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阳虚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12-18秦丽清谭利婷陈玮钰谢荣鑫莫雪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痹证组方温阳

秦丽清 谭利婷 陈玮钰 谢荣鑫 莫雪妮

(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异常感觉,典型表现是四肢末端袜套样分布区域麻木、疼痛合并感觉异常[1],是糖尿病足、感染、溃疡和截肢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DPN的有效防治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

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注重从阳虚论治该病,以阳虚为该病之根本深入探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目前缺乏对DPN阳虚病因病机的统一看法,现将有关研究进展整理如下。

1 从阳虚角度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围,伴发多种并发症[2],DPN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症状,属于中医“消渴病痹证”的范畴[3]。《黄帝内经》重视阳气对人体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越来越多扶阳学派倡导扶阳思想[4],其根本立论为 “生命以火立极”,强调“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注重阳气在人体生命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阳虚对DPN的发生与发展极其重要。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曰: “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陆继芹[5]认为,阳气不足是痹证发生的根本,阳虚体质者更容易感受风寒湿邪,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气血凝滞,更加容易发为痹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阳气不通即身冷”,阳气失于运行,不能濡养肢体筋脉,可引起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郭晓峰等[6]认为,治疗痹证的根本在于温运阳气,使阳气充足、通畅,根据《金匮要略》辨治痹证的规律,分表里、上下温运阳气。DPN归属于“消渴病痹证”的范畴,阳气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而见痹证。

《王旭高医案》记载,消渴日久,可见“手足麻木、肢凉”等现象。《灵枢·本脏》:“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脏柔弱,脏腑气化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化生障碍,则容易患消渴类疾患。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肾阳不足,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厥逆不温,阳气不能温运,肌体筋脉失养,可引起肢体不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消渴的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由于阴阳互根,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其中肾阳虚及脾阳虚临床多见。另外,阴虚内热,耗伤津液,可致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肌体筋脉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可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

王永贞等[7]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与消渴病痹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重视温补脾肾、培元固本。彭万年教授认为,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机体阳虚是糖尿病转归的重要原因,脾肾阳虚是病机根本,脾肾亏虚是贯穿全程的致病因素,也是贯穿全程的重要病机环节[8]。曾华蓉等[9]、包扬等[10]认为,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如嗜食寒凉、长期吹空调、熬夜等,均可耗伤人体阳气,许多糖尿病患者初期并不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肥胖、懒动、汗多阳虚症状较为明显,在辨证上以脾阳虚为主。简小兵等[11]认为,消渴日久,损伤气血阴阳,阳虚不能温煦肢体,筋脉失于濡养,则手足麻木,肢体发凉,脾为后天之本,通过温补脾阳,充实脾气,可温养肢体筋脉。阮永队等[12]、陈红梅等[13]认为,脾肾阳虚,血虚有寒是DPN的重要病机,四肢不得温养可致本病,应当温阳养血、散寒通络。

根据上述病因病机的记载与分析,从阳虚论治DPN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既有单纯使用温阳中药,也有温阳药与西药联用,相关临床研究如下所述。

2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2.1 单纯使用温阳中药的临床研究 戴琴等[14]、向洪英[15]将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组服用温阳活血方(组方:生黄芪30g,熟附片3g,熟地黄12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桂枝10 g,茯苓1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白芍10 g,丹参10 g,地龙10 g,鸡血藤15 g,大枣6 g)。结果均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温阳活血方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能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刘爱林等[16]、周瑜[17]将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服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组方:黄芪60 g,鸡血藤30 g,川牛膝、熟地黄各15 g,赤芍、红花、补骨脂、白芍各12 g,莪术、桂枝各9 g,细辛3 g)。结果均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董慧洁等[18]、张学力等[19]等将阳虚血瘀证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扶阳通络汤[组方:附片30 g(先煎),白术30 g,当归15 g,细辛10 g,忍冬藤90 g,炙甘草15 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花明等[20]将6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络汤(组方:淫羊藿15 g,仙茅10 g,熟地黄10 g,补骨脂 10 g,桂枝10 g,麻黄10 g,炙甘草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黄芪30 g,鸡血藤15 g,广地龙10 g), 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综上,从阳虚论治DPN均可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2 温阳药与西药联用的临床研究 王寿海等[21]将84例脾肾阳虚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 例。治疗组患者在硫辛酸静脉输注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阳和汤治疗[组方:生黄芪30 g,熟地黄30 g,白芥子10 g,穿山甲3 g,麻黄3 g,炮姜10 g,鹿角胶10 g,黑附片15~30 g(先煎),穿山龙15 g,桂枝10 g,太子参10 g]。15 d后与单纯使用硫辛酸静脉输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红梅等[13]将60例气虚血瘀兼阳虚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当归四逆汤内服及外用治疗(组方:桂枝、赤芍、生姜、黄芪各30 g,当归、炙甘草各20 g,细辛15 g,熟附片、干姜、通草各10 g。中药煎2次,第1煎内服,第2煎外用)。3个月后与口服依帕司他胶囊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华珍等[22]认为,“久病及肾”,重视温补肾阳,对照组50例予甲钴胺片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组方:炮附片15 g(先煎),芍药 12 g,茯苓12 g,白术15 g,人参6 g,川芎10 g,全蝎 4 g]。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肌电图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加味附子汤有助于提高DPN的临床疗效。陈明泰等[23]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中医温阳补肾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方:肉桂10 g,附片6 g,熟地黄20 g,茯苓20 g,黄芪30 g,天花粉30 g,知母20 g,山萸肉15 g,怀山药15 g,地龙10 g,枸杞子15 g,五味子10 g),与单独使用甲钴胺注射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 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素芳[24]从气虚阳虚、瘀血阻络论治, 以益气活血为主, 辅以温阳补肾,对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温阳补肾法联合弥可保治疗(组方:生黄芪 15~30 g, 党参15~30 g, 桂枝9~12 g, 生地黄30~45 g, 炙甘草15 g, 麦冬15~30 g, 丹参30 g, 赤芍15 g, 红花6 g, 淫羊藿15 g,补骨脂15~30 g, 鹿衔草15 g,五味子9 g),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用药,对照组30例单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西医方面多采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法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25],“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本文通过分析DPN的病因病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阳虚论治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治疗该病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猜你喜欢

痹证组方温阳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