山里江南六百秋,征战难舍不夜侯。醉饮石城思故里,一解南征离人愁。”其二云:“不解当年报国恩,哪知眼前煮茶人。军屯追叙征夫泪,留待今日浥轻尘。”其二叙写的仍是借茶怀旧的征人情怀,带有边塞诗的悲凄之感。平坝天龙屯堡茶驿的一首歌谣“黔中有座石头城,城里住着屯堡人;过往行人请留步,品尝屯堡古驿茶”,还有诗人辛卫华的《格凸春芽》、丁杰的《朵贝姑娘》、作家邓克贤的《化处沉思录》等,有对茶的感情述说,有对茶的乡愁,有借典故谈今茶的惋叹,构成了当代安顺茶文化丰富的文学资源[6]。

2.1.5 安顺“假茶叶”

安顺的“假茶叶”有它的历史根源,解放前就存在,以前是用煤山上的花红叶,这个无害。到了20 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七眼桥凉水井、下关这一带的人为了发财,弄了些不是很适宜的叶子进去。为了消除可能有的毒性,在炒到快干的时候,撒一把生石灰,把毒素分解掉。屯堡人会做生意,把假茶用麻袋运去北方,然后用小挑担子,一挑一挑地挑着卖。卖茶的跑到新疆、内蒙古、北京,甚至于有些还卖到了香港,安顺的“假茶叶”就这样出名了。乃至今天,安顺的方言“安顺茶叶(西南官话区,平、翘不分,故“茶”读如cá;叶则因屯堡人音变,读若yī)”4 个字成了假货的代名词,也形成茶的一种销售文化。

2.1.6 安顺茶贸易

安顺的地理位置是“黔之腹、滇之喉”,在古代交通不便时是个必经的要地,所以商业一直很发达。田雯《黔书》卷上记载:“白罗罗,永宁州募役司及水西皆有之。一曰白蛮,与黑罗罗同而为下姓。……居普定者为‘阿和’,俗同白罗罗,以贩茶为业。”镇宁人余上泗《蛮洞竹枝词》:“白头巾破白衣颓,扶岸攀罗过水隈。草屋山腰童下指,呼爷牵犬背茶回。”自注:“白罗罗,罗鬼下姓也。衣襟皆用白,在龙里、贵定者多以贩茶为业。”可见在很早以前,安顺的白罗罗就以贩卖茶叶为生了。而在近代,《辑稿》记载:(永宁州)南华山之茶叶,色味俱佳,颇为特出。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茶叶年产约十二万斤,输出约八万斤,这样的贸易规模,在今天也很突出,印证了安顺茶贸易曾经的兴旺。

2.2 安顺茶文化非遗发展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省份茶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安顺因为文化年代相对较短,只有600年的历史,加之本地少数民族的“夜郎文化”历史缺乏文字记载,而且贵州总体属于不发达地区,茶文化非遗的研究也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茶文化非遗缺乏政府主管部门引导

茶文化非遗的传承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必须依靠政府层面的全方位支持,否则仅仅靠个人和民间协会难以推动。多年来安顺在茶文化建设方面力量很薄弱,更是缺乏针对茶文化非遗引领的协会组织,直到2021年7月才成立一个市老科协下设的二级组织茶文化研究会,开始尝试茶文化建设工作。全市在建立茶文化合理的传承机制和保护性的政策制度,组织茶文化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茶事调研,收集整理、研究恢复地方特色的茶非遗产品方面,一直是处于缺乏力度的状态,茶文化非遗的传承、保护实际进展较慢,严重影响了安顺茶文化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2.2.2 茶文化领域非遗工作基本空白

茶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6 项,包含43 个扩展的细项,占非遗名录总量的3.2%,分别归属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和传统民俗五类。被列入非遗的传统技艺除了制茶技艺(即茶艺)外,还有些与茶有关的茶具工艺[7]。目前,安顺尚未启动相关领域的工作,仅有少数的制茶技艺、茶俗研究工作,并且还停留在收集整理阶段;在茶遗址、茶贸易、历史上的茶文化艺术作品整理方面都是空白,对安顺地方特色茶文化非遗工作的推动不力。

