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07曾国兴邹标韦海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9期
曾国兴 邹标 韦海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因不同因素诱发的脑血管供血不足,并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占脑卒中发病率的2/3以上[1]。缺血性脑卒中往往会引起脑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及家属会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即便是采用最先进的方案进行治疗,仍然有半数左右的患者在治疗后无法实现完全自理,已经发展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2-3]。现阶段,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延迟问题十分突出,患者发病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是导致其致残、致死的关键因素,因此,亟待解决这一救治时效问题,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挽救患者生命[4]。为了强化各医院、各地区间密切协作,将救治时间缩短,各地区均开始建设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与各地方医院签约,强化首诊、转诊知识培训,疏通急诊流程。本院自建立并实施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以来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由高州市10多家基层卫生院转至高州市人民医院的3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发病时间≤4.5 h;合并卒中样症状;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因外伤、颅内肿瘤等疾病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照不同救治方案分为对照组(n=154)和试验组(n=202)。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