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阳虚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12-18秦丽清谭利婷陈玮钰谢荣鑫莫雪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痹证温阳组方

秦丽清 谭利婷 陈玮钰 谢荣鑫 莫雪妮

(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异常感觉,典型表现是四肢末端袜套样分布区域麻木、疼痛合并感觉异常[1],是糖尿病足、感染、溃疡和截肢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DPN的有效防治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

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注重从阳虚论治该病,以阳虚为该病之根本深入探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目前缺乏对DPN阳虚病因病机的统一看法,现将有关研究进展整理如下。

1 从阳虚角度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围,伴发多种并发症[2],DPN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症状,属于中医“消渴病痹证”的范畴[3]。《黄帝内经》重视阳气对人体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越来越多扶阳学派倡导扶阳思想[4],其根本立论为 “生命以火立极”,强调“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注重阳气在人体生命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阳虚对DPN的发生与发展极其重要。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曰: “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陆继芹[5]认为,阳气不足是痹证发生的根本,阳虚体质者更容易感受风寒湿邪,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气血凝滞,更加容易发为痹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阳气不通即身冷”,阳气失于运行,不能濡养肢体筋脉,可引起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郭晓峰等[6]认为,治疗痹证的根本在于温运阳气,使阳气充足、通畅,根据《金匮要略》辨治痹证的规律,分表里、上下温运阳气。DPN归属于“消渴病痹证”的范畴,阳气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而见痹证。

《王旭高医案》记载,消渴日久,可见“手足麻木、肢凉”等现象。《灵枢·本脏》:“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脏柔弱,脏腑气化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化生障碍,则容易患消渴类疾患。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肾阳不足,阳气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厥逆不温,阳气不能温运,肌体筋脉失养,可引起肢体不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消渴的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由于阴阳互根,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其中肾阳虚及脾阳虚临床多见。另外,阴虚内热,耗伤津液,可致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肌体筋脉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可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

王永贞等[7]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与消渴病痹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重视温补脾肾、培元固本。彭万年教授认为,阳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机体阳虚是糖尿病转归的重要原因,脾肾阳虚是病机根本,脾肾亏虚是贯穿全程的致病因素,也是贯穿全程的重要病机环节[8]。曾华蓉等[9]、包扬等[10]认为,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如嗜食寒凉、长期吹空调、熬夜等,均可耗伤人体阳气,许多糖尿病患者初期并不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肥胖、懒动、汗多阳虚症状较为明显,在辨证上以脾阳虚为主。简小兵等[11]认为,消渴日久,损伤气血阴阳,阳虚不能温煦肢体,筋脉失于濡养,则手足麻木,肢体发凉,脾为后天之本,通过温补脾阳,充实脾气,可温养肢体筋脉。阮永队等[12]、陈红梅等[13]认为,脾肾阳虚,血虚有寒是DPN的重要病机,四肢不得温养可致本病,应当温阳养血、散寒通络。

根据上述病因病机的记载与分析,从阳虚论治DPN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既有单纯使用温阳中药,也有温阳药与西药联用,相关临床研究如下所述。

2 温阳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2.1 单纯使用温阳中药的临床研究 戴琴等[14]、向洪英[15]将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组服用温阳活血方(组方:生黄芪30g,熟附片3g,熟地黄12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桂枝10 g,茯苓1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白芍10 g,丹参10 g,地龙10 g,鸡血藤15 g,大枣6 g)。结果均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温阳活血方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能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刘爱林等[16]、周瑜[17]将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服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组方:黄芪60 g,鸡血藤30 g,川牛膝、熟地黄各15 g,赤芍、红花、补骨脂、白芍各12 g,莪术、桂枝各9 g,细辛3 g)。结果均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董慧洁等[18]、张学力等[19]等将阳虚血瘀证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扶阳通络汤[组方:附片30 g(先煎),白术30 g,当归15 g,细辛10 g,忍冬藤90 g,炙甘草15 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花明等[20]将6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络汤(组方:淫羊藿15 g,仙茅10 g,熟地黄10 g,补骨脂 10 g,桂枝10 g,麻黄10 g,炙甘草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黄芪30 g,鸡血藤15 g,广地龙10 g), 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综上,从阳虚论治DPN均可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2 温阳药与西药联用的临床研究 王寿海等[21]将84例脾肾阳虚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 例。治疗组患者在硫辛酸静脉输注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阳和汤治疗[组方:生黄芪30 g,熟地黄30 g,白芥子10 g,穿山甲3 g,麻黄3 g,炮姜10 g,鹿角胶10 g,黑附片15~30 g(先煎),穿山龙15 g,桂枝10 g,太子参10 g]。15 d后与单纯使用硫辛酸静脉输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红梅等[13]将60例气虚血瘀兼阳虚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当归四逆汤内服及外用治疗(组方:桂枝、赤芍、生姜、黄芪各30 g,当归、炙甘草各20 g,细辛15 g,熟附片、干姜、通草各10 g。中药煎2次,第1煎内服,第2煎外用)。3个月后与口服依帕司他胶囊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华珍等[22]认为,“久病及肾”,重视温补肾阳,对照组50例予甲钴胺片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组方:炮附片15 g(先煎),芍药 12 g,茯苓12 g,白术15 g,人参6 g,川芎10 g,全蝎 4 g]。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肌电图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加味附子汤有助于提高DPN的临床疗效。陈明泰等[23]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中医温阳补肾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组方:肉桂10 g,附片6 g,熟地黄20 g,茯苓20 g,黄芪30 g,天花粉30 g,知母20 g,山萸肉15 g,怀山药15 g,地龙10 g,枸杞子15 g,五味子10 g),与单独使用甲钴胺注射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 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素芳[24]从气虚阳虚、瘀血阻络论治, 以益气活血为主, 辅以温阳补肾,对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温阳补肾法联合弥可保治疗(组方:生黄芪 15~30 g, 党参15~30 g, 桂枝9~12 g, 生地黄30~45 g, 炙甘草15 g, 麦冬15~30 g, 丹参30 g, 赤芍15 g, 红花6 g, 淫羊藿15 g,补骨脂15~30 g, 鹿衔草15 g,五味子9 g),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用药,对照组30例单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结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西医方面多采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法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明显[25],“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本文通过分析DPN的病因病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阳虚论治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治疗该病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猜你喜欢

痹证温阳组方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胡斌治疗痹证用药经验