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护患沟通的应用*

2022-12-0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护患胃炎例数

何 芹 王 犇

(1.抚州市立医院护理部,江西 抚州 344000;2.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部,江西 抚州 344000)

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为不规律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等[1],为中医院脾胃病科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在胃病中位居第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专方、经方等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慢性胃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周期长和易复发的特点[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大部分患者负性情绪较高且治疗时依从性差,在就医过程中容易与护理人员产生纠纷,其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畅,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本研究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于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就医的慢性胃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5.7±6.1)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4±0.7)年。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 29~66岁,平均年龄(46.2±5.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0.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4]:(1)具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2)经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3)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意识清晰,问卷调查可独立完成。排除标准:(1)认知能力较低或无认知能力的患者;(2)哺乳期、妊娠期妇女;(3)合并肾、肝、心血管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中医疗法施治,各组护理方法如下。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包括作息、饮食等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方法如下:(1)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持诊疗环境的整洁和舒适的温湿度,维护就医秩序,给患者提供一个较为安静的就医环境,消除或缓解患者就医时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2)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打好有效沟通的基础,取得患者的认可,本研究要求护理人员工作中穿着整洁、素雅,仪表端庄大方,服务态度热情、亲切友好、诚恳,能及时,主动地给予患者帮助,满足患者需求。(3)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系指借助非语言符号进行沟通的方式,包括人体语(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目光、体态和体触等)和环境语(包括时间语、空间语、灯光语、颜色语等)[5]。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面善随和,行为举止优雅,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例如护理工作中可进行以下非语言沟通:①护理人员适时地进行眼神交流,传递对患者真诚服务的态度,并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应对。②在护患沟通中适当使用体触,据报道[6],拥抱、握手、搀扶等体触有时可产生较好的医疗效果。③适当地使用竖拇指点赞等鼓励性手势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语言沟通:护患沟通主要通过语言交流来实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询问、解释、指导和叮嘱等沟通过程中应面带微笑,注意语气、语速,端正服务态度,耐心细致,沟通时应多给予患者鼓励、赞美等良言,善于观察患者的表情,掌握说话分寸。此外,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还应扮演患者或家属的知心听众,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了解他们的心声。

1.4 观察指标 (1)依从性:采用依从性量表(MMAS-8)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进行评价,总分为8分,分值<6分为依从性差,分值6~7分为依从性中等,分值8分为依从性好。(2)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投诉率=(投诉例数/总例数)×100%。(3)患者满意度:采用本研究组自制的满意程度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依从性 护理前,2组的依从性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后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胃炎患者依从性比较 分)

2.2 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 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胃炎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 [例(%)]

2.3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慢性胃炎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患者越来越倾向于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增高,随之评价医疗水平高低的指标也有所变化,除以往的治愈率外,还增加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7]。为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我国卫生部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该理念的提出吹响了保障医疗安全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号角,在当前医疗环境中的优势日益凸显[8,9]。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推广的基石。护患沟通是特殊的人际交流过程,贯穿护理活动全过程,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护患沟通的顺畅与否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10,11]。护理过程中,有效的护患沟通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无效的护患沟通不仅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而且还将激发或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形象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12]。

慢性胃炎病程长、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大部分患者就医中带有负性情绪,为避免产生医疗纠纷,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探讨护患沟通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临床优势显著,有利于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患胃炎例数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四问”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