2.2.3 茶文化的教育认识不够深入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健康的饮茶物质文化体验,而且有品茶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享受,在大城市更成为年轻人时尚的生活方式。虽然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但是真正懂得茶文化的人却寥寥无几,归根结底是对茶文化的认识不深。在茶文化教育方面,远远没有像琴棋书画那样普及,在各级学校课堂也很少开设茶文化课,给茶文化的推广发展带来了阻碍。

2.2.4 打造非遗旅游产品缺乏市场化思路

安顺是贵州的传统旅游城市,在贵州实施旅游强省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创新开发有价值旅游产品和服务意义重大。安顺茶文化中具有非遗基因的资源很多,但目前非常缺乏具有文化内涵、实用价值、地方特色的产品及相关服务,这对安顺的旅游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短板,急需开发。

3 安顺茶文化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贵州发展茶叶强省的目标,对安顺茶产业提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省围绕茶产业实施第一产业巩固茶园面积、第二产业强化茶产品质量、第三产业开拓茶旅和品牌创新的战略,“十四五” 茶产业重点在三产领域发展。借助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升级产业,助力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可以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重视政府引导,健全行业协会组织,完善保障体系

安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茶文化对茶产业的内涵支撑作用,可以建立政府管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对相关茶文化产业进行奖励补贴,比如支持安顺市老科协茶文化研究会牵头,会同茶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安顺茶文化的宣传推广、 茶事交流活动,让公众广泛了解茶文化,增强弘扬传统中华茶文化的力度,推动全民参与茶文化非遗工作。

3.2 加强茶文化非遗的挖掘和研究,汇总安顺茶文化地方特色

安顺的屯堡文化是全国唯一的汉族特色文化,古老的黔中茶叶与屯堡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地埂茶种植方式、小锅茶手工炒制、茶马古道开拓、屯堡驿茶熬制、屯堡人婚丧嫁娶的茶礼仪中,研究安顺茶的制作、加工与饮茶、茶礼民俗,总结安顺茶文化的特点,充实安顺茶的历史沉淀,为安顺茶产业增加文化内涵。

3.3 增强茶文化人才培养,完善茶文化教育体系

借助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茶文化与茶艺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教学和培训,培养支撑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专业人才。行业协会和学校共建平台,牵头召集茶文化相关的行业专家、文化学者、技术能手,共同研讨编写安顺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教材;协助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茶文化培训和推广;为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社会的开发创新利用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4 恢复创新茶非遗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利用效益

茶文化的传承保护要借助市场化行为来支持,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它本身就凝结着优秀中华民族精神,众多的地域茶文化中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茶文化可以利用这个特色将非遗文化与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如将最具安顺地方特色的屯堡驿茶饮茶习俗、屯堡小锅茶制作技艺、地方历史名茶——“永宁毛尖”“江龙白沙茶”“普定朵贝茶”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恢复其传统工艺和制作方法,进行非遗申报。在此基础上对屯堡驿茶的饮茶习俗、小锅茶制作工艺二次创新,结合乡村景区开展特色茶旅,将其开发成具有安顺地方特色的现代旅游产品和服务,就能实现安顺茶文化非遗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双赢效果。

4 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传承并创新,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安顺作为黔中老茶区,拥有贵州最好的自然茶资源、 独一无二的屯堡文化和相对丰富的地方茶文化历史,整理挖掘本地茶文化非遗资源,创新非遗产品和服务适应茶产业升级。在传承和保护茶文化非遗的同时,创造茶产业经济增长点,对激发传统茶文化的文化属性、 提高茶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茶产业作为地方农业的支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增加新的驱动力。

猜你喜欢

屯堡安顺茶文化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屯堡社会与乡村振兴暨贵州省屯堡研究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安顺学院召开
美术学视野下安顺屯堡民宿主题设计探析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黔中屯堡人传统服饰的话语与身体实践考察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基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背景的贵州安顺屯堡研究综述*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茶文化的“办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